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临安区冬季PM_(2.5)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解析
1
作者 马勤 许振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为研究杭州市临安区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线监测临安区的PM_(2.5),并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临安区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53.91μg·m^(-3),NO_(3)^(-... 为研究杭州市临安区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线监测临安区的PM_(2.5),并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临安区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53.91μg·m^(-3),NO_(3)^(-)和有机物对PM_(2.5)的贡献较大,分别占31.07%和19.66%。氮氧化率(NOR)、硫氧化率(SOR)和二次有机物(SOC)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区冬季PM_(2.5)的二次转化较明显,对PM_(2.5)有重要贡献。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临安区冬季PM_(2.5)主要有七类来源,分别为二次硝酸盐(52%)、二次硫酸盐(16%)、机动车尾气(14%)、燃煤(6%)、扬尘(5%)、工业排放(5%)和生物质燃烧(2%)。在污染过程中,二次硝酸盐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有所上升,建议当地政府在污染期间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PM_(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成 二次生成 硝酸盐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临安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勤 许振波 +2 位作者 杨冰雪 沈磊 沈叶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0-1155,1175,共7页
为探究杭州市临安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对临安区VOCs组分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VOCs的主要排放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临... 为探究杭州市临安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对临安区VOCs组分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VOCs的主要排放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临安区大气总VOCs(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46.57×10^(-9),TVOCs中占比最高的是含氧有机物(36.72%)。TVOCs呈现出冬季(53.14×10^(-9))>春季(47.46×10^(-9))>夏季(43.83×10^(-9))>秋季(38.16×10^(-9))的季节变化特征。观测期间,VOCs的总OFP为175.42μg/m3,芳香烃和烯烃对OFP有较大的贡献,贡献率分别为42.41%和37.60%。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源和液化天然气/石油气使用源是临安区VOCs的主要来源,而有机溶剂/油气挥发源对VOCs的OFP贡献率最大;控制临安区臭氧污染需要重点关注当地有机溶剂使用、油气挥发、液化天然气/石油气使用和机动车排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季节变化 源解析 关键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