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罗布考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盼盼 聂田 +2 位作者 张娟 周星佑 蒋敏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观察组4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500mg/d,2次/d),治疗4个月后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观察组4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500mg/d,2次/d),治疗4个月后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测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2组治疗4个月后较治疗前TC、TG、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P<0.05,P<0.01);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较对照组TC、TG、LDL-C、ox-LDL、hs-CR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调脂、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其比阿托伐他汀单独应用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普罗布可 降血脂药 脂蛋白类 LDL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小时血压变异与血流再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克勤 陈清梦 +2 位作者 严慎强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3-610,617,共9页
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h血压变异对脑组织再灌注以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多模式MRI检查或CT灌注扫描,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 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h血压变异对脑组织再灌注以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多模式MRI检查或CT灌注扫描,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溶栓后24h内动态血压监测资料,评估溶栓后24h再灌注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记录血压均值和变异指标,后者包括标准差(sd)、连续变异度(SV)、上升变异(sv-rise)和下降变异(sv-drop)。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变异指标对再灌注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188例患者,其中114例(60.6%)达到再灌注,74例(39.4%)未达到再灌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静脉溶栓后24h内收缩压连续变异(SBPsv),尤其是上升变异(SBPsv—rise)较大者不易达到再灌注(SV:OR=0.421,95%CI:0.187—0.950,P=0.037;sv—rise:OR=0.311,95%凹:0.137~0.704,P=0.005)。同时,静脉溶栓后24hSBPsv—rise高者不易达到早期神经功能恢复(OR=0.372,95%CI:0.166~0.832,P=0.016);SBPsv、SBPsv-rise和SBPsv—drop是溶栓治疗3个月后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SV:OR=6.381,95%a:2.132~19.096,P=0.001;SV.rise:OR=5.615.95%CI:2.152~14.654,P〈0.001;sv.drop:OR=3.009,95%CI:1.263~7.169,P=0.01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收缩压变异越大越不利于脑组织再灌注和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并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药物疗法 急性病 脑缺血/药物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血压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颈动脉CTA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斌 吴最新 +2 位作者 俞一歆 单艳娜 牛国忠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征及头颈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79例,TIA93例,采用头颈动脉CTA检查,分析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结果:164例患者头颈动...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征及头颈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79例,TIA93例,采用头颈动脉CTA检查,分析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结果:164例患者头颈动脉多层CTA图像满足诊断要求,125例显示有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单纯脑动脉狭窄74例(59%)、单纯颈动脉狭窄32例(26%),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19例(15%)。单纯脑动脉狭窄、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发生率在脑梗死组较TIA组高,其中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面积脑梗死及分水岭脑梗死的部位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及Willis环有一定的相关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皮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部位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均较高。单纯脑动脉狭窄、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及Willis环与脑梗死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同时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敏海 卢国跃 +2 位作者 顾小林 华洁 秦顺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大鼠脑缺血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选择性NO测定电极检测NO的浓度。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没有影响大...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大鼠脑缺血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选择性NO测定电极检测NO的浓度。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没有影响大鼠的血压和海马的血流量,显著地减少了缺血再灌流时海马内NO的产生(P<0.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NO)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脑缺血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牛国忠 殷聪国 +4 位作者 唐波 蒋琳 孟庆莲 王伟平 陈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的脑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62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74枚,58例患者血管狭窄减少>80%,4...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的脑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62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74枚,58例患者血管狭窄减少>80%,4例患者减少>70%,其中37例应用脑保护装置,均成功释放及回收,3例患者术中因低血压、低灌注出现偏瘫,经救治恢复。3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气囊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国跃 顾小林 +1 位作者 李保华 蒋敏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84-2686,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综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综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依达拉奉,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4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10,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颅内出血、局部发疹、全身过敏症、恶心、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叠加、协同作用,大大提高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陈柯 王刚 +3 位作者 高建松 许亮 李保华 雷志锴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前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方法将172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的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包括控制体质量、血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前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方法将172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的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包括控制体质量、血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每日清晨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连续6个月。比较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稳定8例,明显变薄75例,略增厚3例;对照组经基础治疗后,IMT变薄4例,不同程度增厚57例,无明显变化25例。治疗组IMT由治疗前(1.96±0.47)mm降为(1.57±0.23)mm(P<0.05),对照组由治疗前(2.01±0.36)mm降为(1.97±0.32)mm(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部分斑块由软斑向硬斑转化,小部分斑块消失,仅小部分斑块无明显变化,极小部分斑块无转化并增大;对照组经治疗后软斑转化不明显,部分病例有新生斑块形成,无斑块消失。治疗组治疗后斑块面积明显减小,由治疗前(29.56±7.56)mm2降为(23.67±5.66)mm2(P<0.05);对照组由治疗前(30.31±5.12)mm2降为(29.82±4.89)mm2(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的良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超声 高频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平 王刚 牛国忠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胞二磷胆碱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胞二磷胆碱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100 mg口服,qd;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和脱水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6.9%和27.7%,总有效率分别为85.9%和70.8%,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两组梗死后出血无明显差异。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脑梗死 急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血管内治疗患者术中血压变异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阮婕 殷聪国 +5 位作者 黄焕 夏文卿 李凌菲 桑红菲 陈子晞 蒋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9-1155,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血管内治疗患者术中血压变异对患者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及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 目的探究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血管内治疗患者术中血压变异对患者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及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术中血压。血压变异参数包括:分别计算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患者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患者远期预后,0~2分提示预后良好。次要预后评价指标为血管内治疗术后1周内出血转化,包括出血性脑梗死、脑实质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在116例患者中,72例(62.1%)患者获得良好预后。44例患者(37.9%)术后1周内发生梗死后出血转化,其中27例患者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17例表现为脑实质出血,9例(7.8%)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收缩压极差(OR:0.976,95%CI:0.943~0.992,P=0.010)、收缩压变异系数(OR:0.903,95%CI:0.823~0.992,P=0.033)、舒张压极差(OR:0.937,95%CI:0.894~0.985,P=0.01)、舒张压变异系数(OR:0.873,95%CI:0.785~0.970,P=0.012)与远期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术中收缩压最大值(OR:1.037,95%CI:1.005~1.070,P=0.024)、收缩压平均值(OR:1.051,95%CI:1.013~1.091,P=0.009)、舒张压最大值(OR:1.088,95%CI:1.031~1.148,P=0.002)、舒张压平均值(OR:1.116,95%CI:1.041~1.196,P=0.002)与出血性梗死发生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内治疗术中血压变异越大,远期预后越差,术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血管内治疗术中血压管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妊娠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颅内多发结核瘤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婷婷 牛国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97-599,共3页
患者 女性,38岁.主因停经29周、反复发热14d,于201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29周前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受孕,产检正常;14d前出现发热,最高时达39℃,之后逐渐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复视,喷射状呕吐,因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至我院就诊.8... 患者 女性,38岁.主因停经29周、反复发热14d,于201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29周前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受孕,产检正常;14d前出现发热,最高时达39℃,之后逐渐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复视,喷射状呕吐,因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至我院就诊.8年前曾罹患肺结核,自诉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 结核 结核瘤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超微粉以及7-硝基吲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邰春娇 蒋敏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994-996,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超微粉以及7-硝基吲唑(7-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大鼠前脑缺血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通心络超微粉组以及7-NI组。选择性NO测定电极测定NO的浓度。结果... 目的:研究通心络超微粉以及7-硝基吲唑(7-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大鼠前脑缺血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通心络超微粉组以及7-NI组。选择性NO测定电极测定NO的浓度。结果:通心络超微粉以及7-NI没有影响大鼠的血压和海马的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内NO的产生(均<0.001)。结论:通心络超微粉、7-NI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从而减少NO的产生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7-硝基吲哚 一氧化氮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联用丁苯酞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帅 资文杰 +14 位作者 邱忠明 李凤利 刘瀚圣 袁俊杰 罗伟东 桑红菲 岳飞学 李荣宗 陈旺 王魁花 孙军 郭章宝 徐伟 杨清武 龚自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联用丁苯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46家分中心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早期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依据是否使用丁苯酞药物治疗,将其分...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联用丁苯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46家分中心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早期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依据是否使用丁苯酞药物治疗,将其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比较90 d良好功能预后发生率[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和90 d病死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丁苯酞与90 d功能预后、sICH发生率及90 d病死率的相关性,校正因素包括年龄、血压、发病到穿刺时间、mTICI血流分级、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闭塞部位等混杂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645例,丁苯酞组232例,对照组413例。丁苯酞组90 d良好功能预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9.2%(91/232)vs28.1%(116/413);χ^2=8.454,P=0.005];丁苯酞组患者sICH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232)vs10.2%(41/403),χ^2=15.965,P<0.001];丁苯酞组9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4.1%(79/232)vs 52.8%(218/413),χ2=20.983,P<0.001]。使用丁苯酞治疗是90 d良好功能预后(OR:1.646,95%CI 1.091~2.483,P=0.018)、降低sICH发生率(OR:0.164,95%CI:0.056~0.475,P=0.001)及90 d病死率(OR:0.424,95%CI:0.278~0.647,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早期血管内治疗联用丁苯酞可显著改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90 d功能预后,降低sICH风险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及基因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婉 张灏 蒋敏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最近研究表明ABO血型系统中的非O血型(A、B或AB)人群相比O血型人群有更高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说明缺血性卒中与ABO血型具有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可能是由于ABO血型及基因通过影响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炎症因... 最近研究表明ABO血型系统中的非O血型(A、B或AB)人群相比O血型人群有更高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说明缺血性卒中与ABO血型具有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可能是由于ABO血型及基因通过影响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炎症因子如可溶性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而介导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也证实ABO血型基因存在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本文综述了ABO血型及基因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视觉变化:眼睛是心灵之窗 被引量:7
14
作者 PULA J H YUEN C A 张灏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54-955,共2页
本文由来自美国北岸大学健康系统神经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神经科、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医学院副教授John H Pula等执笔,从解剖学基础、视觉损害评估、临床症状、对卒中风险预测及治疗等方面,总结了卒中后视觉方面的损害。脑血管... 本文由来自美国北岸大学健康系统神经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神经科、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医学院副教授John H Pula等执笔,从解剖学基础、视觉损害评估、临床症状、对卒中风险预测及治疗等方面,总结了卒中后视觉方面的损害。脑血管病引起的视觉损害是卒中后功能残疾和卒中后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胚胎发育期间,视网膜和视神经从间脑延伸,且二者有相似的解剖学、生理学特性,因此视网膜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脑血管病 视网膜 解剖学基础 卒中风险 卒中后抑郁 生理学特性 普利兹 芝加哥大学 功能残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翁淑静 宁丽 +4 位作者 李益民 刘欣 俞梦盈 汤阿毛 陈为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9期1312-1317,共6页
目的:汉化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并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度、效度,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测评工具。方法:根据FACIT翻译模型对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进行汉化及跨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34例脑卒中后... 目的:汉化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并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度、效度,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测评工具。方法:根据FACIT翻译模型对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进行汉化及跨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3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2周后随机抽取32名家庭照顾者进行重测,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中文版量表包括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20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比为1.77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61,拟合优度指数为0.82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783,模型拟合良好。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重测信度为0.910。结论:中文版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评估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负担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照顾者负担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