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机制探讨
1
作者 刘自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47-48,180,共3页
杭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迈出较大步伐。但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 ,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 ,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现阶段杭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形成创新机制需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功能 ,这有赖于... 杭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迈出较大步伐。但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 ,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 ,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现阶段杭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形成创新机制需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功能 ,这有赖于政府的制度创新。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上信息资源 ,还要培育创新文化 ,打造中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型混合社会组织的初步探索--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常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70-76,共7页
我国的社会转型中伴随着大量社会组织群体的分化、增生和整合,社会组织主体框架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混合型社会组织正是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结构模式和组织运作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本文立足对现实中产生的新型混合组织性质、功能、类型... 我国的社会转型中伴随着大量社会组织群体的分化、增生和整合,社会组织主体框架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混合型社会组织正是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结构模式和组织运作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本文立足对现实中产生的新型混合组织性质、功能、类型、特征和作用进行全面阐述,分析当前该类组织的发展难题,提出扶持和规范该类组织发展的初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社会组织 政府 非营利组织 市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化、风险共振与“网络暴力”的生成——以转型中国的网络化为分析背景 被引量:23
3
作者 姜方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59,157-158,共8页
在"网络暴力"等网络群体性现象的分析中,群体性互动视角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然而,由于该视角遮蔽了网络行动的主体素质、社会背景等跨界性因素,相关研究往往失之偏狭。为此,许多网络社会学研究者纷纷转向寻求更为综合... 在"网络暴力"等网络群体性现象的分析中,群体性互动视角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然而,由于该视角遮蔽了网络行动的主体素质、社会背景等跨界性因素,相关研究往往失之偏狭。为此,许多网络社会学研究者纷纷转向寻求更为综合性的分析视角。在网络化背景下,转型中国加速互联,催生了社会空间的情境性分化,即在网下的"在场空间"基础上又形成了网上的"缺场空间",并成了"制度-结构"风险和"技术-社会"风险交织并存的渊薮。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角来看,当前频发多发的各类"网络暴力"事件,实质上就是上述两大风险要素经由网民群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共振而生成的动态过程,而且在网络涟漪效应的作用之下,其风险后果还容易被不断地放大、扩散。对该机理性问题的深度把握,无疑是我们有效治理网络暴力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社会转型 网络化 空间分化 风险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