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2 位作者 吴能定 周虹 陈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延长位于真皮同一水平;表面过度角化伴角化不全,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内上皮钉突间见黄色瘤样细胞(泡沫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黄色瘤样细胞CD68、α1-AT、Mac387阳性,CK(AE1/AE3)弱阳性,S-100、Ki-67、HPV阴性。PAS阳性。原位杂交HPV6/11呈阴性。结论外阴部、阴囊VX与发生于口腔黏膜的VX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似,黄色瘤样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肿瘤 外阴肿瘤 疣状黄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施红旗 翟梅娟 +1 位作者 吴能定 刘庆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资料 临床病理特点 软组织肿瘤 1983年 成年女性 局部复发 转移潜能 首次报道 文献报道 免疫组化 AAM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淋巴瘤及其发生的恶性淋巴瘤
3
作者 李晓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77-177,共1页
腺淋巴瘤(WT)很少恶变,以往报道多为上皮成份恶变,间质的淋巴样细胞恶变国外目前报道仅有10余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材料和方法收集本科腺淋巴瘤及其发生恶性淋巴瘤各1例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肿瘤分别位于左耳下区及右颈部。结果例1 光镜... 腺淋巴瘤(WT)很少恶变,以往报道多为上皮成份恶变,间质的淋巴样细胞恶变国外目前报道仅有10余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材料和方法收集本科腺淋巴瘤及其发生恶性淋巴瘤各1例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肿瘤分别位于左耳下区及右颈部。结果例1 光镜下肿瘤为典型的 WT 结构,由上皮及淋巴样间质构成。上皮多见两层大小不一的腺管,腔内见嗜酸性细颗粒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淋巴样 颗粒样 细胞恶变 腮腺区 腺管 右颈部 鳞化 淋巴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半月板切除后再生实验观察
4
作者 吴能定 吴柏年 +1 位作者 陈作人 徐建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7-279,共3页
对兔进行半月板切除后再生的实验观察,以对侧膝关节作自身对照。结果在半月板全切除组未见再生,而半月板部分切除及大部切除组均见半月板再生。再生部分的半月板形状在垂直切面上和正常者相似仍为三角形,但和残留部分分界清楚,并且组织... 对兔进行半月板切除后再生的实验观察,以对侧膝关节作自身对照。结果在半月板全切除组未见再生,而半月板部分切除及大部切除组均见半月板再生。再生部分的半月板形状在垂直切面上和正常者相似仍为三角形,但和残留部分分界清楚,并且组织结构不同,再生部分除少部分为纤维、纤维软骨外,大部分为透明软骨。在切除后4个月以上检查半月板再生部分的13只家兔中有6只有明显钙化,再生半月板和关节滑膜无延续现象。作者认为:半月板的部分或大部切除均可发生再生,再生来源于半月板本身的纤维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再生组织发生化生和钙化,在质上和原半月板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切除 再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