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爱群 曹金英 +1 位作者 夏友超 张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110,共5页
阐述了杭州市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回顾了余杭区在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源等方面所开展的污染整治工作,指出余杭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存在农户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有的土地经营体制不合理、污染防治资金投... 阐述了杭州市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回顾了余杭区在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源等方面所开展的污染整治工作,指出余杭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存在农户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有的土地经营体制不合理、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监测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根据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重点污染源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三氯生含量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梅瑜 饶桂维 +3 位作者 许丽 鲍丹丹 杜圣军 徐爱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79,83,共5页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进行样品前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杭州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三氯生(TCS)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ASE萃取最佳条件为甲醇作萃取剂,萃取时间2min,萃取次数4次,萃取温度80℃,冲洗体积70%...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进行样品前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杭州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三氯生(TCS)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ASE萃取最佳条件为甲醇作萃取剂,萃取时间2min,萃取次数4次,萃取温度80℃,冲洗体积70%。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5∶5)溶液、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mL,线性范围为5-100μg/mL,方法的回收率为93.89%-105.6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活性污泥中TC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溶剂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三氯生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加入法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世兴 李辉 +1 位作者 张丽莉 潘贤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6期41-43,共3页
介绍了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光谱干扰和非光谱干扰,指出标准加入法和分析校准曲线法是消除和减少某些干扰最简单、快速的校准方法。在标准加入法中,当分析曲线呈线性时,表明分析结果可信,当分析曲线不呈线性,表明方法灵敏度随质量浓度变... 介绍了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光谱干扰和非光谱干扰,指出标准加入法和分析校准曲线法是消除和减少某些干扰最简单、快速的校准方法。在标准加入法中,当分析曲线呈线性时,表明分析结果可信,当分析曲线不呈线性,表明方法灵敏度随质量浓度变化而变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问题。以改变基体的质量浓度和在同一质量浓度的基体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标准两个实验可以验证标准加入法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加入法 原子吸收光度法 光谱干扰 非光谱干扰 分析校准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生化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群燕 钟卫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6-238,共3页
AB法生物处理工艺是当前污水处理最佳新型实用技术。本文通过AB生化法和化学混凝-生物絮凝沉淀脱色预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阐明AB法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 AB生化法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应用 化学混凝-生物絮凝沉淀脱色 曝气池 膨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生产中离子交换废水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白晓慧 陈群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采用电化学法、吹脱法和化学沉淀法对味精废水中离子交换废水的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铸铁屑为主的铁碳法 ,当HRT为 2h时 ,pH可从 1.97升至 4 .88,可大大减少后续中和吹氨所需石灰量 ,Fe-C还原对去除COD、氨氮和提高可生... 采用电化学法、吹脱法和化学沉淀法对味精废水中离子交换废水的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铸铁屑为主的铁碳法 ,当HRT为 2h时 ,pH可从 1.97升至 4 .88,可大大减少后续中和吹氨所需石灰量 ,Fe-C还原对去除COD、氨氮和提高可生化性无明显效果。pH中和至 9.5~ 10 ,鼓气量在 10 0m3 /h左右 ,水温 5 5℃左右 ,经 8h ,可将原水NH3 -N从 12 0 0 0mg/L左右降至 4 0 0 0mg/L左右 ,脱除率 6 5 %以上。磷酸氨镁法去除废水中NH4+ -N ,在n(Mg2 + )∶n(PO43 -)∶n(NH4+ -N) =1∶1∶1(物质的量比 )时 ,随废水 pH升高 ,NH4+ -N去除率逐步增大 ,pH为 10时其去除率达到 5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离子交换废水 预处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涤纶聚酯废水的粉煤灰预处理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群燕 张鸿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以废治废”工艺,利用锅炉水膜除尘器中高温烟气的浓缩及高扰动状态下粉煤灰的吸附与脱色等效应,处理桐乡市恒生改性纤维有限公司高浓度涤纶聚酯废水,结果表明,烟气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废水中乙二醇等主要有机污染物质大... 采用“以废治废”工艺,利用锅炉水膜除尘器中高温烟气的浓缩及高扰动状态下粉煤灰的吸附与脱色等效应,处理桐乡市恒生改性纤维有限公司高浓度涤纶聚酯废水,结果表明,烟气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废水中乙二醇等主要有机污染物质大部分转移至粉煤灰渣中,CODcr综合吸附去除效率可达85.9%,消耗水量1.58t/t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聚酯废水 预处理 粉煤灰 吸附 湿法除尘 废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CODCR 去除率 染料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隆胁迫下小麦根际特殊微生物生理群区系的动态变化
7
作者 方程冉 王巍 +1 位作者 贺永华 沈东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8-381,共4页
采用根箱盆栽法,研究了甲磺隆对我国南方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特殊微生物生理群区系,包括氮素转化生理群区系、硫素转化生理群区系和芳香族分解群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氮菌对甲磺隆不敏感,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受甲磺隆毒害严重,但... 采用根箱盆栽法,研究了甲磺隆对我国南方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特殊微生物生理群区系,包括氮素转化生理群区系、硫素转化生理群区系和芳香族分解群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氮菌对甲磺隆不敏感,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受甲磺隆毒害严重,但小麦根系的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甲磺隆的抑制作用;硫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的生长也受到了甲磺隆的强烈抑制,根际效应亦明显;甲磺隆驯化以及作物根系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芳香族化合物分解菌的生长和繁殖,为利用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受甲磺隆等芳香族化合物污染的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隆 氮素转化菌 硫素转化菌 芳香族分解菌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隆胁迫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响应
8
作者 方程冉 王巍 +1 位作者 贺永华 沈东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519,共5页
采用根箱盆栽法,研究了甲磺隆对我国南方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μg/g甲磺隆浓度胁迫下,普通细菌受到显著抑制(P<0.01),耐受细菌在前30天受影响显著,但随着甲磺隆的降解和根际效应的加强... 采用根箱盆栽法,研究了甲磺隆对我国南方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μg/g甲磺隆浓度胁迫下,普通细菌受到显著抑制(P<0.01),耐受细菌在前30天受影响显著,但随着甲磺隆的降解和根际效应的加强而逐渐减弱;真菌是甲磺隆污染土壤中的活跃菌群,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耐受真菌与对照相比30天后即达到P<0.01的显著水平;放线菌是甲磺隆胁迫下的劣势菌。微生物三大类群对甲磺隆胁迫的响应依次为放线菌>细菌>真菌,真菌的此类特性为寻求甲磺隆高效降解菌及其快速降解机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隆 土壤微生物 菌群结构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BiOI/BiOBr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群 鲍玥 +4 位作者 周旻昀 史宇滨 邹骏华 万先凯 史惠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79,共8页
利用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制备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DRS、I-t响应曲线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以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对最优比例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利用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制备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DRS、I-t响应曲线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以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对最优比例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ESR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探究了RhB的光催化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可成功制备纯度高、结晶性能良好的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BiOI的复合降低了BiOBr光催化剂的电子-空穴的复合,拓宽其可见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活性,其中质量比为8%的BiOI/BiOBr活性最佳,可见光照21min后RhB的脱色率可达100%,是纯BiOBr的1.50倍,且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RhB的过程中,参与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为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 BiOBr 罗丹明B 可见光催化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启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巍 冯华军 +1 位作者 殷俊 方程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研究了基于多段进水工艺原理开发的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2种启动模式(模式一为先调整适当HRT,再根据分段配水比进水,模式二根据分段配水比直接配比,然后逐步调整HRT)下的最优启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在2种模式下,出水SS的质量... 研究了基于多段进水工艺原理开发的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2种启动模式(模式一为先调整适当HRT,再根据分段配水比进水,模式二根据分段配水比直接配比,然后逐步调整HRT)下的最优启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在2种模式下,出水SS的质量浓度和TCOD分别均能低于30 mg.L-1和50 mg.L-1,浊度平均去除率均在80%以上,无显著差异。模式一由单一进水口改成分段进水后,平均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由11.93 mg.L-1上升至19.51 mg.L-1,平均TN去除率由18.43%上升至49.25%;而模式二的氮素污染物去除性能较稳定,平均氨氮和TN去除率分别为66.15%和54.71%。模式一的污泥含量增长速度要快于模式二,但3个曝气区的污泥含量增长并不均衡,不利于整体反应器的启动驯化。总体而言,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建议采用模式二进行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脱氮工艺 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 启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要点探讨
11
作者 吴素芳 张鹏飞 《绿色科技》 2015年第7期245-246,共2页
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规划特点及建设要点,以期为相关园区生态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指标体系 建设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