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说明书的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梅 彭友 +2 位作者 黄丽华 孙莉 罗定存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重新规划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并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为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进行调查;采用Delphi法组织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结果肿瘤外科病区临床... 目的重新规划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并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为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进行调查;采用Delphi法组织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结果肿瘤外科病区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七类五级护理岗位,分别为助理护士岗、初级责任护士岗、高级责任护士岗、护理组长岗、临床带教岗、专科护士岗、病区护士长岗;制定7份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基本资料、岗位概述、岗位职责、任职资格4个部分。结论岗位说明书可为病区护理岗位管理、培训、评价、绩效考核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 临床护理 护理岗位 岗位设计 岗位说明书 DELPHI法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上纵隔囊性淋巴管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友 王海滨 +2 位作者 李浒 冯兴 魏东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606,共1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淋巴管瘤 囊性淋巴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并发肛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友 罗定存 林乐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6-,共1页
患者男,44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入院。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功能ChildB级。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肛直肠静脉曲张[1]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静脉曲张破裂 肛直肠 肝功能失代偿期 乙肝后肝硬化 胃底 静脉破裂 痔静脉丛 断流术 食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1例
4
作者 彭友 罗定存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4-1264,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疾病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乃思 马奔 +9 位作者 官青 王蕴珺 周力 魏文俊 卢忠武 杨舒雯 徐伟博 向俊 嵇庆海 王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纳米炭示踪侧颈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入组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或CT提示侧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进行侧颈部淋巴...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纳米炭示踪侧颈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入组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或CT提示侧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进行侧颈部淋巴结示踪。结果:共67例患者接受了70例/侧颈部淋巴结示踪手术,侧颈部淋巴结转移57例(81.4%)。炭阳性淋巴结的中位检出数量为6枚。Ⅳ区炭染淋巴结无论在送检例数、送检淋巴结枚数以及转移淋巴结比例均为最高。Ⅲ~Ⅳ区淋巴结中炭阳性淋巴结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炭阴性淋巴结(P<0.001)。将最终颈清扫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Ⅲ~Ⅳ区炭阳性淋巴结活检敏感度为86.0%。结论:纳米炭是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示踪的潜在方法。联合侧颈部Ⅲ~Ⅳ区炭阳性淋巴结活检,可以达到较高的敏感度,是较为合理的前哨淋巴结活检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示踪 颈清扫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外侧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凡 周天晗 +6 位作者 陆凯宁 潘婷 倪烨钦 赵玲倩 姜可成 张煜 罗定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0-740,共11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按照纳...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经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样本量、范围、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估计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变量比值比(OR)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两者95%置信区间(CI),采用Egger法和Begg法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研究已在PROSPERO注册(CRD42021254955)。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有患者1424例,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543例(38.13%)。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4,95%CI:1.29~2.09,Z=4.06,P<0.01),肿瘤直径不小于1 cm(OR=5.09,95%CI:2.43~10.67,Z=4.31,P<0.01),肿瘤多灶性(OR=2.55,95%CI:1.79~3.61,Z=5.22,P<0.01),肿瘤被膜侵犯(OR=7.80,95%CI:4.84~12.55,Z=8.46,P<0.01),肿瘤腺外侵犯(OR=9.46,95%CI:5.66~15.81,Z=8.58,P<0.01),转移性颈部中央淋巴结(简称中央淋巴结)(OR=23.58,95%CI:9.44~58.87,Z=6.77,P<0.01),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SMD=1.17,95%CI:0.67~1.67,Z=4.56,P<0.01),超声下病灶边缘不光整(OR=4.32,95%CI:2.43~7.68,Z=4.99,P<0.01)及超声下病灶形态不规则(OR=6.81,95%CI:3.64~12.73,Z=6.01,P<0.01)是MTC患者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不小于45岁(OR=1.22,95%CI:0.65~2.29,Z=0.62,P>0.05),术前癌胚抗原水平升高(SMD=0.95,95%CI:–0.48~2.38,Z=1.30,P>0.05)以及超声下钙化(OR=1.28,95%CI:0.75~2.18,Z=0.92,P>0.05)与MTC患者颈外侧转移性淋巴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肿瘤直径不小于1 cm、肿瘤多灶性、肿瘤被膜侵犯、肿瘤腺外侵犯、转移性中央淋巴结、术前降钙素水平升高、超声下病灶边缘不光整以及超声下病灶形态不规则的MTC患者发生颈外侧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建议行颈外侧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颈外侧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 临床特征 超声影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