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7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倪海峰 黄光武 +2 位作者 张哲 江波 李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P27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5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TWO3、HNE1、HONE1)和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2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目的探讨P27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5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TWO3、HNE1、HONE1)和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2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加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后CNE1和CNE2中P27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分析鼻咽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与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及去甲基化对P27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及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27基因甲基化;5个鼻咽癌细胞株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80%(4/5),54例鼻咽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63%(34/54),二者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及正常鼻咽上皮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P27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经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CNE1和CNE2中P27基因的转录表达增加。结论P27基因甲基化与其转录表达密切相关,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P27基因甲基化具有肿瘤特异性,为鼻咽癌早期事件,有望成为早期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的标志物,并有可能作为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27 鼻咽肿瘤 甲基化 5-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转录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海峰 黄光武 +2 位作者 张哲 江波 李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54例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鼻咽癌组织中hMLH1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54例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鼻咽癌组织中hMLH1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hMLH1甲基化对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54例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42.59%(23/54),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无关。23例甲基化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0.9396±0.0375,31例非甲基化鼻咽癌组织hMLH1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0.9513±0.055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及转录表达水平均无关,表明其转录表达可能不受甲基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H1蛋白 鼻咽肿瘤 转录启动子 甲基化 转录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例慢性鼻窦炎伴发嗅裂息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晓林 吴正虎 +3 位作者 林琳 张洋 朱瑾 李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鼻内镜下观察217例(351侧)慢性鼻窦炎病例的嗅裂,对其伴发的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临床特征以及对鼻窦炎的预后和嗅觉功能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嗅裂息肉在慢性...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鼻内镜下观察217例(351侧)慢性鼻窦炎病例的嗅裂,对其伴发的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临床特征以及对鼻窦炎的预后和嗅觉功能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嗅裂息肉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8.52%。嗅裂息肉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率为81.82%,高于无嗅裂息肉患者(25.63%,P<0.01),嗅裂息肉可影响患者嗅觉障碍的预后(P<0.05);嗅裂息肉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的分型分期呈正相关(r=0.832 1,P<0.05),但不影响慢性鼻窦炎的预后(P>0.05);单发性嗅裂息肉多来自嗅裂中隔面,多发性息肉则来自后组筛窦。结论嗅裂息肉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炎症相关,可造成患者嗅觉功能障碍,并影响术后嗅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裂 息肉 鼻窦炎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鼻甲改良整形术与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滕尧树 李勇 曹晓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和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2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7例(116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A组),115例(122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术后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疗...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和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2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7例(116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A组),115例(122侧)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术后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症状治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65.52%、25.00%和9.48%,B组分别为45.08%、40.16%和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4,P<0.01)。A组体征治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64.66%、33.62%和1.72%,B组分别为59.02%、38.52%和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47,P>0.05)。头痛、鼻出血、鼻腔干燥和鼻腔粘连的发生率,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5);鼻腔结痂和鼻漏的发生率,A组为12.93%和27.58%,B组为19.67%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鼻甲改良整形术在缩小下鼻甲体积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下鼻甲黏膜的生理功能,符合现代微创原则,其疗效优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甲部分切除术 下鼻甲 鼻甲整形术 预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刷洗物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5
作者 倪海峰 李勇 +2 位作者 黄光武 江波 施紫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刷洗物检测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54例、慢性鼻咽炎患者18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鼻咽刷洗物中MSH2和RUNX3基因启动... 目的探讨鼻咽刷洗物检测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54例、慢性鼻咽炎患者18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鼻咽刷洗物中MSH2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评估将其用于诊断鼻咽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析基因甲基化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鼻咽刷洗物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频率分别为70.37%(38/54)和51.85%(28/54),在慢性鼻咽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均未检测到MSH2和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P<0.001)。鼻咽癌患者鼻咽刷洗物中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SH2基因甲基化诊断鼻咽癌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70.37%;RUNX3基因甲基化诊断鼻咽癌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51.85%;平行联合检测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诊断鼻咽癌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90.74%。鼻咽刷洗物中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平行联合检测鼻咽刷洗物MSH2和RUNX3基因甲基化对早期诊断鼻咽癌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尚不能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H2基因 RUNX3基因 鼻咽癌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气道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滕尧树 曹晓林 李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microRNAs(miRNAs/miRs)是一类非编码的、作用于mRNAs、对蛋白质翻译起调节功能的小片段RNAs分子,在许多疾病(如变应性疾病、肿瘤及感染等)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及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 microRNAs(miRNAs/miRs)是一类非编码的、作用于mRNAs、对蛋白质翻译起调节功能的小片段RNAs分子,在许多疾病(如变应性疾病、肿瘤及感染等)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及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多种miRNAs参与了气道变应性疾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气道高反应性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表型变化等。因此,miRNAs有望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miRNAs在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哮喘 变应性鼻炎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误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贾月芝 汪承恺 曾祥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辗转就诊的10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BPPV患者中,男23例,女82例,年龄38—80岁,平均61岁。患者曾经接受的检查...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辗转就诊的10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BPPV患者中,男23例,女82例,年龄38—80岁,平均61岁。患者曾经接受的检查分别为头颅CT/MRI、颈椎X片/CT/MRI、脑血管多普勒等。有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79例(75%),其中,颈椎病3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19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10例;慢性中耳炎9例;梅尼埃病6例;突发性聋5例。曾经被收入院治疗54例(51.4%);在门诊输液或口服药物治疗25例(23.8%);在门诊行耳石手法复位治疗26例(24.7%)。曾经被诊断为颈性眩晕29例、脑梗塞17例;被诊断梅尼埃病5例;被诊断为眩晕综合征28例;被诊断为BPPV而复位效果不佳26例。最终诊断,根据受累半规管分类:右后半规管BPPV患者59例;左后半规管BPPV患者36例;右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5例;左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3例;左前半规管BPPV患者2例。其中,需要2次以上的体位诱发试验才能诱发出典型的眼震37例(35.2%);没有典型的眼震,但是手法复位后,症状消失8例(7.6%),为可能BPPV。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误治,与合并的基础疾病有关、与医生的认识程度和复位技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基础疾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曹晓林 魏有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6-56,共1页
49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曹晓林1魏有为1喉结核系指喉部被结核菌感染,过去甚为多见。自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以来,本病已较少见,但近年又有增加的趋势,且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常与喉部其它疾病相混淆,而易被误诊。本... 49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曹晓林1魏有为1喉结核系指喉部被结核菌感染,过去甚为多见。自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以来,本病已较少见,但近年又有增加的趋势,且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常与喉部其它疾病相混淆,而易被误诊。本文分析了49例喉结核,借以了解其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结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李静 张焕康 +4 位作者 刘全 顾晔 薛凯 孙希才 余洪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1-598,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步骤,分析其临床施行之可行性。方法与结果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解剖实验室以5具(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经口翼下颌皱襞内...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步骤,分析其临床施行之可行性。方法与结果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解剖实验室以5具(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步骤,观察并描述重要解剖标志。(1)颈静脉孔区解剖步骤:首先通过翼下颌皱襞内侧切口切开软腭黏膜、咽上缩肌进入咽旁前间隙,剔除间隙内脂肪组织,显露茎突咽筋膜和茎突肌群,切除茎突咽筋膜后进入咽旁后间隙,进一步显露颈内动脉并进入颈静脉孔区。(2)颈静脉孔及其毗邻解剖结构:颈静脉孔上界为颈静脉球窝,前方为颈内动脉,前外侧为茎突前外侧,后方为头外侧直肌、寰椎横突,内侧为舌下神经和枕髁内侧,外侧为乳突、二腹肌和面神经。结论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视野良好,显露范围广泛,路径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咽旁间隙 内窥镜检查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愈药物性聋二例分析
10
作者 贾月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性聋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外表现——嗅觉障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越悦 何晗昳 +1 位作者 滕尧树 李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1-487,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可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以外,不少患者也可发生嗅觉障碍,甚至其可成为COVID-19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本文总结了COVID-19患者嗅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机制、筛查价值、治疗方案及预后等问题,以期对C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可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以外,不少患者也可发生嗅觉障碍,甚至其可成为COVID-19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本文总结了COVID-19患者嗅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机制、筛查价值、治疗方案及预后等问题,以期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隔离防护、科学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嗅觉障碍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馨鹿 何晗昳 +1 位作者 陆越悦 滕尧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3-106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给全球健康卫生带来了巨大威胁,作为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其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哮喘等慢性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管控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OSA对COVID-19发病的影响及其潜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给全球健康卫生带来了巨大威胁,作为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其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哮喘等慢性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管控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OSA对COVID-19发病的影响及其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OSA对COVID-19患者住院风险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以及COVID-19流行期间OSA患者的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COVID-19流行期间OSA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发病机制 无创通气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