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章银柯 俞青青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期188-190,共3页
在实地调研和以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分布情况 保护复壮 现状评价 对策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酵素对空气净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金良 郭帅 +1 位作者 盛元梁 张鹏翀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1期21-2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环保酵素在国内宣传和推广的不断升温,加之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环保酵素在空气净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但有关的论文极少。为了研究环保酵素对空气净化的实际效果,采用... 近年来,随着环保酵素在国内宣传和推广的不断升温,加之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环保酵素在空气净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但有关的论文极少。为了研究环保酵素对空气净化的实际效果,采用园林废弃物发酵产生的环保酵素,对封闭和开放式2种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净化效果进行了测定,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其来改善空气环境的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酵素 园林废弃物 空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保护复壮技术探讨——以杭州西湖4棵古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楼晓明 章银柯 俞青青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204-205,共2页
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4棵古树保护复壮实践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古树保护复壮的具体技术。
关键词 古树 保护 复壮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景区净慈寺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屠珂科 俞青青 章银柯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净慈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净慈寺植物景观总体优良,植物种类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是东南佛国寺庙植物景观的优良代表。
关键词 净慈寺 植物景观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青属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楼建华 姜兰芸 《园林》 2015年第11期64-67,共4页
冬青属植物株形紧密,树形优美,萌芽力强,耐修剪,抗性好,是园林中优秀的轻养护树种。常绿的冬青树种,叶色四季光亮如新,秋冬季可观赏鲜艳夺目的红果或黑紫色亮泽果实;落叶的冬青树种,秋季变身为金黄色或红色的色叶树种,冬季亮... 冬青属植物株形紧密,树形优美,萌芽力强,耐修剪,抗性好,是园林中优秀的轻养护树种。常绿的冬青树种,叶色四季光亮如新,秋冬季可观赏鲜艳夺目的红果或黑紫色亮泽果实;落叶的冬青树种,秋季变身为金黄色或红色的色叶树种,冬季亮丽红果满缀枝头,迎霜傲雪。园林景观中,冬青属植物可孤植、群植、对植或作绿篱,应用场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属植物 园林景观 应用 色叶树种 秋冬季 萌芽力 金黄色 红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地域特征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青 郭星星 《现代园艺》 2018年第4期94-94,共1页
国家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改造的渗入也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园林的出现让更多城市公众能够回归平和、自然的环境中。国内多数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除了在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同时也体现出更多地... 国家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改造的渗入也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园林的出现让更多城市公众能够回归平和、自然的环境中。国内多数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除了在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同时也体现出更多地域特色,着重于反映更多的自然特点、历史环境以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 地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建设海绵城市之若干案例分析及前景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章银柯 王恩 张珏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杭州建设海绵城市的若干项目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未来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现状 前景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明秋 郭星星 杨青 《现代园艺》 2018年第4期89-89,共1页
花园路径作为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考虑各个方面的设计和规划的综合因素,道路的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花园本身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与景观相结合,更和谐和美丽。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规划 园林道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跃温度对石蒜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智永祺 郑玉红 +1 位作者 张鹏翀 周坚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148-152,共5页
为了解温度对石蒜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阶跃温度条件下石蒜光合作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阶跃温差越大,对石蒜光合作用影响越大。其中,5~20℃温度阶跃处理影响最大,处理中期净光合速率(Pn)小于0,蒸腾速率(E)上升。另外,阶跃温差越大,中... 为了解温度对石蒜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了阶跃温度条件下石蒜光合作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阶跃温差越大,对石蒜光合作用影响越大。其中,5~20℃温度阶跃处理影响最大,处理中期净光合速率(Pn)小于0,蒸腾速率(E)上升。另外,阶跃温差越大,中期Pn的恢复时间越长。除5~10℃温度阶跃处理外,其他处理Pn在不同阶段之间变化不连续。阶跃处理中期,5~10℃处理Pn最不稳定,5~20℃处理最稳定。5~15℃和5~20℃处理的MD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呈"W"形,而5~10℃处理呈"M"形。不同处理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处理30 min内,阶跃温差越大,POD活性越高。不同处理间SOD活性的变化差异较大,5~10℃处理SOD活性逐渐下降,5~15、5~20℃处理分别为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变化趋势,处理30 min后,阶跃温差越大,SOD活性越高。5~10℃和5~20℃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先升后降变化趋势,5~15℃处理则为峰谷交替变化趋势。该结果从光合生理角度阐明了温度阶跃影响石蒜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可为石蒜冬春季栽培中温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阶跃 石蒜 光合作用 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樟科树枝水提物对樟芝液体培养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思佳 张蕾 +1 位作者 刘洋 张帆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7-23,共7页
通过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es菌丝体生物量和总三萜、总多糖含量来分析11种樟科Lauraceae植物的水提物对樟芝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1种樟科植物水提物对樟芝菌丝体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 通过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es菌丝体生物量和总三萜、总多糖含量来分析11种樟科Lauraceae植物的水提物对樟芝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1种樟科植物水提物对樟芝菌丝体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天竺桂C. japonicum和华南桂C. austrosinense的水提物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11种樟科植物对樟芝菌丝体总三萜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新木姜子、兰屿肉桂C.kotoense和猴樟的水提物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较大,分别比对照(基础液体培养基培养的樟芝菌丝体)增加了13倍、10倍和10倍,比前期优化的液体培养分别提高了85.0%,78.5%和78.5%,天竺桂水提物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略微大于前期优化的培养基,而其他的8种樟科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这11种樟科植物对樟芝菌丝体总多糖含量的影响均不及前期优化的液体培养基,新木姜子、猴樟的水提物对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更为接近前期优化的培养基,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樟C. camphora和浙江樟C. chekiangense的水提物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樟芝菌丝体的生物量、总三萜和总多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添加新木姜子水提物对于樟芝的液体培养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猴樟。综合分析3个属11种樟科植物的核型、海拔、自然分布等多因素发现,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新木姜子与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的核型相同、海拔高且在台湾有自然分布,同时证实了与牛樟不同核型的樟和黄樟C.parthenoxylon的促进作用较小,且促进作用表现出了与海拔成反比,与台湾自然分布或台湾亲缘性成正相关,说明这3个因素均会影响到樟科植物内的成分,推测这些成分中可能具有促进樟科植物的樟芝菌丝体生长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植物 樟芝 生物量 总三萜 总多糖 水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配比对小青菜生长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帅 杨梢娜 +3 位作者 黄芳晨 贺敏 吴志荣 徐秋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295-1297,共3页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生物炭不同施用率(0.5%和1.0%)下与45%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各15%)混施后,对青菜植株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能提高青菜产量、改善土壤理化...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生物炭不同施用率(0.5%和1.0%)下与45%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各15%)混施后,对青菜植株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生物炭配施能提高青菜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且自制生物炭优于商业竹炭。在青菜增产上以自制生物炭0.5%施用率为最佳,青菜鲜重增产38.1%。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而言,自制生物炭1.0%施用率最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土壤无机态氮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9.6%、15.5%、77.9%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小青菜 土壤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健康状况诊断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银柯 楼晓明 +1 位作者 于炜 俞青青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1期208-210,共3页
从分析古树衰弱原因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就古树健康状况诊断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古树 健康 诊断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堆肥配施对青菜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梢娜 郭帅 +3 位作者 章银柯 黄芳晨 贺敏 吴志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150-153,共4页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炭和自制堆肥不同配比模式混施对青菜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堆肥配施对青菜物理性状改善、青菜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在生物...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以青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炭和自制堆肥不同配比模式混施对青菜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堆肥配施对青菜物理性状改善、青菜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在生物炭和堆肥施入总质量一致的情况下,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3∶1混合施入对青菜生物量积累和产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最大,产量(鲜质量)增加55.2%;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1∶1混合施入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好;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3∶1施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最显著,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24.7%;生物炭和堆肥以质量比1∶3混合施入对提高土壤无机态氮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50.6%和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青菜与堆肥配施 土壤改良 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樟芝液体培养的影响
14
作者 沈宇健 张蕾 +2 位作者 景思佳 刘洋 张帆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9-16,共8页
采用7个维压时间的蒸汽爆破对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树枝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木质素、纤维素、碳含量和有机氮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再将这8组猴樟水提物添加到樟芝Ganoderma camphoratum液体培养基中,研究其对液体培养樟芝菌... 采用7个维压时间的蒸汽爆破对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树枝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木质素、纤维素、碳含量和有机氮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再将这8组猴樟水提物添加到樟芝Ganoderma camphoratum液体培养基中,研究其对液体培养樟芝菌丝体总三萜、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爆破的预处理,猴樟树枝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扫描电镜图显示随着维压时间的增加,大的碎块断裂,逐渐呈现出许多小孔,且纤维素、木质素、碳和氮含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碳氮比却显著下降并在300 s时降到真菌培养基的理想水平25;同时证实蒸汽爆破预处理均可以促进樟芝液体培养产三萜和多糖,最高值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80%和25.00%,其中当维压时间在300s时,总三萜的含量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汽爆可破坏猴樟的表皮、纤维层,有效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提取,预示此技术在有效成分提取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猴樟 樟芝 液体培养 总三萜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馀山居究竟在哪里?——留馀山居遗迹调查及环境景观梳理
15
作者 倪小蒙 俞青青 +2 位作者 施红燕 柴淼远 章银柯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9期157-158,共2页
浙派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依托。研究西湖历史的园林景观,对完善西湖文化景观内涵,更好地诠释西湖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西湖申遗成功后,出于保护世界遗产的需要,必须加大对传统园林的研究,还原西湖名园的... 浙派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依托。研究西湖历史的园林景观,对完善西湖文化景观内涵,更好地诠释西湖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西湖申遗成功后,出于保护世界遗产的需要,必须加大对传统园林的研究,还原西湖名园的确切位置、景观构成。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调查留馀山居位置的研究方法,以及留馀山居的原有环境面貌,最后梳理了留馀山居的原有景观特色,为研究浙派园林,继承和恢复西湖景观提供了极好的思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馀山居 浙派园林 遗迹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