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对腰椎棘间韧带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泽波 何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2,共5页
目的 探究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对腰椎棘间韧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腰椎棘间韧带炎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级,分别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5例。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MRI T2加... 目的 探究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对腰椎棘间韧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腰椎棘间韧带炎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级,分别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5例。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腰椎棘间韧带炎中重度疼痛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组FF-T2 TSE-Dixon值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FF-T2 TSE-Dixon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0.05);FF-T2 TSE-Dixon诊断腰椎棘间韧带炎的AUC值为0.903。结论 MRI T2加权DIXON TSE序列对腰椎棘间韧带炎可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FF-T2 TSE-Dixon值与疼痛程度可能呈正相关,疼痛程度越严重,FF-T2 TSE-Dixon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棘间韧带炎 MRI 疼痛程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对甲状腺单纯粗钙化结节良、恶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斌 赖旭峰 +1 位作者 韩志江 雷志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对甲状腺单纯粗钙化结节(SCCN)良、恶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92枚SCCN的CT资料,其中57枚为良性结节,35枚为恶性结节。对比骨窗(W 1 000~2 000 HU,L 300~350 HU)SCCN是否具有分隔,以... 目的:探讨CT平扫对甲状腺单纯粗钙化结节(SCCN)良、恶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92枚SCCN的CT资料,其中57枚为良性结节,35枚为恶性结节。对比骨窗(W 1 000~2 000 HU,L 300~350 HU)SCCN是否具有分隔,以及软组织窗(W 300~350 HU,L 35~40 HU)周围是否具有伪影。统计分隔及伪影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枚SCCN中,有分隔、无伪影和二者联合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分别占50.9%(29/57)和80.0%(28/35)(χ2=7.803,P=0.005)、26.3%(15/57)和71.4%(25/35)(χ2=17.958,P=0.000)、3.5%(2/57)和57.1%(20/35)(χ2=34.284,P=0.000),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28/35)和49.1%(28/57)、71.4%(25/35)和73.7% (42/57)、57.1%(20/35)和96.5%(55/57),无分隔和有伪影联合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分别占38.6%(22/57)和5.7%(2/35)(χ2=12.162,P=0.000),其诊断良性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6%(22/57)和94.3%(33/35)。结论:CT平扫对SCCN良、恶性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分隔和无伪影有助于恶性结节的诊断,无分隔和有伪影则提示良性结节的诊断,二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对cN0期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宁 舒艳艳 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对颈淋巴结临床阴性(clinical stage NO,cNO)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0例cN0期单发PrrC的CT征象及临床特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对颈淋巴结临床阴性(clinical stage NO,cNO)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0例cN0期单发PrrC的CT征象及临床特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TC直径的阈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瘤体位置、甲状腺边缘接触、钙化、平扫边界、增强后边界、直径、年龄、性别与CLNM的关系,计算单个和多个风险因素联合在CLNM阳性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90例cN0期单发PTC中,CLNM阳性和阴性分别为109例和281例。ROC曲线示直径=0.7cm时,约登指数最大。单因素分析表明甲状腺边缘接触、直径、年龄和性别与CLNM阳性相关,其中甲状腺边缘接触、直径〉0.7cm、年龄〈45岁和男性在CLNM中更常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甲状腺边缘接触、年龄〈45岁和男性与CLNM阳性相关,而直径与CLNM无关。单个风险因素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0%~85%和34%-83%,两个或三个风险因素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2%~49%和74%~94%。结论:甲状腺边缘接触、年龄〈45岁和男性是CLNM阳性的独立风险因素,多个风险因素联合可显著提高术前诊断的特异度.为cN0期单发PTC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