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漂浮锁骨漏诊1例
1
作者 钟晓裕 《中国骨伤》 2025年第3期311-313,共3页
患者,男,47岁,因“高处坠落致左肩、左胸疼痛1 h”于2023年1月5日入院。患者1 h前不慎从2 m高处坠落,左侧肩部及胸部着地,导致左肩、左胸疼痛,活动受限。体格检查:患者左侧胸部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左侧胸锁关节处可... 患者,男,47岁,因“高处坠落致左肩、左胸疼痛1 h”于2023年1月5日入院。患者1 h前不慎从2 m高处坠落,左侧肩部及胸部着地,导致左肩、左胸疼痛,活动受限。体格检查:患者左侧胸部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左侧胸锁关节处可见2 cm×2 cm大小局部隆起畸形,压痛明显;左侧肩锁关节处轻压痛,未见明显畸形,左肩外展上举受限。X线片及CT示左胸锁关节脱位;左第1-5肋骨骨折(图1a-1b)。初步诊断:左胸锁关节脱位(前脱位);左第1-5肋骨骨折。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1月9日,在全麻下行左胸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左胸锁关节前侧横切口10 cm,逐层分离,术中见左侧胸锁关节完全脱位,关节囊完全撕裂,直视下复位胸锁关节后,克氏针临时固定,予1枚右侧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倒置跨关节固定胸锁关节,1枚锚钉线编织重建胸锁韧带及关节囊,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见左胸锁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满意。术后24 h常规予头孢呋辛预防感染,1月10日,复查左肩X线片示左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图1c),考虑因胸锁关节固定后肩锁关节的隐匿性损伤被发现。1月16日,在全麻下行左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肩锁关节前上方切口10 cm,术中探查见肩锁关节囊完全撕裂,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先以骨钻在锁骨及喙突的喙锁韧带止点处打孔,从锁骨向喙突穿入引线,再以引线穿入带线袢钢板置于喙突下方,抽紧线束复位肩锁关节,锁骨上方穿线置入袢钢板打结固定。肩锁韧带及关节囊以不可吸收线编织重建加固,术后24 h常规予头孢呋辛预防感染。1月17日,X线片示胸锁端及肩锁端关节对位良好,内固定稳定(图1d)。1月20日,换药见伤口愈合良好出院。患者于9月13日复查X线片(图1e)示左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内固定稳定在位,双关节未见再次脱位,肩关节屈伸、外展、上举功能恢复良好。2024年1月8日,复查CT(图1f-1g)示左胸锁关节对位良好,少量骨赘,左肩锁关节对位良好。左肩功能恢复良好(图1h-1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双极脱位 漂浮锁骨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坚平 张俊杰 +2 位作者 孔丽萍 田耜奇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俊杰 田耜奇 +2 位作者 张坚平 孔丽萍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均行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分别于伤后8 h内、伤后8 h^7 d内、伤后7~14 d不同时期进行手术并比较手术疗效。结果:71例(76足),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8.5周。手术前后测量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 hler角、G issane角,测量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1)。伤后8 h内手术组(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3/31);伤后8 h^7 d内手术组(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2%(7/17);伤后7~14 d手术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3/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按Kerr术后疗效评价分别是:A组优良率93.5%(29/31),B组优良率64.7%(11/17),C组优良率92.8%(26/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跟骨骨折在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手术,最好在伤后8 h内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若全身情况欠佳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张力性水泡发生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肿胀消退,张力性水泡好转和皱褶试验阴性时手术,以7~14 d内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蒋莹 吴美君 白美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气门芯加脐带夹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出生并接受产后访视的正常新生儿600例按出生顺序分为3组,每组各200例,3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时分别采用气门... 目的探讨气门芯加脐带夹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出生并接受产后访视的正常新生儿600例按出生顺序分为3组,每组各200例,3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时分别采用气门芯套扎断脐法、脐带夹断脐法及气门芯加脐带夹双重结扎断脐法。结果双重结扎组新生儿的脐残端渗血和炎性分泌物的发生率、脱脐时间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均P<0.05)。结论用气门芯加脐带夹双重结扎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残端渗血及炎性分泌物的发生率,明显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芯 脐带夹 双重结扎 脐带脱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红莲 楼爱琴 沈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无合并腹部以外重要脏器、重要部位损伤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 48例行保守治疗,15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剖腹探查5例。痊愈198例... 目的总结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无合并腹部以外重要脏器、重要部位损伤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 48例行保守治疗,15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剖腹探查5例。痊愈198例,死亡4例。结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重腹部情况观察,结合辅助检查,快速做出病情评估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成功救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 救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致双硫仑反应3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争鸣 许国美 张国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14-914,共1页
关键词 头孢哌酮 双硫仑反应 切复内固定术 头孢克洛片 锁骨骨折 静脉滴注 用药期间 皮肤发红 肌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晶 费爽明 朱六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5例椎体(138个)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片高度测量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5例椎体(138个)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片高度测量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侧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的MCP-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晓峰 唐春妍 龚剑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3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MCP-1 肺癌患者 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肺结核患者 血管生成 正常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线拼接缝补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附23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田耜奇 张俊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9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张力带 可吸收线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耜奇 张俊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踝关节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滴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致过敏性休克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争鸣 赵乾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44-1244,共1页
关键词 复方维生素注射液 致过敏性休克 静滴 低分子化合物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D2 维生素K1 正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泵静推硝酸甘油发生锥体外系症状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争鸣 程琳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0期1014-1014,共1页
关键词 锥体外系症状 硝酸甘油 微泵静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英甾体皂苷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淑华 魏仙凤 白美姣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白英甾体皂苷体外对HeLa等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英甾体皂苷体外对小鼠原代腹水型肉瘤S180细胞、小鼠肝癌H22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和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以及正常小鼠脾细胞的抑制... 目的:研究白英甾体皂苷体外对HeLa等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英甾体皂苷体外对小鼠原代腹水型肉瘤S180细胞、小鼠肝癌H22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和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以及正常小鼠脾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白英甾体皂苷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小鼠原代腹水型肉瘤S180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和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作用稍弱。对HeLa细胞的试验表明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对小鼠正常脾细胞的IC50为32.27。结论:白英甾体皂苷体外对HO-8910、人宫颈癌HeLa细胞、小鼠原代腹水型肉瘤S180细胞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英甾体皂苷 抗肿瘤 MTT法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创伤性浮膝
14
作者 李洪斌 张俊杰 +2 位作者 张坚平 田耜奇 盛子建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2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创伤性浮膝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1996年5月-2004年5月应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35例创伤性浮膝,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64岁,平均37.5岁。均采用髓内钉、加压钢板、外固...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创伤性浮膝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1996年5月-2004年5月应用手术内固定辅助中药治疗35例创伤性浮膝,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64岁,平均37.5岁。均采用髓内钉、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松质骨拉力螺钉、骨栓等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内服和熏洗治疗。结果:本组35例,随访1~2.5年,平均1.8年。3例开放性骨折创面经多次换药和皮瓣转移后愈合,无骨髓炎发生,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Karlstrom和Olerud的标准评定优15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57%。结论:创伤性浮膝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大大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膝关节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创伤和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致全身性荨麻疹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争鸣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血清 患者 丘疹 全身性 荨麻疹 肌肉注射 研究所 发现 红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质谱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晓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1期1251-1252,共2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每年死于宫颈癌的妇女超过20万,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每年死于宫颈癌的妇女超过20万,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且年轻化的趋势,是严重威胁广大妇女健康的疾病。蛋白质组学为宫颈癌研究提供了新平台。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从整体上全面、动态的定量分析比较正常及病变标本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质谱 宫颈癌 蛋白质组学技术 女性恶性肿瘤 新发病例 癌发病率 妇女健康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P-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马建忠 傅国胜 +1 位作者 秦光明 唐玉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P 选择素表达及普伐他汀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1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前后血浆P 选择素水平 ,并与 35例血脂正常者对照。结果 高脂蛋白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 观察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P 选择素表达及普伐他汀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1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前后血浆P 选择素水平 ,并与 35例血脂正常者对照。结果 高脂蛋白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P 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普伐他汀治疗后血浆P 选择素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P -选择素表达异常可能参与高脂蛋白血症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普伐他汀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洗胃及解磷定灌胃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
18
作者 唐玉泉 洪本谷 刘秀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关键词 洗胃 治疗 解磷定 灌胃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重度有机磷中毒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肝破裂78例分析
19
作者 张坚平 施仙林 +2 位作者 范跃宇 沈军丽 陈友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7期475-476,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自1986年1月~1998年10月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4例 ,肝清创修补术58例 ,大网膜填塞加修补术11例 ,不规则肝叶切除术5例。结果 72例治愈 ,6例死亡 ,7例出现严重并... 目的 探讨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自1986年1月~1998年10月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4例 ,肝清创修补术58例 ,大网膜填塞加修补术11例 ,不规则肝叶切除术5例。结果 72例治愈 ,6例死亡 ,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肝破裂创面的彻底清创、消灭死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破裂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3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查
20
作者 王争鸣 沈勇 +1 位作者 吴琪嘉 盛坤美 《天津药学》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维生素C注射液、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上述3种药物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匀,在4℃及25℃下观查6 h。结果:阿昔洛韦与核黄...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维生素C注射液、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上述3种药物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匀,在4℃及25℃下观查6 h。结果: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的配伍液外观及pH值均无显著变化,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4℃时出现白色沉淀。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配伍液中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在95%以上。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可以配伍使用,与维生素C不宜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昔洛韦 药物配伍 配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