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富阳区开展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
1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89-89,共1页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进一步推进保护区监督管理工作。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江滨东大道城市隧道西口至鹿山大桥间水域,总面积400公顷...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进一步推进保护区监督管理工作。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江滨东大道城市隧道西口至鹿山大桥间水域,总面积400公顷,主要保护鱼种为三角鲂和松江鲈,是富春江水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种质资源经济鱼品种。此次行动主要对保护区内涉渔工程展开现场巡查,重点巡查防治水域污染、控制噪音措施是否有效落实以及生态补偿是否足额到位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松江鲈 水域污染 生态补偿 巡查 城市隧道 富阳区 三角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筑牢渔业安全防线
2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7期89-89,共1页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月”工作部署,推进渔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本次活动聚焦强化法制意识、强化隐患排查等关键环节展开,着力提升安全水平。
关键词 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月 安全防线 渔船 法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种源的三叶青化学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对比分析——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喜根 孙晗靖 +3 位作者 杨丽君 缪强 朱罗妹 蔡晓郡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20-324,共5页
以总黄酮、总多酚、总多糖含量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成分分析、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对浙江... 以总黄酮、总多酚、总多糖含量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成分分析、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内发现的5个三叶青种源进行检测,发现石硃1、4、5号总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明显高于石硃2、3号;但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石硃4、5号为好。研究结果可为富阳区内三叶青种质资源分类、保存、鉴定及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三叶青 化学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彩色油菜新品系引进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健根 胡敏骏 +4 位作者 张权芳 张海娟 吴剑男 陈春华 章浩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33-33,35,共2页
引进彩色油菜新品系5个,以浙油33为对照,进行适应性、农艺性状、花瓣颜色、产量等方面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彩色油菜新品系适应富阳种植,花瓣为橙红、橘黄、翠绿等5种颜色,产量1 955.6~2432.8 kg/hm^2,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该... 引进彩色油菜新品系5个,以浙油33为对照,进行适应性、农艺性状、花瓣颜色、产量等方面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彩色油菜新品系适应富阳种植,花瓣为橙红、橘黄、翠绿等5种颜色,产量1 955.6~2432.8 kg/hm^2,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该结果可为创意油菜种植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油菜 适应性 花瓣颜色 产量 浙江杭州 富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稻作农耕文化传播探索农业科普研学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章蓉蓉 徐炜 王小琦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农业科普研学活动已经发展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其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日益提升,众多农业科研单位纷纷参与其中。研学课程安排,既可以开展理论科普,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深受当地中小学校的青睐。通过参... 农业科普研学活动已经发展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其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日益提升,众多农业科研单位纷纷参与其中。研学课程安排,既可以开展理论科普,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深受当地中小学校的青睐。通过参观、体验、互动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引导青少年职业规划的正向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耕文化 农业科普 研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开展河道“清网行动”
6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89-89,共1页
近期,杭州市富阳区在全区河道范围开展“清网行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一是全面“清”。工作人员沿富春江沿岸以及辖区内主干河道开展拉网式巡查清理,重点清查主要水域码头停靠点附近的芦苇丛、桥墩背面等隐蔽处违规投放的非法网具,发... 近期,杭州市富阳区在全区河道范围开展“清网行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一是全面“清”。工作人员沿富春江沿岸以及辖区内主干河道开展拉网式巡查清理,重点清查主要水域码头停靠点附近的芦苇丛、桥墩背面等隐蔽处违规投放的非法网具,发现即打捞上岸,当场收缴,集中销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河道 杭州市富阳区 清网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富阳区开发利用高节竹的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培军 汤华勤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1期59-61,共3页
高节竹为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竹种,市场前景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拥有丰富的高节竹资源,开发利用高节竹,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对于富阳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区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 高节竹为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竹种,市场前景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拥有丰富的高节竹资源,开发利用高节竹,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对于富阳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区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富阳高节竹资源、目前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富阳开发利用高节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 开发利用 浙江富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春大豆“浙鲜16”在富阳区的示范表现及稻板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健根 王利芳 +3 位作者 张权芳 张海娟 吴剑男 陈春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85-86,共2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19年引进试种鲜食春大豆品种"浙鲜16",该品种表现为株型收敛、长势繁茂、抗性强、产量高、豆荚鲜绿、商品性好、食味佳。为促进"浙鲜16"在富阳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浙鲜16"...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19年引进试种鲜食春大豆品种"浙鲜16",该品种表现为株型收敛、长势繁茂、抗性强、产量高、豆荚鲜绿、商品性好、食味佳。为促进"浙鲜16"在富阳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浙鲜16"在富阳区的示范表现的基础上,对集成的"浙鲜16"稻板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浙鲜16 产量 稻板免耕 富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常宗 陈朱侃 +7 位作者 李衍素 茆振川 董春娟 高素琴 朗均英 夏晓燕 李宝聚 谢学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6,共6页
根据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重、难防治的特点,通过对抗病品种选择、嫁接育苗、高垄栽培及水旱轮作等农业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结合土壤消毒、精准用药等植保防控措施,针对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地区,提出了农业栽培、土壤消毒、生物与化学协同精... 根据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重、难防治的特点,通过对抗病品种选择、嫁接育苗、高垄栽培及水旱轮作等农业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结合土壤消毒、精准用药等植保防控措施,针对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地区,提出了农业栽培、土壤消毒、生物与化学协同精准施药相结合的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使用剂量已在我国设施蔬菜主产区应用面积达到150 hm^(2),化学农药减施量达到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设施蔬菜 土壤消毒 农业栽培 嫁接育苗 水旱轮作 栽培技术 高垄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榧树种实性状和SSR标记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柯豫 陈荣 +5 位作者 刘琏 蔡晓郡 姜郑楚 谢前丹 俞晨良 喻卫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榧树叶片及种实表型进行比较;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淳安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榧树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榧树种实分析发现:叶质量、叶形指数、种实质量、种形指数、种核质量、核形指数、假种皮厚、种壳厚等8个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为29.36%~42.35%,榧树种实外观和种仁品质变异丰富。SSR引物分析发现:榧树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400,Shannon’s信息指数(I)均值为0.650,多态性信息含量(P_(IC))均值为0.400。淳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H=0.410,I=0.658)最高,嵊州种群(H=0.369,I=0.565)最低。92%总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结论】榧树种实的表型、品质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遗传变异,淳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且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榧树 不饱和脂肪酸 可溶性糖 SSR标记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11
作者 申雨荷 杨杰 +6 位作者 陈朱侃 柴阿丽 石延霞 李磊 孙先花 李宝聚 谢学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211,共5页
番茄根腐病主要分为番茄疫霉根腐病、番茄腐霉根腐病和番茄镰孢菌根腐病,病程短、发病快、毁灭性强,一旦发病极难控制,可导致减产20%~50%,重病田块减产80%以上。从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等角度全面了解番茄根腐病,并采取... 番茄根腐病主要分为番茄疫霉根腐病、番茄腐霉根腐病和番茄镰孢菌根腐病,病程短、发病快、毁灭性强,一旦发病极难控制,可导致减产20%~50%,重病田块减产80%以上。从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等角度全面了解番茄根腐病,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利于提高防控效果。番茄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截至2023年,我国番茄种植面积约120万hm^(2)(1800万亩),占全球番茄种植总面积的35%以上,居世界首位(Chen et al.,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腐霉根腐病 番茄根腐病 综合防控 传播途径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香椿生长和材性性状变异及优良家系多性状选择
12
作者 林杰 华克达 +9 位作者 缪强 楼科勋 郑成忠 邱勇斌 张能军 胡卫明 姜景民 刘军 陈永辉 汪燕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49,共7页
为了解红花香椿半同胞家系的生长和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在生长和材性方面表现优异的家系。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5年生红花香椿(T.fargesii)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红花香椿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并利用Lignosta... 为了解红花香椿半同胞家系的生长和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在生长和材性方面表现优异的家系。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5年生红花香椿(T.fargesii)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红花香椿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并利用Lignostation生长轮分析工作站系统,测量平均年轮密度、平均早晚材密度等材性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红花香椿生长和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红花香椿家系间生长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平均早材密度、平均晚材密度、平均年轮密度、早晚材比例、边材密度、边材宽度、树高、胸径、材积和心材比例等13个生长和材性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心材密度和心材宽度的差异则达到显著水平,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红花香椿半同胞家系的生长轮宽度与早材宽度、晚材宽度、边材宽度、树高、胸径和材积显著正相关,与早晚材比例显著负相关;平均早材和晚材宽度均与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显著正相关;平均晚材宽度还与边材宽度和边材密度显著正相关;心材宽度和密度均与树高和胸径显著正相关。生长轮宽度、晚材宽度、边材密度、心材密度、树高、胸径和材积等7个性状是红花香椿品质和经济性状的主要代表,并通过构建这些性状的综合指数选择方程,对红花香椿所有家系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选出了2个(51号、仙居)符合改良标准的优良家系,两个家系在生长轮宽度、晚材宽度、边材密度、心材密度、树高、胸径和材积方面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7.89%、40.76%、7.33%、5.38%、8.11%、7.84%和1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香椿 生长性状 材性性状 遗传分析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理区域竹笋种质资源及利用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华勤 马乃训 +2 位作者 余德权 程建斌 张瑞华 《竹子学报》 2021年第3期36-48,共13页
以杭州各县市区竹笋资源保护利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竹笋种类、数量、规模、分布、质量、用途及利用状况。调查数据表明:杭州地区毛竹资源最为突出,雷竹、高节竹及其他小径竹笋构成四大类竹资源类别和结构特征,形成了各自的利用特色和产... 以杭州各县市区竹笋资源保护利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竹笋种类、数量、规模、分布、质量、用途及利用状况。调查数据表明:杭州地区毛竹资源最为突出,雷竹、高节竹及其他小径竹笋构成四大类竹资源类别和结构特征,形成了各自的利用特色和产业发展格局;面对现阶段劳动力价格过快上涨、毛竹价格回落、雷竹退化改造紧迫、其他竹笋集约经营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发展中诸多新矛盾新问题,须加快实施高质发展都市型经济的技术策略,以实现竹笋共同富裕。据此作者提出了优化保护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理区域 竹笋种质 资源特征 利用现状 技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阳哺鸡笋高质调味笋制作技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华勤 章忠军 +1 位作者 华克达 孙娇娇 《竹子学报》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富阳哺鸡笋(高节竹笋)(Phyllostachys prominens)具有优良的笋用特性,其中调味笋产品研发提升了品质和价值。深入挖掘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推广富阳哺鸡笋具有典型意义。【方法】阐述了高节竹笋的品质特征,介绍了工艺描述以及... 【目的】富阳哺鸡笋(高节竹笋)(Phyllostachys prominens)具有优良的笋用特性,其中调味笋产品研发提升了品质和价值。深入挖掘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推广富阳哺鸡笋具有典型意义。【方法】阐述了高节竹笋的品质特征,介绍了工艺描述以及制作技艺,讨论了竹笋市场开发的应用前景。【结果】以优质高节竹笋为原料,采用原料验收、分级、盐渍、切段、选级、脱盐漂洗等近30道工序,制作出适合国内外不同口味喜好的调味笋系列,实现撕袋即食和高值加工,开发出大众竹笋消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富阳哺鸡笋的品味需求。【结论】调味笋的开发,使高节竹的潜在价值得到拓展和延伸。发扬传承创新,结合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竹笋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阳哺鸡笋 调味笋 工艺流程 品味特征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巢式交配子代油脂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安妮 王开良 +5 位作者 柴静瑜 钟慧奇 滕建华 张磊 俞文仙 林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目的】探究油茶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的亲本选配机制,为油茶高含油率杂交育种选育提供指导。【方法】以油茶巢式交配设计的种内、种间杂交子代为材料,分别测定种仁含油率、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析母本的一般配合力(GCA)、杂... 【目的】探究油茶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的亲本选配机制,为油茶高含油率杂交育种选育提供指导。【方法】以油茶巢式交配设计的种内、种间杂交子代为材料,分别测定种仁含油率、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析母本的一般配合力(GCA)、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解析重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12个家系的种仁含油率为17.83%~53.55%,木质素含量为4.68%~18.12%,纤维素含量为3.66%~13.04%,半纤维素含量0.54%~12.20%。种仁含油率、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差异在组合间和母本内父本间达到了显著水平。含油率和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489和-0.297。长林4号种仁含油率的GCA最高,达到1.57。各组合的SCA分析表明,含油率SCA为-6.38~4.28,其中含油率SCA高且其余3个性状SCA低的种内杂交组合有40×95和4×18。种间杂交组合含油率的SCA普遍较低,仅53×小2较高,为2.77。除木质素外,含油率、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说明以这3个性状为目标的杂交育种中评估亲本的SCA比GCA更重要。4个性状的单株遗传力范围为10.84%~58.35%,家系遗传力为4.23%~.21.35%,均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结论】以配合力为参考指标,结合各组合的表型数据,选出可用于油茶高含油杂交种质创制的优良种内杂交组合40×95和4×18,种间杂交组合53×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小果油茶 巢式交配设计 油脂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生香椿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汉 郑成忠 +7 位作者 邱勇斌 汪清华 华克达 缪强 范艳如 姜景民 韦一 刘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5,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10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0年生香椿种源林为试材,测定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 【目的】通过分析10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0年生香椿种源林为试材,测定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树干圆满度和树冠圆满度,获取各种源生态环境因子,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计算广义遗传力、综合选择指数和遗传增益,阐明生长和形质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及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结果】树高、胸径、树干圆满度和材积存在极显著(P<0.01)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材积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种源胸径与冠幅、枝下高和材积之间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胸径与产地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和最干燥季节日平均气温等显著(P<0.05)正相关。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香椿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种源区,并筛选出3个优良种源,分别为元谋、恩施和太和。【结论】10年生香椿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树高、胸径、材积等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对其进行选择时胸径是主要的遗传改良性状,可为材用型香椿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遗传变异 纬度变异 温度 种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雷竹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忆莲 葛晓改 +4 位作者 周军刚 周本智 高歌 徐耀文 邱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220-11228,共9页
为进一步促进雷竹林固碳培肥,于2019年通过野外试验研究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碳氮转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生物质炭梯度B0、B1、B2,分别为0、10、30 t/hm^(2),3个氮肥梯度N0、N1、N2,分别为0、0.... 为进一步促进雷竹林固碳培肥,于2019年通过野外试验研究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碳氮转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生物质炭梯度B0、B1、B2,分别为0、10、30 t/hm^(2),3个氮肥梯度N0、N1、N2,分别为0、0.5、1 t/hm^(2),共计9种处理(B0N0、B0N1、B0N2、B1N0、B1N1、B1N2、B2N0、B2N1、B2N2)。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明显提升土壤有机碳、总氮、铵态氮含量,除土壤速效磷外,总体上B2N1和B1N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β-葡糖苷酶活性在B2N1处理达到最高,较B0N0处理显著增加65.1%、293.1%和59.6%。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在B2N2处理最高,较B0N0处理显著增加193.3%、119.6%和64.0%。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和土壤总氮、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硝态氮对CUE的解释率最高。土壤微生物氮利用效率(NUE)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碳和铵态氮对NUE的解释率最高。总体上,生物质炭配施氮肥下CUE增加、NUE降低,说明雷竹林土壤微生物对碳的固存增加,对氮的矿化增强。因此,配施生物质炭可作为固碳培肥和地力提升的潜在措施,但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土壤酶活性 土壤碳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影饰皮夜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18
作者 李妍 舒金平 +3 位作者 华克达 张亚波 应玥 张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害虫暗影饰皮夜蛾Garella ruficirr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并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其在夜蛾科Noctuidae中的分类地位,为探索夜蛾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演化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二... 【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害虫暗影饰皮夜蛾Garella ruficirr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并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其在夜蛾科Noctuidae中的分类地位,为探索夜蛾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演化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二代测序技术从头组装获取暗影饰皮夜蛾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联合构建了夜蛾科5个属、12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分析暗影饰皮夜蛾在夜蛾科中的系统发育地位。【结果】暗影饰皮夜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共为15294 bp,其中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以及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典型的腺嘌呤(A)+胸腺嘧啶(T),即A+T富含区,该区域的A+T含量为80.53%,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暗影饰皮夜蛾的基因排列顺序为trnM-trnI-trnQ,与包括夜蛾科昆虫在内的大多数鳞翅目昆虫基因排列次序相符。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全部为ATN。22个tRNA基因中除trnS1的DHU臂缺失,其余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对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发现:夜蛾科5个属之间,Garella与皮夜蛾属Nycteola亲缘关系最近,与饰夜蛾属Pseudoips亲缘关系最远。【结论】暗影饰皮夜蛾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出现了基因重排的现象,系统发育关系支持暗影饰皮夜蛾和Garella musculana聚为1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影饰皮夜蛾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关系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全双列杂交子代种仁含油率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19
作者 王安妮 王开良 +5 位作者 柴静瑜 钟慧奇 滕建华 张磊 俞文仙 林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
【目的】研究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子代种仁油脂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5个优良无性系为亲本进行5×5全双列杂交(无自交),测定20个杂交子代家系的种仁含油率和木质素... 【目的】研究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子代种仁油脂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5个优良无性系为亲本进行5×5全双列杂交(无自交),测定20个杂交子代家系的种仁含油率和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明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解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20个家系的种仁含油率为252.30~537.08 mg·g^(−1),木质素质量分数为49.64~222.20 mg·g^(−1),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2.11~130.43 mg·g^(−1),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72~111.96 mg·g^(−1)。种仁含油率以及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在20个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4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含油率与木质素质量分数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47。除木质素质量分数的特殊配合力和含油率的反交效应外,亲本在4个性状中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差异极显著(P<0.01)。种仁含油率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且显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木质素质量分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素质量分数则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7.86%~14.03%,狭义遗传力为0~14.03%,均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结论】根据配合力分析结果,筛选出2个普通油茶优良亲本‘长林4号’和‘长林40号’,2个优良组合‘长林40号’ב长林95号’和‘长林4号’ב长林5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全双列杂交 油脂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猪粪生物炭对酸性和石灰性水稻土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梦婷 李子川 +6 位作者 孟俊 张敏 叶郑豪 单胜道 胡敏骏 徐君 柴彦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56,共16页
[目的]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组成,了解施用生物炭对其含量变化及其在土壤总有机碳中的占比和化学组成特征,对认识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于2019年,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的... [目的]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组成,了解施用生物炭对其含量变化及其在土壤总有机碳中的占比和化学组成特征,对认识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于2019年,分别在杭州市富阳区的酸性和石灰性水稻土上进行猪粪生物炭施用量和方法定位试验,种植制度为单季水稻。试验设置6个处理:常规施化肥(NPK),NPK基础上施用猪粪4.5 t/(hm^(2)·a)(SM),NPK基础上施用猪粪生物炭4.5 t/(hm^(2)·a)(SBc1)、11.25 t/(hm^(2)·a)(SBc2)、22.5 t/(hm^(2)·a)(SBc3),以及猪粪生物炭一次性施用112.5 t/hm^(2)(SBc4)。2021年(第3年)水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将土壤样品分为250~2000μm(粗颗粒态有机物),53~250μm(细颗粒态有机物)和<53μm(矿物结合态有机物)3个粒级,分析各粒级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占比,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各粒级土壤有机碳的特征光谱,以特征光谱峰值半定量性的评估了有机碳组成的变化。[结果]与SM处理相比,酸性水稻土中SBc3、SBc4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9.4%和103.3%,石灰性水稻土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42.2%和53.0%。与SM处理相比,4个猪粪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酸性水稻土粗颗粒态有机碳(C-POC)含量137.8%~554.1%,细颗粒态有机碳(F-POC)含量37.6%~85.2%(P<0.05);SBc3和SBc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石灰性水稻土中C-POC含量110.0%和203.0%,F-POC含量54.8%和96.0%(P<0.05);与SM处理相比,4个猪粪生物炭处理对两种水稻土MAOC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和猪粪生物炭对两种水稻土各粒级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类型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其比例,与NPK处理相比,SBc3和SBc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酸性水稻土有机碳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19.5%和38.0%,降低了酚醇碳族化合物的比例7.8%和17.9%,显著降低了石灰性水稻土有机碳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21.0%和19.1%,增加了酚醇族化合物的比例19.1%和33.2%(P<0.05)。[结论]对于较高的猪粪生物炭施用量,不论一次性施用还是逐年施用均可显著增加水稻土总有机碳含量,且粗颗粒有机碳增加幅度大于细颗粒,而对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猪粪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主要组成有机化合物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酸性水稻土有机碳的稳定性,而降低石灰性水稻土有机碳的稳定性。相同施用量下,猪粪生物炭提高酸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的作用高于石灰性水稻土。本试验结果可为猪粪生物炭在农田的科学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生物炭 水稻土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