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季稻不同施肥方式的减肥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文英 姚荣建 +2 位作者 陈佳麒 沈桂法 金益民 《中国稻米》 2019年第6期86-88,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的减肥和增产效果,本文开展了单季稻施用缓控释肥与传统速效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水稻成熟期较不施肥对照推迟3 d,不同施肥处理间成熟期没有差异;单季稻分蘖主要在栽后23~38 d期间发生,施肥可促进...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的减肥和增产效果,本文开展了单季稻施用缓控释肥与传统速效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水稻成熟期较不施肥对照推迟3 d,不同施肥处理间成熟期没有差异;单季稻分蘖主要在栽后23~38 d期间发生,施肥可促进分蘖发生,常规配方施肥与缓控释肥处理间分蘖发生量差异不大;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的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贡献率分别提高26.1%和34.4%,施肥次数减少1次,减肥19.3%,产量提高1.7%。不同缓控释肥的施用效果以“好乐耕”和“稻坚强”效果较好,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36.10元/667 m^2、138.80元/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控释肥 减肥 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国强 沈立辉 +2 位作者 金储粮 戚利潮 章秀福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40-40,42,共2页
机械化播种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以2012-2014年杂交粳稻机械精量穴直播试验为分析材料,总结出优选适宜品种、时期适量播种、强化管理、及时病虫害防治等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为该技术... 机械化播种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以2012-2014年杂交粳稻机械精量穴直播试验为分析材料,总结出优选适宜品种、时期适量播种、强化管理、及时病虫害防治等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为该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精量穴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后应急速生蔬菜栽培技术
3
作者 何圣米 杨玉星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9期21-22,共2页
夏秋高温季节易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常给蔬菜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害,造成蔬菜市场供应紧张。为了尽快恢复灾后蔬菜生产,确保城镇居民的蔬菜供应,应加紧应急速生蔬菜的种植。经试验灾后种植速生菜:萝卜子叶苗菜、苋菜、蕹菜、油... 夏秋高温季节易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常给蔬菜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害,造成蔬菜市场供应紧张。为了尽快恢复灾后蔬菜生产,确保城镇居民的蔬菜供应,应加紧应急速生蔬菜的种植。经试验灾后种植速生菜:萝卜子叶苗菜、苋菜、蕹菜、油麦菜比小白菜上市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栽培技术 速生蔬菜 灾后 台风 夏秋高温季节 灾害影响 蔬菜生产 市场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大棚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玉星 何圣米 +1 位作者 沈桂法 吴新忠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1期43-45,共3页
菱大棚促成栽培,比露天栽培提早3个月上市,可以大幅度提高菱角的产量和延长菱果的供应期,经济效益显著。从菱的品种选择、季节安排、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留种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菱大棚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推广... 菱大棚促成栽培,比露天栽培提早3个月上市,可以大幅度提高菱角的产量和延长菱果的供应期,经济效益显著。从菱的品种选择、季节安排、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留种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菱大棚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成栽培技术 大棚促成栽培 菱角 露天栽培 经济效益 品种选择 季节安排 培育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莴笋高密度越冬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玉星 何圣米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5期34-35,共2页
杭州余杭区引进挂丝红、金铭1号、大绿洲、种都5号、竹叶青、三青皮等耐低温、市场适销的莴笋品种进行大棚越冬高密度栽培,产品于春节前后上市,667m2产值1.44万~1.8万元。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止先期抽薹和因低温高湿引发的霜霉病和菌... 杭州余杭区引进挂丝红、金铭1号、大绿洲、种都5号、竹叶青、三青皮等耐低温、市场适销的莴笋品种进行大棚越冬高密度栽培,产品于春节前后上市,667m2产值1.44万~1.8万元。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止先期抽薹和因低温高湿引发的霜霉病和菌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栽培 大棚越冬 越冬栽培技术 莴笋 先期抽薹 栽培过程 耐低温 余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