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内镜系统在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思乐 金杭斌 +3 位作者 沈红璋 楼奇峰 郇通 张筱凤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的 初步研究细胞内镜(EC)系统在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消化道黏膜病变先使用EC诊断,再行大体组织病理学诊断,判断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是否相符。结果 所选病例EC诊断与大体组织病理学结果均一致。结论 EC可达到组织病理... 目的 初步研究细胞内镜(EC)系统在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消化道黏膜病变先使用EC诊断,再行大体组织病理学诊断,判断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是否相符。结果 所选病例EC诊断与大体组织病理学结果均一致。结论 EC可达到组织病理学诊断效果,但其应用价值、具体评价体系和应用范围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黏膜 细胞内镜 内镜诊断 病理诊断 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关键节点微信直播在门诊结肠镜受检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书胤 夏肖枫 王林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62-164,171,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关键节点微信直播在门诊结肠镜受检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6例门诊肠镜检查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 目的 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关键节点微信直播在门诊结肠镜受检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6例门诊肠镜检查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关键节点微信直播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左侧结肠、右侧结肠、横结肠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右侧结肠、横结肠BB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侧结肠BBPS评分、BBPS总分及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关键节点微信直播能提高结肠镜受检者的肠道准备质量、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健康宣教 互动达标理论 关键节点 微信直播 肠道准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带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雨彤 楼奇峰 +1 位作者 周海斌 杨建锋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9日66例在该院因结直肠LST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分... 目的探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9日66例在该院因结直肠LST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简易手工橡胶牵引装置,分为结直肠牵引ESD组(tESD组,n=22)和结直肠传统ESD组(cESD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止血次数、钛夹使用个数、ESD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的差异。结果tESD组手术时间较cESD组长,住院时间较cESD组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钛夹使用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手工橡胶装置用于ESD,可作为在传统ESD难以进行时的补救方案,且借助牵引后,并不会增加患者住院成本,两者术后并发症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牵引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平 张啸 +4 位作者 张筱凤 郭英辉 林秀英 吕文 范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探讨早期内镜治疗ABP的优劣。方法将191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65例)、保守组(75例)和手术组(51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目的通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探讨早期内镜治疗ABP的优劣。方法将191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65例)、保守组(75例)和手术组(51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日数。结果与保守组相比,内镜组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膜刺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率低(P<0.05)。与手术组相比,内镜组MABP并发症率低(P<0.05);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率低(P<0.01),死亡率有所下降(4.3%∶14.3%∶25.0%),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入院后24~48h内)内镜治疗SABP安全有效,并优于常规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对MABP优势不明显,故应主要针对合并胆道梗阻或胆管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鼻胆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治疗:疗效、安全性的分析报道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海涛 张筱凤 +1 位作者 楼颂梅 杨建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3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EUS引导下经胃肠道引流,囊肿平均最大直径9.5 cm(5-20 cm),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点,用穿刺针穿刺后放...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3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EUS引导下经胃肠道引流,囊肿平均最大直径9.5 cm(5-20 cm),在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点,用穿刺针穿刺后放r置导丝,分别使用针形刀(14例)及囊肿切开刀(11例)切开后,置双猪尾或鼻囊管引流。结果 31例患者中1例未能成功放置引流管引流,随访5-18个月中,3例患者术后复发并再次行EUS引导下经胃肠道引流,未成功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膜炎,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另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无出血发生,无死亡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创伤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超声内镜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BD防治EMBE术后并发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夏云 楼立兰 +2 位作者 杨建峰 郑琴芬 徐佳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8-1049,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胆管梗阻 经内镜胆管金属内支架引流术 急性胆管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颖萌 陈金金 +1 位作者 包凌云 雷志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116-1118,共3页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超声表现多样,术前有较高的误诊率,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为临床少见病。本文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2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超声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总结,提高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超声表现多样,术前有较高的误诊率,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为临床少见病。本文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2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超声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总结,提高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多样性的认识及诊断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性囊腺瘤 阑尾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杭斌 顾竹影 +3 位作者 赵虹雯 王群燕 吴伟 厉有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学 腹泻/病因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平 张皞 +5 位作者 张筱凤 吕文 范震 黄海涛 王霞 蒋楠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300)、西甲硅油组(n=240)和对...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300)、西甲硅油组(n=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内镜操作时间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优于西甲硅油组和对照组(P<0.01),而西甲硅油组又优于对照组(P<0.01);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在无痛胃镜检查前20和25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后,胃镜视野清晰度更佳(P<0.05),但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优于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1)=14.56,P1=0.000;χ^(2)_(2)=16.61,P2=0.000);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3)=0.12,P3=0.733)。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胃镜前20和25 min服药及服药后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及卧位(间断左右侧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链霉蛋白酶 西甲硅油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服药时间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在预防胆管结石再发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海涛 王晖 +2 位作者 杨晶 范震 吕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支架内结石生成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共119例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并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或堵塞。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 目的前瞻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支架内结石生成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共119例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并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或堵塞。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APF)含量,细菌培养分析支架内细菌学,红外光谱分析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盐含量。结果对照组和UDCA组APF蛋白定量分析数值分别为(10.17±2.38)和(17.55±9.39)ng/m L,两组发生支架堵塞率分别为58.3%和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UDCA组支架内生物膜的胆红素钙和碳酸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阻塞支架包含多种胆道感染的细菌种群,多由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结论 UDCA可能通过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分泌,增加APF含量,来减缓胆道支架蛋白生物膜的形成,而减少胆石生成保持胆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胆道支架 胆道结石 熊去氧胆酸 胆红素钙 抗核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途经下管腔内超声及细胞刷对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平 张皞 +4 位作者 张筱凤 张啸 吕文 范震 黄海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途经下管腔内超声及细胞刷对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72例临床可疑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接着行术中管腔内超声(IDUS),再行胆道细胞刷刷检送病理检查,对单一检... 目的探讨内镜途经下管腔内超声及细胞刷对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72例临床可疑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接着行术中管腔内超声(IDUS),再行胆道细胞刷刷检送病理检查,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胆管恶性狭窄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作对比分析。结果与ERCP相比,IDUS在敏感性,阳、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细胞刷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IDUS与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IDUS与ERCP+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联合IDUS及细胞刷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在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CP过程中联合IDUS及细胞刷有助于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管腔内超声 细胞刷 胆管恶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例多次ERCP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筱凤 张啸 +2 位作者 李国熊 李平 郭英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多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必要性作一探讨.方法 5年来在该院所做4200次ERCP诊治的病人中,89例(2.1%)做了2次以上,其中最多的2例各为6次.本组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9岁(范围16~92岁).5例为诊断性ERCP,74例治疗性ERCP和1... 目的对多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必要性作一探讨.方法 5年来在该院所做4200次ERCP诊治的病人中,89例(2.1%)做了2次以上,其中最多的2例各为6次.本组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9岁(范围16~92岁).5例为诊断性ERCP,74例治疗性ERCP和10例属ERCP术后并发症.根据ERCP的情况所有病人均作了EST,并分别进行取石、内镜下内支架胆道引流术(ERBD)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 5例诊断性ERCP的病人,于第2次造影很快获得成功.74例治疗性ERCP,包括6例十二指肠乳头良性狭窄、21例EST后和10例胆道术后结石残留或再发、16例ASP和AOSC、10例胆胰肿瘤、11例良性胆胰管狭窄放置内支架和10例ERCP后并发症.最终经多次治疗性ERCP均获成功.结论针对不同的病情,合理选择分次ERCP,可提高ERCP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ERCP 治疗性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68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皞 黄平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期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患者中58例通过ERCP成功置入内支架,8例行PTCD经窦道放入金属支架,2例均未能成功,成功率97.1%;所有患者术后瘙痒、腹痛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各项转氨酶指标及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7例患者支架再次阻塞,1例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塑料支架通畅期平均为112d;金属支架通畅期平均为212d;患者生存期最短为68d,最长为540d,平均为238d。结论 ERCP及改良法PTCD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特殊困难性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文 张啸 +5 位作者 张筱凤 郭英辉 范震 黄海涛 杨建锋 周益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深入探讨特殊困难性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来该院应用乳头切开治疗的85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困难的214例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203例,成功率95%。并发症发... 目的深入探讨特殊困难性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来该院应用乳头切开治疗的85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困难的214例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203例,成功率95%。并发症发生率11%(25/214),死亡发生率1%(2/214)。结论内镜乳头切开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无论改善设备条件还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乳头切开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安全性,降低费用,该技术才能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慢性胰腺炎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建锋 张啸 +3 位作者 张筱凤 郭英辉 吕文 林秀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手术在慢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经十二指肠镜治疗67例慢性胰腺炎。19例仅有乳头狭窄而胰管扩张不明显者,先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48例胰管扩张者同时做EST和胰管括约肌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手术在慢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经十二指肠镜治疗67例慢性胰腺炎。19例仅有乳头狭窄而胰管扩张不明显者,先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48例胰管扩张者同时做EST和胰管括约肌切开(EPS)。21例胆总管下段狭窄者置入胆管塑料内支架(ERBD),38例胰管有明显狭窄者置入胰管塑料内支架(ERPD),其中同时置入胆胰管双支架12例。27例胰管结石者先行EPS后用探条扩张狭窄段,再用网篮或气囊取石,若取石困难则做ERPD,平均每3个月复查一次ERCP并取石,若仍未取出则再置入内支架。结果插管成功完成ERCP诊治62例,插管成功率92.5%(62/67)。60例术后腹痛消失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6.8%(60/62),2例无效,术后腹痛无缓解,均为胰管多处狭窄,内支架置入失败。21例ERBD、38例ERPD患者腹痛症状术后明显缓解,平均随访39.5月(5~70个月),症状未复发。27例胰管结石中19例取出。术后并发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5例,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3例,无穿孔发生,无中转手术或死亡。结论十二指肠镜手术是慢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措施,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镜下钛夹封闭十二指肠降部穿孔的效果比较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楼奇峰 张筱凤 +2 位作者 杨建锋 沈绚丽 楼立兰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发生医源性或医源相关性穿孔采用两种内镜下钛夹封闭的效果比较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15例十二指肠降部穿孔患者,根据穿孔的具体部位,选择不同的内镜,比较封闭的有效率和成功率。结果 15例十二指肠降部穿孔患者...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发生医源性或医源相关性穿孔采用两种内镜下钛夹封闭的效果比较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15例十二指肠降部穿孔患者,根据穿孔的具体部位,选择不同的内镜,比较封闭的有效率和成功率。结果 15例十二指肠降部穿孔患者胃镜下封闭8例,封闭成功7例,成功率87.5%;十二指肠镜下封闭7例,封闭成功7例,成功率100.0%。15例患者内镜下钛夹封闭成功14例,失败1例,成功率93.3%。两组患者在有效钛夹数量、无效(损失)钛夹数量及闭合耗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源性或医源相关性十二指肠降部穿孔患者采用两种内镜下钛夹封闭都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内镜 钛夹 十二指肠降部 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爱玉 楼奇峰 +2 位作者 蒋祯 杨建锋 张筱凤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8例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肠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在胃镜直视下置管方法,...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8例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肠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在胃镜直视下置管方法,B组患者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时耐受程度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方法都有临床应用价值,在操作时间、患者置管时的耐受程度以及特殊患者置管成功率上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内镜 小肠减压管 肠梗阻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皞 黄平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急性胰腺炎发生7例,占31.8%(7/22),其中C-P型5例(71.4%,5/7),P-C型2例(28.6%,2/7)。7例患者均行ERCP+EST+EN...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急性胰腺炎发生7例,占31.8%(7/22),其中C-P型5例(71.4%,5/7),P-C型2例(28.6%,2/7)。7例患者均行ERCP+EST+ENBD,2例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网篮取石,2例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稳定后行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随访半年,未有胰腺炎复发。结论胰胆管合流异常常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C-P型及合并胆石症者更常见;ERCP+EST+ENBD+胆囊切除术是防治此类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急性胰腺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前口服用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平(综述) 张筱凤(审校)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6期83-88,共6页
胃癌在我国高发,早诊早治是关键。高危人群胃镜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举措,胃镜前服用去泡剂及去黏液剂能改善胃镜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早癌的漏诊。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但患者于胃镜前何时服药及服药后采取何种体位效... 胃癌在我国高发,早诊早治是关键。高危人群胃镜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举措,胃镜前服用去泡剂及去黏液剂能改善胃镜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早癌的漏诊。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但患者于胃镜前何时服药及服药后采取何种体位效果最佳仍未达成共识。该文就去泡剂及去黏液剂应用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去泡剂 去黏液剂 清晰度 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文 张啸 +2 位作者 曹倩 孙蕾民 姒健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9期683-684,共2页
关键词 三联用药 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达克普隆 安美汀 替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