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陈杏林
魏可
+4 位作者
蔡媛媛
祁琴琴
王哲民
陈柳勇
刘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3月该院30例因胃黏膜下肿物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黏膜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环形组(n=15)和纵行组(n=15)...
目的探讨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3月该院30例因胃黏膜下肿物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黏膜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环形组(n=15)和纵行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病理资料、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病灶直径、病灶部位和病变性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环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与环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完全切除率低于环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物安全有效,纵行切口较环形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两种方法均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完全切除率高等特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胃黏膜下肿物
切口
并发症
完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2
作者
刘斌
祁琴琴
+4 位作者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及术后阑尾炎,次要结局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CSP组手术时间较EMR组短,治疗费用较EMR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适用病灶直径较EMR组小,病灶性质为管状腺瘤占比明显多于EMR组;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住院时间、病灶形态和病灶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孔和术后阑尾炎事件,CSP组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但术后可以自愈,无需内镜干预。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CSP组整块切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EMR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局部复发率为2.4%(1/41),EMR组未见局部复发(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和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与EMR比较,CSP更多地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管状腺瘤,具有经济和省时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EMR适用范围更广,但价格和手术时间存在劣势,个别病例需分块切除。临床需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术(CSP)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阑尾口
结肠腺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祁琴琴
王哲民
陈柳勇
刘斌
机构
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3月该院30例因胃黏膜下肿物行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黏膜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环形组(n=15)和纵行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病理资料、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病灶直径、病灶部位和病变性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环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与环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行组完全切除率低于环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物安全有效,纵行切口较环形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两种方法均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完全切除率高等特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胃黏膜下肿物
切口
并发症
完全切除
Keyword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
incision
complications
complete resectio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2
作者
刘斌
祁琴琴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机构
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基金
杭州医学院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项目(No:CX202311)。
文摘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及术后阑尾炎,次要结局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CSP组手术时间较EMR组短,治疗费用较EMR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适用病灶直径较EMR组小,病灶性质为管状腺瘤占比明显多于EMR组;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住院时间、病灶形态和病灶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孔和术后阑尾炎事件,CSP组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但术后可以自愈,无需内镜干预。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CSP组整块切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EMR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局部复发率为2.4%(1/41),EMR组未见局部复发(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和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与EMR比较,CSP更多地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管状腺瘤,具有经济和省时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EMR适用范围更广,但价格和手术时间存在劣势,个别病例需分块切除。临床需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术(CSP)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阑尾口
结肠腺瘤
并发症
Keywords
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the orifice of appendix
colonic adenoma
complication
分类号
R574.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黏膜切口方式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祁琴琴
王哲民
陈柳勇
刘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斌
祁琴琴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