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全骨盆三维有限元建模及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琦 廖胜辉 +3 位作者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汪翼凡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的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模拟。方法从CT精确重建独立的左、右髋骨和骶骨实体模型,根据髋骨和骶骨的外形特征,利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生成规则的体网... 目的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的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模拟。方法从CT精确重建独立的左、右髋骨和骶骨实体模型,根据髋骨和骶骨的外形特征,利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生成规则的体网格模型,并进一步建立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关节接触面,和骨盆上的主要韧带组织及耻骨间盘。在建立的完整模型上去掉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进行骨折脱位模拟,并与正常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建立了高精度的个性化全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左右髋骨和骶骨的皮质骨、松质骨,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和带摩擦的关节接触面,韧带包括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以及耻骨间盘。正常模型的加载模拟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的预测结果均与文献试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结论利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工具能建立更复杂更精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成为全骨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的平台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骨盆 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 骶髂关节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曲度变直与正常的颈椎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魏威 廖胜辉 +1 位作者 赖震 费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91,共7页
建立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 建立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型,在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曲度变直模型活动度范围比正常范围减少16%~28%,应力增加4%~90%,C3-C4和C4-C5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表明容易出现损伤和退化。通过使用新型建模软件和体网格变形技术,能方便构建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模型,分析结果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颈椎 生理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的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丽娟 陶晓 +2 位作者 夏丽莉 魏芬芬 郑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搜集2018年1—6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40例脊柱...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搜集2018年1—6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40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参照自行设计制定的脊柱结核快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评分)及爆发痛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及进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h疼痛NRS评分分别为(3.75±0.81)分、(3.48±0.93)分和(2.63±0.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6±1.06)分、(4.12±0.83)分和(3.26±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9、3.301、3.665,P值分别为0.017、0.001、0.000)。观察组发生爆发痛[1例(2.4%)]低于对照组[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23.65±7.76)h、(10.20±2.87)d、(19.58±10.43)h,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分别为(32.38±11.50)h、(13.90±1.45)d、(30.81±9.8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8、7.444、5.024,P值均为0.000);恶心呕吐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4,P=0.000)。观察组术后满意率为1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3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38);住院费用为(9.02±1.4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8±1.6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集束化临床路径管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围手术期医护 临床路径 对比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和椎间融合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郑琦 廖胜辉 +3 位作者 魏威 刘耀生 石仕元 汪翼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减压手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盘融合的效果。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自适应划分网格并交互生成附属组织结构,同时...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减压手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盘融合的效果。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自适应划分网格并交互生成附属组织结构,同时构建正常腰椎模型和三种手术治疗模型,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复杂性LSS模型活动度比正常模型减少20%左右;而单纯减压模型出现不稳,活动范围增加近40%;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部分提高、活动范围只增加25%,而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后腰椎弯曲刚度超过正常模型。在应力方面,单纯减压的应力出现较大增加、达到1.7倍左右,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盘融合有比较明显的减压作用。显示单纯的减压手术虽然可以缓减神经疼痛,但可能进一步造成腰椎稳定性的破坏,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不能提供全面的稳定性,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的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手术 椎间融合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琦 应小樟 +3 位作者 石仕元 汪翼凡 刘耀生 廖胜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退变腰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与正常模型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同时构建正常材质和几何形态的腰椎模型... 目的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退变腰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与正常模型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同时构建正常材质和几何形态的腰椎模型,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杂性LSS腰椎的刚度增加、活动度范围比正常模型要小,特别是后伸工况减少了25.4%。总体上,退变腰椎的应力有增大趋势,退变节段椎间盘L4~L5和邻近上位椎间盘L3~L4的终板、髓核和和维环基质应力分布趋向四周边缘集中,特别是基质应力最大增加129%。结论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有限元模型的活动度减少、刚度增加,退变椎间盘四周出现应力集中,促进邻近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椎管狭窄症 有限元方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生理曲度变直与颈椎退变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威 廖胜辉 韩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474-2477,I0003,共5页
目的:精确建立生理曲度变直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其与颈椎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颈椎曲度变直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集其CT数据,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软件从CT扫描数据构建高质量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 目的:精确建立生理曲度变直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其与颈椎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颈椎曲度变直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集其CT数据,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软件从CT扫描数据构建高质量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生理曲度变直的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的有限元模型,再在相同的边界和加载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生理曲度变直模型的活动度范围比正常值要小并且出现再分配。在应力分布方面,C3~C4,C4~C5之间的小关节、钩突关节,和C3~C4之间的椎间盘出现应力集中。结论: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实验证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引起椎间活动度明显减少并且出现再分配,同时下颈椎的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应力集中,加速颈椎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颈椎 生理曲度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骶髂关节内固定装置的三维仿真与对比验证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琦 谌琦 +4 位作者 廖胜辉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汪翼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两种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去除模型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两种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去除模型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模拟骨折脱位,然后使用棒-板内固定装置,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进行模拟固定。对各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来确定每种固定的力学性能。结果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相比,棒-板内固定装置可使骶髂关节的最大位移分别下降40%和42%。与对照组相比,棒-板内固定装置可使主要承载区的最大应力明显下降。此外,使用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可使髋部软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低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固定。结论由于棒-板内固定装置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可为骨盆骨折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板内固定装置 骶髂关节 内固定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顾军 魏威 沈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预防性用药对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探查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我院从1994年至2004年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140例。单纯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7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地塞米松、速尿、甘...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预防性用药对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探查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我院从1994年至2004年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140例。单纯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7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地塞米松、速尿、甘露醇等消肿方法治疗;行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MP预防性用药65例(MP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神经根袖损伤4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10例,18例出现后遗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后遗症发生率为24.0%;MP组发生神经根袖损伤3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8例,但均无术后疼痛,仅3例后遗麻木,无1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后遗症发生率为4.6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预防性应用MP能明显提高神经根对牵拉碰擦等医源性接触的耐受性,可明显减少术后根性疼痛及下肢神经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甲基强的松龙 预防性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颈椎结核患者29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石仕元 赖震 +1 位作者 费骏 胡胜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对29例颈椎结核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9例颈椎结核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男12例,女17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6.0±3.2)岁,其中上颈椎结核(C1... 目的对29例颈椎结核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9例颈椎结核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男12例,女17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6.0±3.2)岁,其中上颈椎结核(C1~2)5例,下颈椎结核(C3~7)24例。其中有18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显示病灶有明显的死骨和脓肿。术前给予抗结核化疗,术后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和病灶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2个月窦道形成,窦道经换药1个月后愈合;2例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症状,经予神经营养治疗,3个月后恢复。29例患者术中均取手术标本(结核肉芽和脓肿),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者5例,占17.24%(5/29)。术后随访18~36个月,18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者,随访12个月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ASIA分类A级的2例患者全部恢复至C级;B级的10例患者恢复至D级3例、E级7例;C级的6例患者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初治患者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4.5±0.4)个月,复治患者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4.7±0.6)个月。结论手术能够清除病灶脓液及坏死组织,能够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颈椎结核的有效方法;规范的抗结核化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外科学 颈椎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娟 周玲霞 童丽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B期58-59,共2页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要设计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能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整个训练过程,能正确、最大限度地进行功能锻...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要设计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能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整个训练过程,能正确、最大限度地进行功能锻炼。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对6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肩峰成形术,经3~10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峰成形术 肩峰撞击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髋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郑铭锋 汪翼凡 +3 位作者 应小樟 郑琦 沈健 胡德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髋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在医院骨科完成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康复,观察... 目的:探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髋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在医院骨科完成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康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干预方法上使用中医综合干预的方案,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畸形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间的得分有差别(P〈0.05),q检验结果显示任意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得分有差别(P〈0.05),观察组显著得分高于对照组;③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得分与时间具有交互作用(P〈0.05),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50,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从两组的治疗效果看,数据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z=3.886,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两纽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情况中,只有尿路感染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82,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鹏 费骏 +4 位作者 石仕元 胡德新 陈根君 张晨威 王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的老...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CBT组和传统组,所有患者均按照ERAS管理。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患者为CBT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95±5.30)岁;平均骨密度T值(-2.34±0.46);单节段椎体破坏30例,两节段椎体破坏8例;并发糖尿病12例,并发高血压16例,并发肺结核27例。2019年1—6月为传统组,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75±5.02)岁;平均骨密度T值(-2.22±0.40);单节段椎体破坏34例,两节段椎体破坏6例;并发糖尿病13例,并发高血压15例,并发肺结核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BT组手术时间[(231.34±8.57)min]、术中出血量[(483.34±58.90)ml]、术后24h VAS评分[(4.11±0.83)分]、术后卧床时间[(7.32±1.85)d]、住院时间[(21.82±4.57)d]均低于传统组[(246.98±11.81)min]、[(517.48±37.16)ml]、[(5.10±1.06)分]、[(8.33±1.62)d]、[(24.38±3.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4、-3.077、-4.601、-2.567、-2.863,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0.012、0.005)。CB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χ^(2)=0.949,P=0.330)。结论CBT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ERAS产生了积极影响,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老年人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