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治理背景下的交通限行区分级管控合理性评估与优化——以杭州市为例
1
作者 冯佳宇 彭雨晴 郭亮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
合理地划定限行区域,辅之以差异化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精准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以实时交通拥堵指数、OSM路网数据、公交线路和站点数据为研究数据,识别杭州市分级限行区内的拥堵区分布,分析拥堵区交通供给特征... 合理地划定限行区域,辅之以差异化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精准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以实时交通拥堵指数、OSM路网数据、公交线路和站点数据为研究数据,识别杭州市分级限行区内的拥堵区分布,分析拥堵区交通供给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拥堵区类型并提出分类管控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杭州市限行区分级较为合理,对浙A及区域号牌限行的拥堵区路网密度及其等级配置合理,公共交通供给略有错位与不足;对外地车辆限行的拥堵区路网供给不足,公交供给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精细尺度上存在交通供给要素的错位与替代性公共交通不足的问题;根据交通供给特征及限行政策将拥堵区划分为片区式、飞地式和节点式拥堵区,分别提出实施拥堵收费、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微循环能力、增设公交线路串点成线及引导公交出行等策略,以期为大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供给特征 分级限行区 交通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劳连木 陈梦琳 冯佳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7,共6页
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研究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政策和价值,对上海市及浙江省... 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研究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政策和价值,对上海市及浙江省部分城市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其他城市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单位附属绿地 开放共享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地盾构区间隧道块石探查和处理技术
3
作者 叶向前 岑仰润 +2 位作者 蔡海荣 王林军 林荣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98,105,共7页
研究目的:覆盖层中存在的块石群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采用常规的钻探或物探手段探查块石群的效果较差,选择合适的探查手段及清障技术是类似工程的主要难点。本文以杭州地铁7号线吴山广场站—江城路站区间为依托,系统介绍在... 研究目的:覆盖层中存在的块石群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采用常规的钻探或物探手段探查块石群的效果较差,选择合适的探查手段及清障技术是类似工程的主要难点。本文以杭州地铁7号线吴山广场站—江城路站区间为依托,系统介绍在复杂场地条件下覆盖层中块石的综合探查技术,分析基于超前注浆加固和爆破预处理的地铁盾构隧道块石清障相关技术。研究结论:(1)在大量既有地表建筑物的条件下,探查块石需要钻孔与物探结合的手段;(2)微动探测在覆盖层中探测块石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3)在有条件的场地采用爆破预处理,在不具备爆破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块石时采用超前注浆加固预处理,盾构掘进通过后采用长管注浆加固管片周围土体,必要时进行带压进仓清理;(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场地条件下盾构隧道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场地 盾构隧道 块石 微动探测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
作者 赵强 王天鸠 +1 位作者 王涛 程素丹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5,共9页
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人类福祉、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生境质量指数法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生境质量进行分析,并探... 评估区域生境质量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人类福祉、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生境质量指数法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生境质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区域生境质量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间,研究区生境质量等级为中等,生境质量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生境退化程度逐渐减小;就区县而言,2000—2010年,两区一县均呈退化趋势;2010—2020年,青浦区、嘉善县生境质量得到改善,而吴江区生境仍然处于退化的状态;②2000—2020年间,研究区生境中等级的主要地类为耕地和草地,生境质量优的地类主要为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水域和湿地,差、较差等级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建设用地;③研究区生境质量与土地利用结构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的地区,生境质量变化越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InVEST模型 生物多样性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多期点云的隧道断面变形提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锋 郑德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针对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地铁隧道变形的点云数据特征和隧道断面变形信息提取与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断面变形提取方法和处理流程.首先采用RANSAC圆柱检测法提取地铁结构特征部位点云,利... 针对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地铁隧道变形的点云数据特征和隧道断面变形信息提取与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断面变形提取方法和处理流程.首先采用RANSAC圆柱检测法提取地铁结构特征部位点云,利用提取的隧道结构点云进行点云的粗配准.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权重的ICP算法的精配准方法,精配准后的隧道点云通过切片点云降维处理得到二维断面数据,利用断面的k近邻点拟合曲线提取隧道断面变形值,并采用弧线投影的方法对断面变形表达.实验验证表明,提出的基于曲线拟合隧道断面变形分析的方法和过程,能够准确高效地提取到0.7 mm以上的地铁隧道断面变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移动式激光扫描 隧道点云 基于权重的精配准 断面变形提取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特征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地址实体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 王岩松 宣伟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8-53,共6页
地址实体识别是一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基础性任务,而在实际的业务数据中,中文地址实体描述经常出现用字生僻、含义模糊、简称乱用等现象,导致现有的基于规则或者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已经难以有效地解决语义层面的深层次地... 地址实体识别是一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基础性任务,而在实际的业务数据中,中文地址实体描述经常出现用字生僻、含义模糊、简称乱用等现象,导致现有的基于规则或者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已经难以有效地解决语义层面的深层次地址实体识别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特征和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的中文地址实体识别方法(Bi-LSTM-Self-Attention-CRF)。首先,提取语料数据中地址实体的界限特征、词性特征、标签特征以及预先训练好的高维空间的字向量特征作为多维度特征;然后,采用双向的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模型捕获输入的地址实体特征;接着,使用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计算不同特征对地址实体的注意力权重,使用条件随机场(CRF)学习实体标签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最后,使用维特比算法预测实体标签的最优序列。在相同的多维度特征基础上,与Bi-LSTM模型和Bi-LSTM-CRF模型相比,所提方法的识别精确率、召回率、F1值均优于对比算法,分别达到了0.891、0.880、0.88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可以满足实际业务中对地址实体的识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地址实体识别 多维度特征 双向的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破损诱发地面沉降细观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孙志亮 邵敏 +4 位作者 王叶晨梓 刘忠 任伟中 柏巍 李朋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507-518,共12页
为研究砂土在管道破损渗流侵蚀作用下的运移流失过程,探寻产生地面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particle flow code,PFC)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的方法,针对水管直径、破损孔洞尺寸、水管埋置深度、... 为研究砂土在管道破损渗流侵蚀作用下的运移流失过程,探寻产生地面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particle flow code,PFC)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的方法,针对水管直径、破损孔洞尺寸、水管埋置深度、砂土内摩擦角以及地下水深度5个因素,按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开展细观数值模拟。数值试验结果发现,砂土地面沉陷呈V形漏斗分布,沉降槽随着时间增长在横向与竖向拓展。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表明,地下水深度hw对沉降槽深度影响最大且显著,地下水越深,沉降槽深度越小。影响因素排序其次是破损孔洞直径d,随后是砂土内摩擦角φ与水管直径DN。水管埋置深度hs对沉降槽深度影响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管道破损渗漏诱发地面沉陷范围的估算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水管防路面塌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渗漏 地面沉陷 离散元-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