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粳稻“杭43”免耕直播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戈长水 应武 +1 位作者 宋亮 俞祥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17-118,共2页
晚粳稻杭43在杭州市的免耕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适期为6月初至6月中旬,在此时期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适宜播种量在45.00-60.00 kg/hm^2,在此范围内,播种量越低,产量也越高。在浙江杭州播种量宜采用52.5 kg/hm^2,播种期在6月10日... 晚粳稻杭43在杭州市的免耕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适期为6月初至6月中旬,在此时期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适宜播种量在45.00-60.00 kg/hm^2,在此范围内,播种量越低,产量也越高。在浙江杭州播种量宜采用52.5 kg/hm^2,播种期在6月10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43 晚稻 粳稻 免耕直播 播种期 播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俞祥群 杨京奎 +1 位作者 宋亮 葛忠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59-60,共2页
通过对西红花的病害流行因素的分析、病情消长规律的调查及生态和化学防治试验,提出了相应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西红花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弱感光杂交籼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俞祥群 管耀祖 +5 位作者 丁长命 陈文岳 戈长水 宋亮 应武 杨国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协优9308"为对照,对2个弱感光杂交籼稻品种"昌优70"和"赣亚1号"在杭州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千粒重、株高、穗长4个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昌优70... 以"协优9308"为对照,对2个弱感光杂交籼稻品种"昌优70"和"赣亚1号"在杭州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千粒重、株高、穗长4个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昌优70"于4月20日播种和"赣亚1号"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达8730.0 /hm2和8382.5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杂交 籼稻 经济性状 品种 昌优70 赣亚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俞祥群 宋亮 +1 位作者 戈长水 葛忠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0-50,共1页
结合杭州地区生产实际,介绍了单季晚稻免耕直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 单季晚稻 免耕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诱导水稻、葡萄抗病性效果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文斐 忻雅 +4 位作者 裘劼人 应武 马华升 王汉荣 阮松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65-1967,1967,共3页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及其组分BKL1-Ⅰ和BKL1-Ⅱ处理均能够明显降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BKL1防效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相对化学农药(CF)防效而言,免疫诱抗剂BKL1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BKL1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为71.2%。结果表明,免疫诱抗剂BKL1优于其单一组分BKL1-Ⅰ和BKL1-Ⅱ,说明两组分复合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灵1号 稻瘟病 水稻白叶枯病 葡萄霜霉病 抗病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紫甘薯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江 沈升法 +1 位作者 吴列洪 李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654-656,共3页
总结了浙江省紫甘薯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其开发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紫甘薯 发展对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其操作规程
7
作者 俞祥群 葛忠德 +1 位作者 戈长水 宋亮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32-33,共2页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据报道,国外通过应用强化栽培技术可大幅增产,亩产可达800~1000kg。我国自引入SRI以来,已有10余个省的科研、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技术 试验示范 操作规程 单季稻 可持续生产 水稻高产 水稻强化栽培 栽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籼新组合“Ⅱ优023”高产制种技术
8
作者 俞祥群 戈长水 +1 位作者 葛常青 葛忠德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9-30,共2页
"Ⅱ优023"是用"Ⅱ-32A"作母本、"杭恢023"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组合,现介绍"Ⅱ优023"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并结合在杭州市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配套制种技术。
关键词 晚籼稻 Ⅱ优023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种薯小薯化栽培的特征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月清 宋岳杰 +3 位作者 沈升法 吴列洪 石江 李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889-892,共4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小薯化栽培结果表明,能获得较好的小薯生产效果。单株主茎数比常规栽培要多1倍左右,单株薯数比常规栽培多2~4倍。切块栽培的50 g以下小薯数量比例约为86%,用种量繁殖系数约为17,比种薯常规栽培大50%左右。小整薯栽培的小... 马铃薯脱毒种薯小薯化栽培结果表明,能获得较好的小薯生产效果。单株主茎数比常规栽培要多1倍左右,单株薯数比常规栽培多2~4倍。切块栽培的50 g以下小薯数量比例约为86%,用种量繁殖系数约为17,比种薯常规栽培大50%左右。小整薯栽培的小薯生产表现好于切块栽培,早收比正常收获好,早收的50 g以下小薯数量比例达99.2%,仅小薯繁殖系数达19.62,比常规栽培用种量繁殖系数大近1倍。小薯化栽培不仅能在种薯生产上应用,而且也能用于精品迷你薯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小薯化栽培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