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分析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裘可亚 《教育界》 2020年第47期12-13,共2页
文章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分析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实验内容进行探索及研究,让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具体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实现初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施晓媚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0期134-135,共2页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根据现代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初中英语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地改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本文中,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历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根据现代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初中英语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地改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本文中,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历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初中英语有效词汇教学的方法,希望能促进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词汇 有效教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携手,遇见更好的孩子
3
作者 王赳赳 吴安 《教育家》 2020年第37期57-57,共1页
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这所学校,来自不同地域、民族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学校坚持以"全纳教育"为理念引领,坚持"爱"与"感恩"... 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这所学校,来自不同地域、民族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学校坚持以"全纳教育"为理念引领,坚持"爱"与"感恩"的教育主线,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希望能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汇聚真情、传递爱心、共享梦想"的平台,构筑一个共融、共享、共建的大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实验学校 全纳教育 家校共育 外来务工子女 家校携手 理念引领 传递爱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文观下的初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4
作者 丁丽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8期46-48,共3页
议论文写作要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材积累,具备逻辑思辨能力。所以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锻炼思辨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这... 议论文写作要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材积累,具备逻辑思辨能力。所以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锻炼思辨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议论文 大语文观 初中生 大语文教育观 学生生活 论文写作要求 素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全方位探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实践探究
5
作者 丁丽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24-26,共3页
― 、课前演讲实践探究的缘由,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解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语言能力中读和写的训练,而忽略了语言能力中听和说... ― 、课前演讲实践探究的缘由,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解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语言能力中读和写的训练,而忽略了语言能力中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到了初中阶段,不愿主动积极发言,课堂上也缺少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素养 实践探究 课前演讲 语文课堂教学 口语表达训练 《新课程标准》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