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红壤区早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谢志坚
吴佳
+6 位作者
段金贵
喻成龙
郑琴
倪国荣
荣勤雷
赵尊康
周春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2-1739,共8页
【目的】探讨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同时实现稻区秸秆循环利用和降低氮肥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实验,设计不施氮肥(CK0)、施100%氮肥(CK1)、减施20%氮肥后分别施炭基肥(BF)、紫云英(...
【目的】探讨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同时实现稻区秸秆循环利用和降低氮肥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实验,设计不施氮肥(CK0)、施100%氮肥(CK1)、减施20%氮肥后分别施炭基肥(BF)、紫云英(MV)以及两者联合还田(BF+MV)5个处理。分析了早稻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结果】与CK1相比,减施20%氮肥后,紫云英和炭基肥单独或联合还田均可通过增加早稻千粒重和有效穗数而改善其产量构成;炭基肥单独或与紫云英联合还田不仅可有效提高早稻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P>0.05),而且分别显著提高了籽粒中氮素生理利用率11.8%与7.52%(P<0.05);紫云英单独还田分别显著提高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11.8%和7.62%,以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10.9%(P<0.05)。另外,由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减施20%氮肥条件下,紫云英还田与早稻千粒重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炭基肥还田与早稻地上部氮素生理利用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确保红壤稻区早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将秸秆炭化生产炭基肥与冬季豆科绿肥联合还田,既有利于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又降低稻田氮肥用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从而为水稻绿色生产开辟新途径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肥
紫云英
早稻
干物质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被引量:
19
2
作者
桑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污染物
赋存特征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红壤区早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谢志坚
吴佳
段金贵
喻成龙
郑琴
倪国荣
荣勤雷
赵尊康
周春火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
环境
学院/江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面源污染防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
万年县农业农村
局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2-173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200808)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170)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BAB203018)。
文摘
【目的】探讨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同时实现稻区秸秆循环利用和降低氮肥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实验,设计不施氮肥(CK0)、施100%氮肥(CK1)、减施20%氮肥后分别施炭基肥(BF)、紫云英(MV)以及两者联合还田(BF+MV)5个处理。分析了早稻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结果】与CK1相比,减施20%氮肥后,紫云英和炭基肥单独或联合还田均可通过增加早稻千粒重和有效穗数而改善其产量构成;炭基肥单独或与紫云英联合还田不仅可有效提高早稻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P>0.05),而且分别显著提高了籽粒中氮素生理利用率11.8%与7.52%(P<0.05);紫云英单独还田分别显著提高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11.8%和7.62%,以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10.9%(P<0.05)。另外,由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减施20%氮肥条件下,紫云英还田与早稻千粒重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炭基肥还田与早稻地上部氮素生理利用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确保红壤稻区早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将秸秆炭化生产炭基肥与冬季豆科绿肥联合还田,既有利于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又降低稻田氮肥用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从而为水稻绿色生产开辟新途径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炭基肥
紫云英
早稻
干物质量
氮素利用率
Keywords
biochar-based fertilizer
milk vetch
early rice
dry matter weight
N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被引量:
19
2
作者
桑文静
王晓霞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机构
东华大学
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
环境
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32018D3-15)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PCRRF19001)
2018年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8YFZCSF00640)。
文摘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污染物
赋存特征
迁移
Keywords
microplastics
soil environment
pollutant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红壤区早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谢志坚
吴佳
段金贵
喻成龙
郑琴
倪国荣
荣勤雷
赵尊康
周春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桑文静
王晓霞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