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点医疗管理下的门诊服务利用与费用分析:以杭州A医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召梅 徐林山 汪利民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定点医疗管理对参保人员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上半年门诊两周就诊率呈逐月上升趋势,下半年基本维持在60.0‰左右;各月医保基金支付额占门诊医疗费的比重呈"U&qu... 目的:探讨定点医疗管理对参保人员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上半年门诊两周就诊率呈逐月上升趋势,下半年基本维持在60.0‰左右;各月医保基金支付额占门诊医疗费的比重呈"U"型分布,门诊次均费用逐月上升,下半年增长迅速;次均费用、两周就诊率与统筹基金支付比重有相关关系。结论:定点医疗管理办法提高了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水平,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医疗管理 门诊统筹 门诊服务利用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障状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林山 张璐莹 朱坤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覆盖人群范围日益扩大,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做好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本研究对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在杭...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覆盖人群范围日益扩大,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做好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本研究对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在杭大学生目前的医疗保障主要有公费医疗或商业保险两种形式,存在着医疗保障待遇差异较大、统筹层次较低、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将在杭高校大学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并在具体实施中注意同原有保障形式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大学生 现况 制度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3
作者 余震 沈毅 +1 位作者 林玲 齐若兵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12期35-36,共2页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的参保率大幅提高,杭州市常住人口的参保率2011年已达到95%以上,同时医疗保险费用也迅速增长,杭州市医保病人的医疗费用从2006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3亿元,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关键词 住院费用分析 杭州市 医保患者 医疗费用增长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费用 医保病人 参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春霞 徐清照 +2 位作者 朱志红 张宇燕 骆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理气解郁方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0例老年脑梗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常规西医治疗(防治脑水肿,调整血压,脑细胞保护,对症、支持等)。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理气解郁方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0例老年脑梗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常规西医治疗(防治脑水肿,调整血压,脑细胞保护,对症、支持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复方制剂(理气活血解郁汤)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90 d后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症候评分表得分评定疗效,并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测各项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90 d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表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入组时两组老年脑梗伴抑郁症状患者的抑郁症状(HAMD量表分)与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3)治疗组经中医药治疗90天后全血黏度(120s-1、70s-1和30s-1)、与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理气解郁方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密切,其高黏滞的程度与抑郁症状平行,通过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与疾病好转相关程度,为中医药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血液流变学 高黏滞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春霞 张宇燕 +2 位作者 朱志红 王正良 沈春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老年脑梗伴抑郁症状患者分别于中医药治疗前和3周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比较,同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与40例老年脑梗不伴抑郁症状患者及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老年脑梗伴抑郁症状患者分别于中医药治疗前和3周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比较,同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与40例老年脑梗不伴抑郁症状患者及40例健康老人进行对照。结果:①入组时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HAMD量表分)全血黏度(120s-1、70 s-1和30 s-1)、与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②伴抑郁组42例(HAMD总分>17分)与40例不伴发者比较,伴发组的全血黏度(120s-17、0 s-1和5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非伴发组和健康组,P<0.01),通过中医药治疗后这种差异减轻甚至消失(P<0.05~0.01);③伴抑郁组全血黏度(120 s-17、0s-1和30s-1)、与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经中医药治疗3周的变化值与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密切,伴抑郁症状的老年脑梗患者的高黏滞血症更突出,其高黏滞的程度与抑郁症状平行,通过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与疾病好转相关程度,为中医药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抑郁 高黏滞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