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胆道镜联合经皮胆道穿刺引流会师术治疗Beger术后胆瘘1例报告
1
作者 王语馨 顾伟刚 +1 位作者 金正 张筱凤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6,共4页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局部切除术(Beger术)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而胆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损伤严重程度,内镜治疗在胆管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较困难。近期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因Beger术后出现胆瘘的患者,通过经口胆道镜...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局部切除术(Beger术)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而胆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损伤严重程度,内镜治疗在胆管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较困难。近期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因Beger术后出现胆瘘的患者,通过经口胆道镜联合经皮胆道穿刺引流会师术成功诊治,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瘘 穿刺抽液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金杭斌 顾竹影 +3 位作者 赵虹雯 王群燕 吴伟 厉有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学 腹泻/病因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慢性胰腺炎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建锋 张啸 +3 位作者 张筱凤 郭英辉 吕文 林秀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手术在慢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经十二指肠镜治疗67例慢性胰腺炎。19例仅有乳头狭窄而胰管扩张不明显者,先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48例胰管扩张者同时做EST和胰管括约肌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手术在慢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经十二指肠镜治疗67例慢性胰腺炎。19例仅有乳头狭窄而胰管扩张不明显者,先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48例胰管扩张者同时做EST和胰管括约肌切开(EPS)。21例胆总管下段狭窄者置入胆管塑料内支架(ERBD),38例胰管有明显狭窄者置入胰管塑料内支架(ERPD),其中同时置入胆胰管双支架12例。27例胰管结石者先行EPS后用探条扩张狭窄段,再用网篮或气囊取石,若取石困难则做ERPD,平均每3个月复查一次ERCP并取石,若仍未取出则再置入内支架。结果插管成功完成ERCP诊治62例,插管成功率92.5%(62/67)。60例术后腹痛消失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6.8%(60/62),2例无效,术后腹痛无缓解,均为胰管多处狭窄,内支架置入失败。21例ERBD、38例ERPD患者腹痛症状术后明显缓解,平均随访39.5月(5~70个月),症状未复发。27例胰管结石中19例取出。术后并发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5例,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3例,无穿孔发生,无中转手术或死亡。结论十二指肠镜手术是慢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措施,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的MSCT和MRCP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斌 陈文辉 +3 位作者 张筱凤 俞一歆 李晓 徐如君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IPMT)的MSCT和MRCP表现特征。方法:对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IPM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胰腺钩突部2例、头部1例、体部1例、尾部2例、多发胰管受累2... 目的:探讨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IPMT)的MSCT和MRCP表现特征。方法:对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IPM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胰腺钩突部2例、头部1例、体部1例、尾部2例、多发胰管受累2例。症状多为慢性上腹痛。影像表现为分支胰管或主胰管扩张,呈单囊或多囊状,囊内有附壁结节、黏液栓子或分隔,病灶与主胰管相通,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膨大。ERCP确诊IPMT5例,手术后病理确诊3例,其中腺瘤、交界瘤、腺癌各1例。结论: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的MSCT和MRCP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征,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及其抑制HSCs活化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涛 姚希贤 孙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70-277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经正常、肝纤维化机体代谢后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差别,及其对肝纤维化发生中HSCs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40%CCl4,皮下注射9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正常、肝纤维化大鼠分别灌服黄芪,提取正常、肝纤维大鼠药物血清,HPLC检测... 目的:探讨黄芪经正常、肝纤维化机体代谢后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差别,及其对肝纤维化发生中HSCs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40%CCl4,皮下注射9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正常、肝纤维化大鼠分别灌服黄芪,提取正常、肝纤维大鼠药物血清,HPLC检测药物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CCK-8法检测黄芪甲苷对HSCs增殖影响,3-Pro掺入-胶原酶消化法检测黄芪甲苷对HSCs胶原分泌的影响。结果:正常、病理药物血清内均可检出黄芪甲苷。病理药物血清内黄芪甲苷含量高于正常药物血清(0.1140 vs0.0851,P<0.05)。黄芪甲苷可抑制HSCs增殖及I型胶原分泌。结论:机体状态可影响黄芪内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代谢,可能与肝脏不同状态、口服药物首过效应及分解代谢有关。HPLC可用于检测中药体内有效成分含量,评估机体代谢对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临床药效。黄芪甲苷可有效抑制HSCs增殖、活化,为抗肝纤维化有效作用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血清药理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并发广泛皮下气肿1例
6
作者 吴锋 刘姗 +3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张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结石。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皮下气肿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总管下段结石 并发 慢性支气管炎 上腹胀痛 入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孕产妇合并急性胆管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春晓 夏云 +1 位作者 蒋祯 周益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47-50,共4页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孕产妇合并急性胆管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胆管炎...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孕产妇合并急性胆管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胆管炎行ERCP救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例患者,平均年龄(27.1±4.2)岁,均符合急性胆管炎诊断及ERCP救治指征。7例首次ERCP留置鼻胆引流管者1周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在产后1周行二次ERCP术取尽结石;10例ERCP置入胆管内塑料支架者,终止妊娠后1个月内二次ERCP术取出支架并作总管取石或清扫。1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11例足月产,6例早产,无死胎,产后随访3个月无婴儿夭亡。结论及时采取ERCP救治妊娠晚期孕产妇合并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做好围术期配合和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妊娠晚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ERCP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妍慧 贾忠 张筱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2-504,512,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的6 992例患者,其中71例出现手术严重并发症,有43例经ERCP成功治疗。结果:严重并发症并经ERCP成功处理的...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的6 992例患者,其中71例出现手术严重并发症,有43例经ERCP成功治疗。结果:严重并发症并经ERCP成功处理的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胆漏15例,胆囊管结石残留和(或)胆总管继发结石、胆囊壁间结石共15例,急性胰腺炎4例,继发性肝脓肿3例,胆管狭窄5例,以上病例均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1例上消化道出血者配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胆管狭窄者放置支架,部分胆漏和肝脓肿液化者还同时行介入B超,分别放置腹腔穿刺引流管和肝脓肿穿刺引流管。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除胆管狭窄者随访6~12个月外,余均随访1~3个月后治愈,均未再次手术。结论:实时进行ERCP检查和处理有助于明确术后并发症的病因或诱因,有利于指导相应治疗,从而避免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手术 ERCP 术后并发症 胆道损伤 肝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金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55-3356,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下出现上腹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返酸嗳气,自服护胃药无好转。20d前外院B超示:门脉主干内低回声团.考虑血栓:胰腺回声不均.胰头增厚:血淀粉酶正... 患者女,5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下出现上腹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返酸嗳气,自服护胃药无好转。20d前外院B超示:门脉主干内低回声团.考虑血栓:胰腺回声不均.胰头增厚: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考虑“胰腺炎”。予制酸、抗凝、活血化瘀治疗后,腹痛略缓解未消失,遂转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继发 活血化瘀治疗 上腹疼痛 入院查体 淀粉酶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腹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蔡云平 陶钱红 +3 位作者 王家辉 姚鸿迪 方诗洁 吕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30-263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经腹超声下肠壁厚度及出现狭窄肠段的肠壁弹性成像弹性模量SD值对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经腹超声下肠壁厚度及出现狭窄肠段的肠壁弹性成像弹性模量SD值对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的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后不同疗效将其分为原发性失应答组(PNR组)、继发性失应答组(SLOR组)与临床缓解组(REM)。治疗前均接受血清白蛋白、CRP的检测及完善经腹超声下肠壁厚度的测量,若出现肠道狭窄,则完善超声弹性成像测量狭窄肠段肠壁弹性模量SD值,并随访至2021年6月。结果观察期间共纳入45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其中8例(18%)患者治疗前出现肠道狭窄。43例(96%)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一线治疗,2例(4%)患者使用阿达木单抗一线治疗。观察14周均出现临床应答,无原发性无应答者,38例(84.4%)患者显示持续临床缓解,7例(15.6%)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发生继发性失应答的时间为(11.4±7.4)月。REM组CRP水平与SLO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浓度、肠壁厚度及狭窄肠段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EM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SLOR组[(38.1±5.2)g/L vs.(31.1±4.6)g/L],超声下肠壁厚度明显低于SLOR组[(5.8±1.9)mm vs.(8.2±1.5)mm],治疗前肠道狭窄的患者中弹性模量SD值也低于继发性失应答组[(7.6±1.2)vs.(9.9±2.0)],且治疗前低白蛋白血症、肠壁厚度≥8 mm及狭窄肠段弹性模量SD值≥9与治疗后较早失去反应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肠壁厚度、出现狭窄部位肠壁弹性模量SD值与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疗效相关,而治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治疗疗效无关,且治疗前低白蛋白血症、经腹超声下肠壁厚度≥8 mm及狭窄肠段弹性模量SD值≥9与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较早失应答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克罗恩病 抗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腹部超声 弹性成像 治疗疗效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替芬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内脏敏感性及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汪静 周海斌 +2 位作者 顾伟刚 王霞 杨建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酮替芬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胃肠道症状、内脏敏感性以及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纳入IBS-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酮替芬组和安慰剂组,酮替芬组患者予酮替芬片1 mg,2次... 目的:探讨酮替芬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胃肠道症状、内脏敏感性以及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纳入IBS-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酮替芬组和安慰剂组,酮替芬组患者予酮替芬片1 m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进行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调查、肛门直肠感觉功能测定、肠道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和活性状态检测。结果:(1)共纳入IBS-D患者87例,酮替芬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酮替芬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 7%vs. 34. 9%,P <0. 01);(3)与治疗前相比,酮替芬组治疗后初始感觉、排便急迫感、不适/疼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 <0. 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0. 05);(4)与治疗前相比,酮替芬组治疗后回肠末端MC数量减少,乙状结肠、升结肠、回肠末端MC脱颗粒状态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部位MC数量及脱颗粒状态比例无明显变化(P> 0. 05);(5)酮替芬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11. 4%,主要表现为困倦感或乏力感,继续服药1周后消失。结论:酮替芬能明显缓解IBS-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并改善内脏高敏感,这与它具有减少肠道黏膜尤其回肠末端MC数量并降低活性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敏感性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翁淑静 宁丽 +4 位作者 李益民 刘欣 俞梦盈 汤阿毛 陈为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9期1312-1317,共6页
目的:汉化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并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度、效度,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测评工具。方法:根据FACIT翻译模型对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进行汉化及跨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34例脑卒中后... 目的:汉化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并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度、效度,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测评工具。方法:根据FACIT翻译模型对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进行汉化及跨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3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2周后随机抽取32名家庭照顾者进行重测,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中文版量表包括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20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比为1.77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61,拟合优度指数为0.82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783,模型拟合良好。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重测信度为0.910。结论:中文版沟通相关照护负担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评估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负担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照顾者负担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RBX1通过下调PHF5A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凋亡
13
作者 张菁 阎优优 +1 位作者 徐栋超 张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4-1322,共9页
目的:研究环盒蛋白1(ring-finger protein 1,RBX1)对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网站(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teractive analysis ... 目的:研究环盒蛋白1(ring-finger protein 1,RBX1)对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网站(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teractive analysis web⁃site,GEPI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Western blot检测RBX1在PAAD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实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RBX1敲低对胰腺癌-1(pancreatic carcinoma-1,PANC-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LinkedOmics网站研究PAAD中RBX1和PHD锌指结构域蛋白5A(plant homodomain finger-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A,PHF5A)的相关性。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BX1敲低后PHF5A的表达,进行功能拯救实验。结果:RBX1在PAAD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P<0.05)。RBX1敲低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P<0.05)。RBX1和PHF5A在PAAD中具有相关性(r=0.692),且RBX1正向调控PHF5A表达(P<0.05)。功能拯救实验表明PHF5A过表达部分逆转了RBX1敲低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RBX1敲低通过下调PHF5A表达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盒蛋白1 PHD锌指结构域蛋白5A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