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公益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灵玲 陈雨姗 +1 位作者 张斌 楼君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32-35,共4页
针对当前天然公益林培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文章进行了天然公益林抚育间伐技术应用研究。通过确定抚育对象,按照幼龄林和中幼龄林划分抚育间伐类型,采取综合抚育方式,清除藤本植物、生长不良的小灌木和小乔木,并对树林抚育后形成的天... 针对当前天然公益林培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文章进行了天然公益林抚育间伐技术应用研究。通过确定抚育对象,按照幼龄林和中幼龄林划分抚育间伐类型,采取综合抚育方式,清除藤本植物、生长不良的小灌木和小乔木,并对树林抚育后形成的天窗及保留林分布稀疏的地块进行树木补植。研究开展了三个不同树龄阶段的抚育间伐措施。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和中度间伐处理的林木单株蓄积量比不间伐处理的林木单株蓄积量分别高出51.87%和28.76%,中度间伐处理的林木平均林分蓄积量为333.31 m3,超过了强度间伐和不间伐处理的林分蓄积量。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技术对提高天然公益林小班的林木单株蓄积量和林分蓄积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公益林 抚育间伐技术 林分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监测不同修枝处理方式对柏木生长性状和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华克达 陈慧 +5 位作者 蔡晓郡 楼科勋 张慧萍 陈雨姗 李彦杰 楼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修枝处理对柏木幼龄树各种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柏木在不同地形的最佳修枝强度,为其修枝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浙江省杭州市万市镇平山村桐毛坞,建立了3个不同地形(Site 1:陡坡、Site2:缓坡和Site3:平整地)的柏木未成林样地... 为了研究不同修枝处理对柏木幼龄树各种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柏木在不同地形的最佳修枝强度,为其修枝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浙江省杭州市万市镇平山村桐毛坞,建立了3个不同地形(Site 1:陡坡、Site2:缓坡和Site3:平整地)的柏木未成林样地,在每个样地进行5种不同的修剪处理方式(“不修枝“”修枝1/3“”修枝1/2“”修枝2/3”和“疏枝1/2”)。柏木经过修枝处理后1年的自然生长,通过人工的地面测量与无人机(UAV)的精准测量分别来提取柏木的树高、冠幅和碳储量等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无人机测量与地面真实数据产生了较高的相关性“;修枝2/3”处理时,生长在陡坡和缓坡的柏木出现了较高的树高、冠幅、地径、枝下高和碳储量,而生长在平整地的柏木在“修枝1/2”处理时产生了更高的值“;疏枝1/2”似乎抑制了3种地形柏木的生长“;修枝1/3”对柏木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柏木未成林时进行合理的修枝处理有利于柏木生长,以及无人机对预测柏木生长性状具有良好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 无人机 修枝 生长性状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处理对高节竹笋低温贮藏过程中木质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楼君 索金伟 +3 位作者 张慧 宣灵灵 应叶青 宋丽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9,共9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处理条件下,高节竹笋采后低温(4 ℃)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形成、抗氧化酶活性、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模式,为阐明褪黑素处理对竹笋采后木质化过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高节竹笋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 【目的】 探讨褪黑素处理条件下,高节竹笋采后低温(4 ℃)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形成、抗氧化酶活性、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模式,为阐明褪黑素处理对竹笋采后木质化过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高节竹笋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4 ℃)贮藏过程中(0、3、6、9、12天)褪黑素(1.0 mmol·L^-1)处理组和对照组竹笋硬度、黄度、亮度,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性以及NAC、MYB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处理减缓笋体变硬和黄化的速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积累速度,显著抑制PAL和POD活性,提高了SOD、CAT和APX活性,有效延缓高节竹笋木质化的发生进程;转录因子MYB20、MYB63、MYB85、SND2和VND7的表达随竹笋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而MYB42、MYB43、NST1和KNAST7的表达量则有所下降。褪黑素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YB20、MYB42和KNAT7的表达,促进了MYB43、MYB63、MYB85和SND2的表达。【结论】 外源褪黑素处理有效延缓了高节竹笋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木质化的发生进程,其机制可能是褪黑素处理降低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此外,褪黑素也可能参与竹笋木质化的转录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 褪黑素 木质化 竹笋 低温 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份不同树龄香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琏 陆吕佳 +6 位作者 胡渊渊 戴文圣 索金伟 宋丽丽 吴家胜 喻卫武 楼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叶片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香榧苗木的高效栽培和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在5、8和11月测定不同树龄(6和16年生嫁接苗,分别记为6-a和16-a)香榧...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叶片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香榧苗木的高效栽培和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在5、8和11月测定不同树龄(6和16年生嫁接苗,分别记为6-a和16-a)香榧叶片的叶绿素、二氧化碳(CO_(2))的响应曲线、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氮含量(N_(A))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等,系统地分析比较表观光合特性和光合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5月和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比叶重(SLW)、最大RuBP羧化速率(V_(cmax))、光饱和时用于RuBP再生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_(max))、总叶绿素含量(Chl)及分配到Rubisco的氮素(V_(cmax)/N_(A))、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J_(max)/N_(A))和捕光色素组分的氮素(Chl/N_(A))均显著增加,而N_(A)则显著降低。无论树龄大小,与8月相比,11月香榧叶片Chl、叶片氮含量和J_(max)/V_(cmax)比值均显著增加,而V_(cmax)、J_(max)、V_(cmax)/N_(A)、J_(max)/N_(A)和Chl/N_(A)均显著降低,A_(max)和SLW则无显著变化。8月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V_(cmax)/N_(A)下降幅度显著大于16-a叶片的,而6-a与16-a香榧叶片J_(max)/N_(A)的下降幅度相当。5、8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PNUE均显著高于16-a叶片的。【结论】从5月至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光合能力逐渐增强,干物质不断的积累,从而稀释了其叶片中的氮含量,叶片发育成熟;从8—11月(随温度的降低),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未发生衰老,但其氮素在各光合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即通过J_(max)的相对增加来缓减低温对RuBP再生作用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6-a香榧叶片分配到RuBP羧化作用的氮素较少和分配到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较多,可能是导致其叶片PNUE相对较高的原因。图6表1参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香榧 光响应曲线 CO_(2)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培育柿砧木容器苗 被引量:3
5
作者 楼君 吴开云 +2 位作者 龚榜初 徐阳 江锡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33-1836,共4页
为探索柿树育苗技术,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菌渣、农糠、泥炭、蛭石等为试验材料,配制成10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就不同基质配方对柿砧木实生容器苗生长、根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 为探索柿树育苗技术,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菌渣、农糠、泥炭、蛭石等为试验材料,配制成10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就不同基质配方对柿砧木实生容器苗生长、根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基质中添加农糠、菌渣、蛭石等成分有利于提高柿子容器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蛭石∶珍珠岩∶农糠∶有机肥∶黄心土体积比1∶1∶4∶4∶5的配方效果最佳,可以显著促进柿子砧木容器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苗 基质 轻基质 砧木苗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