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保护素对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乔松 许琦 +3 位作者 叶子青 俞志红 谢海宝 金肖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对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4年7月于浙江医院体检并经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另选取高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血OPG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碱...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对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4年7月于浙江医院体检并经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另选取高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血OPG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N-端骨钙素(N-MID)、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脱氧吡啶啉(DPD)]水平,观察OPG对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PG与年龄、骨生成及骨吸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症高龄患者比较,骨质疏松高龄患者骨生成指标BAP、N-MID下降,骨吸收指标β-CTx、DPD升高,OPG水平下降(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骨生成指标呈正相关,与骨吸收指标呈负相关(γ1,2,3,4=0.27,0.52,–0.34,–0.41,P<0.05),与患者年龄不相关(γ=0.07,P>0.05)。结论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是骨代谢破骨-成骨动态失衡的结果,OPG水平下降可能是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乔松 蔡国龙 +4 位作者 严静 虞意华 张召才 颜默磊 胡才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00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EGDT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EGDT治疗组予以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液...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00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EGDT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EGDT治疗组予以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第3、7、14天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PACHEⅡ评分等。分析cTnI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液体复苏前,EGDT治疗组与对照组cTnI水平分别为0.59±0.66和0.54±0.48μg/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正常值(P>0.05)。经EGDT治疗后,EGDT治疗组7、14d时的cTnI水平分别为0.16±0.22和0.09±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9±0.43和0.29±0.29μg/L)且恢复正常(P<0.05),hs-CRP有相同变化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cTnI呈正相关(复苏前及复苏后3、7、14d分别为r0=0.818,r3=0.858,r7=0.795,r14=0.739,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后EGDT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EGDT治疗组生存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52%,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EGDT可能通过炎症抑制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和持续低灌流模型大鼠记忆能力与脑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乔松 冯加纯 +1 位作者 杨晶 邓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持续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Wistar大鼠制作血管性痴呆(VD)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V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高血压对照组(SHR对照组);30只Wistar大鼠... 目的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持续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Wistar大鼠制作血管性痴呆(VD)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V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高血压对照组(SHR对照组);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Wistar手术组、Wistar假手术组及Wistar对照组,其中Wistar手术组实施双侧颈动脉结扎手术。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前额叶、颞叶、海马、丘脑等脑区神经细胞形态,固蓝(LFB)染色观察脑室周围白质改变,并计量神经纤维髓鞘脱失情况。结果8月龄Wistar手术组、SHR对照组大鼠记忆功能较Wistar假手术组、Wistar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Wistar手术组较SHR对照组又有所下降(P>0.01)。在各脑区及脑室周围白质区,Wistar手术组、SHR对照组与Wistar假手术组、Wistar对照组比较,前两组神经元和髓鞘脱失明显(P<0.05);在前额叶、海马、丘脑等脑区,Wistar手术组与SHR对照组比较,前者神经元脱失明显(P<0.05),而在颞叶区神经元及脑室周围白质区,两组脱失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或Wistar大鼠接受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均可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模型。慢性持续低灌流及高血压均可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髓鞘脱失,神经功能受损。与高血压比较,持续低灌流对神经组织及功能的损伤更重。实验条件下,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神经元数量减少、髓鞘脱失等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大鼠 近交SHR MORRIS水迷宫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与MRI单独或联合使用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许琦 刘铁 +1 位作者 葛焕祥 吴伟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8-1378,共1页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简称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肿瘤的主要方法[1],而近年来MRI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将两项技术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X线影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AgNOR和NDPK/nm23的预后价值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力 李华 +1 位作者 桑兆瑞 董兰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6-337,I032,共3页
目的:研究AgNOR和NDPK/nm23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乳腺癌作AgNOR计数及NDPK/nm2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gNOR<4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gNOR≥4者。NDPK/nm23阳性者,... 目的:研究AgNOR和NDPK/nm23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乳腺癌作AgNOR计数及NDPK/nm2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gNOR<4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gNOR≥4者。NDPK/nm23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NDPK/nm23阴性者。AgNOR<4、NDPK/nm23阳性者,5年生存率高于AgNOR≥4、NDPK/nm23阴性者。AgNOR≥4者在NDPK/nm23阴性组较NDPK/nm23阳性组显著增多,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AgNOR与预后呈负相关,NDPK/nm23与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二磷酸核苷激酶 乳腺癌 NM2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饮食教育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一宇 章芳芳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改良后的糖尿病饮食教育方法与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在教育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Meadline、CINAHL数据库,收集关于改良后的糖尿...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改良后的糖尿病饮食教育方法与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在教育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Meadline、CINAHL数据库,收集关于改良后的糖尿病饮食教育方法与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4.2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章最终纳入研究。研究结果示:改良的饮食教育模式分别在HbA1c、FPG、2hPG、BMI、TG、TC方面与常规教育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的饮食教育模式在HbA1c、FPG、2hPG、BMI、TG、TC方面均较常规的饮食教育模式有效。但在LDL-C、HDL-C、舒张压、收缩压、饮食知识、行为改变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治疗 健康教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脑白质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晶 邓方 +1 位作者 乔松 冯加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646-65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合并高血压对大鼠脑白质行为学和病理学的变化的影响。方法5个月龄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自发性高血压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12只,假缺血组9只,空白对照组9只;高血压+缺血组11只,单纯...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合并高血压对大鼠脑白质行为学和病理学的变化的影响。方法5个月龄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自发性高血压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12只,假缺血组9只,空白对照组9只;高血压+缺血组11只,单纯高血压组9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慢性前脑缺血模型。术后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记录缺血前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质下白质区髓鞘碱性蛋白(MBP)、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H)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结果:①单纯缺血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缺血组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假缺血组及空白对照组延长(P<0.01);单纯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缺血组比单纯缺血组及单纯高血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趋势更明显。②与假缺血组比较,单纯缺血组、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缺血组皮质下白质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MBP、NF-H阳性细胞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缺血组GFAP阳性细胞增多、MBP、NF-H阳性细胞减少趋势均较单纯缺血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明显。结论慢性脑缺血可导致大鼠空间记忆能力下降;脑白质GFAP表达增多,MBP、NF-H表达减少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高血压可以明显加重上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损害 慢性 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记忆障碍 病理学 皮质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上皮瘤
8
作者 曹永葆 潘松杨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睫状体 上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