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吹脱—SBR—吸附混凝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勤海 金明亮 +5 位作者 方士 汤晓 李筱焕 俞觊觎 倪佩兰 胡慧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3,29,共4页
采用吹脱— SBR—吸附混凝法对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处理系统对渗滤液中高浓度 CODcr、NH3- N及色度等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平均去除率分别达 91 %、 81 %和 95 % ,除 NH3- N外 ,其余指标... 采用吹脱— SBR—吸附混凝法对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处理系统对渗滤液中高浓度 CODcr、NH3- N及色度等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平均去除率分别达 91 %、 81 %和 95 % ,除 NH3- N外 ,其余指标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 6889- 1 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氨吹脱 SBR法 吸附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内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对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肖正 何品晶 +4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俞觊觎 陈增丰 徐月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以杭州市天子岭填埋场为例,对不同深度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重金属迁移率和重金属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是土壤背景值的数十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重金属的迁移率却很低.另外,重金属迁移率与... 以杭州市天子岭填埋场为例,对不同深度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重金属迁移率和重金属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是土壤背景值的数十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重金属的迁移率却很低.另外,重金属迁移率与可交换态含量相关;Cd,Cu,Pb,Cr,Ni和Zn在填埋层中均以残渣态为主,填埋场中重金属都得到了有效固定,迁移性很差;各元素的易还原态与难还原态是重金属除残渣态之外主要的结合态(除Cr),铁锰氧化物循环是控制填埋场中重金属转化行为的主要机制之一;Cu的酸可溶态与易还原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Cu这两种形态的转化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重金属总量 形态分布 迁移性 转化机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夏季N_2O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后虎 何品晶 +2 位作者 瞿贤 邵立明 余觊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现场监测了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卫生填埋场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夏季的N2O释放通量,并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卫生填埋场覆土后N2O释放通量(以N2O-N计)随垃圾填埋龄的增加而大幅降低,其均值(18.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现场监测了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卫生填埋场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夏季的N2O释放通量,并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卫生填埋场覆土后N2O释放通量(以N2O-N计)随垃圾填埋龄的增加而大幅降低,其均值(18.07μg/(m2.h))为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5.57μg/(m2.h))的3倍多.垃圾填埋龄、覆土土质与结构及填埋场操作方式是影响填埋场N2O释放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均主要通过改变覆土的理化特性而影响N2O的释放.采用多元线性逐次回归分析得到:卫生填埋场N2O与覆土含水率和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构成的线性方程显著相关(R2=0.86,P<0.01);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N2O的释放通量与覆土含水率、碳氮比(w(C)/w(N))和w(NO3-)构成的线性方程显著相关(R2=0.8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 覆土 硝化反硝化 N2O释放通量 环境因素 多元逐次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酸可挥发硫测定及对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肖正 何品晶 +4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俞觊觎 陈增丰 徐月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处理处置总场不同填埋深度垃圾的AVS与同步浸提金属(SEM),发现AVS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n(SEM) n(AVS)远远大于1,为25~45,说明填埋场中AVS不是重金属的主要结合相,AVS不是影响填埋场中重金属迁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酸可挥发硫 同步浸提金属 重金属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中酸可挥发性硫与重金属的结合特性
5
作者 何品晶 肖正 +1 位作者 邵立明 秦振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酸可挥发性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环境相似,因此可以参考沉积物中n(AVS)/n(同步浸提金属,SEM)的测定方法测定填埋层垃圾n(AVS)/n(SEM),发现n(AVS... 酸可挥发性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环境相似,因此可以参考沉积物中n(AVS)/n(同步浸提金属,SEM)的测定方法测定填埋层垃圾n(AVS)/n(SEM),发现n(AVS)/n(SEM)<5%.SEM形态分析表明:SEM超出AVS的部分被其他的重金属结合相结合,AVS与Cu,Ni和Zn结合优先于铁氧化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和Pb与AVS结合优先于有机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AVS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固定于填埋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酸可挥发性硫 同步浸提金属 化学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