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在杭州市余杭区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姚荣建 方文英 +1 位作者 沈建国 沈桂法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25-25,30,共2页
嘉丰优2号是杭州市余杭区从杭州利丰种子有限公司引进的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嘉丰优2号在杭州市余杭区的试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适龄移栽、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水稻种... 嘉丰优2号是杭州市余杭区从杭州利丰种子有限公司引进的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嘉丰优2号在杭州市余杭区的试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适龄移栽、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嘉丰优2号 试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浙江杭州 余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余杭区设施青菜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白颂华 倪进庄 +2 位作者 楼玲 朱徐燕 沈建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58-59,61,共3页
在化肥总养分减量50%的条件下,开展了水肥一体化与常规施肥在设施青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水肥一体化的设施青菜较常规施肥增产8.5%、增收8.8%、节省施肥成本3.0%,增效7391元/hm^2;可提高青菜后期叶绿素含量,改善青菜农艺... 在化肥总养分减量50%的条件下,开展了水肥一体化与常规施肥在设施青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水肥一体化的设施青菜较常规施肥增产8.5%、增收8.8%、节省施肥成本3.0%,增效7391元/hm^2;可提高青菜后期叶绿素含量,改善青菜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青菜 水肥一体化 应用效果 浙江杭州 余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湿地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焕潮 沈建国 +2 位作者 王兆德 林渊 张志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9,共10页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底泥NaOH+EDTA-P的积累与TP密切相关,并伴随其积累Olsen-P含量提高.湿地上覆水含TP 0.036~0.944 mg?L-1,普遍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总颗粒态磷(TPP)占TP含量的69.1%±15.0%,溶解态活性磷(DRP)相对较低;水源区湿地水体磷素水平低下.面上调查与典型案例下渚湖湿地研究发现,底泥TP及(或)Olsen-P与对应上覆水TP浓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仅从内源底泥富磷水平及其组分特征分析不能直接预测太湖流域南冀滨岸带湿地上覆水的磷素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湿地 底泥 上覆水 磷素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紫泥田单季晚稻施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桂法 王忠 +3 位作者 孙亚瑾 马伟洪 沈建国 杨燕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28-829,共2页
以秀水13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青紫泥田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 216 kg·hm-2,P2O5 42 kg·hm-2,K2O 45 kg·hm-2的情况下,采用一基三追法,即基肥施氮30%、磷100%,分蘖肥施氮30%、钾50%,促... 以秀水13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青紫泥田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 216 kg·hm-2,P2O5 42 kg·hm-2,K2O 45 kg·hm-2的情况下,采用一基三追法,即基肥施氮30%、磷100%,分蘖肥施氮30%、钾50%,促花肥施氮25%、钾50%,保花肥施氮15%。不但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产量,同时也能兼顾生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紫泥田 晚稻 施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华弟 徐福寿 +2 位作者 吴玉香 钟雪明 汪爱娟 《中国稻米》 2007年第5期58-59,共2页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该病在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上升扩大趋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改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是...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该病在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上升扩大趋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改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笔者分析预测了2007年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趋势,提出了"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综合治理"的防控对策和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可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发病原因 防控对策 综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在机插水稻甬优538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楼玲 金忠明 +2 位作者 朱焕潮 沈建国 姚荣建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84-1586,共3页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总养分减量8%的条件下,以好乐耕33%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简称好乐耕)、辽宁津大40%螯合缓控肥(简称津大)为供试的水稻缓控释肥,对比其在机插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上施用2种缓控释肥均具有较好的增...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总养分减量8%的条件下,以好乐耕33%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简称好乐耕)、辽宁津大40%螯合缓控肥(简称津大)为供试的水稻缓控释肥,对比其在机插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上施用2种缓控释肥均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和减肥效果,主要通过增加每穗实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来达到增产效果。相比而言,施用好乐耕的效果要好于津大,其在总养分等量和减量8%的条件下,较常规施肥运筹分别增产12.4%、3.9%,增效1 066、3 164元·hm -2 ,单位产量养分投入降低11.6%、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机插水稻 肥效试验 肥料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