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应永飞
韩东轩
+3 位作者
孟芳
俞遴
沈佳栾
汪开英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0-891,共12页
为探明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基肥施用3种配比的沼液和化肥(100%化肥、80%化肥+25%沼液、100%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全施沼液处...
为探明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基肥施用3种配比的沼液和化肥(100%化肥、80%化肥+25%沼液、100%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全施沼液处理的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稻米品质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佳。施用沼液会导致水稻秸秆中的Cu、Zn、As含量增加,存在重金属累积风险,籽粒中的As含量虽显著(P<0.05)增加,但未超过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限量标准。施用沼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微生物的α多样性,提高了电活性菌的相对丰度。综合来看,在该试验条件下,全施沼液可降低肥料成本,增加种植品质,带来最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沼液
土壤特性
水稻产量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十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基腐病的抗性评价与抗病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清宇
程林润
+3 位作者
李月红
仇智灵
后猛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6-1625,共10页
近年来甘薯基腐病是浙江甘薯生产上发生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高抗基腐病的甘薯栽培品种,并解析抗性相关的生理指标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甘薯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伤口接种法,对60份...
近年来甘薯基腐病是浙江甘薯生产上发生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高抗基腐病的甘薯栽培品种,并解析抗性相关的生理指标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甘薯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伤口接种法,对60份不同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基腐病抗性评价,并分析了抗、感病甘薯品种接种基腐病病原菌后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60份参试甘薯材料中,仅3份表现为高抗甘薯基腐病,分别为徐D1-26、徐D10-139、J7-44。10份表现为抗病、18份表现为感病、29份表现为高感。甘薯对基腐病病原菌的抗性水平与甘薯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水平以及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有关。接种甘薯基腐病病原菌后,高抗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高感品种,接种第120 h,高抗品种POD和SOD活性分别是高感品种的1.81倍和3.75倍,接种后48 h,高抗品种CAT活性是高感品种的2.93倍,而高抗品种MDA含量显著低于高感品种;qRT-PCR分析表明,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的抗病相关基因IbWRKY 1、IbBBX 24和IbNAC 1在高抗品种中均表达上调,接种后168 h,其表达量分别是高感品种的2.72倍、3.15倍和1.9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甘薯基腐病病原菌
抗性评价
抗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6
3
作者
左璐莹
吴继来
+2 位作者
初楚
陈欣渝
陈安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4-959,共6页
为明确水杨酸和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油茶苗施药结合离体叶片接菌的方式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防效验证。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50 mg/L水杨酸与200 mg/L咪鲜胺混用(C2),对油茶炭疽病的相...
为明确水杨酸和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油茶苗施药结合离体叶片接菌的方式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防效验证。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50 mg/L水杨酸与200 mg/L咪鲜胺混用(C2),对油茶炭疽病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200 mg/L咪鲜胺单独处理(P2)(P<0.05);第2次施药后10 d,混用处理C2组的增效系数达1.42,表现为增效作用;第2次药后20 d,C2处理组防治效果仍可达57.26%,而P2组仅为27.49%,表明混用可使持效期延长。田间小区试验中,C2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组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样显著高于P2咪鲜胺单独处理组(P<0.05),第2次药后28 d,C2组防效达到72.86%,P2组防效仅为46.54%。研究表明,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可提高咪鲜胺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延长其持效期,减少咪鲜胺的施药次数和使用量,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咪鲜胺
混用
增效
油茶炭疽病
离体叶片接种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瓠瓜栽培品种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群
仇智灵
+2 位作者
孙超
高其康
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1170-1172,1196,共4页
通过喷雾接种法对50份瓠瓜栽培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明确不同瓠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差异,为田间推广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在供试的50份瓠瓜品种中,秀丽蒲瓜、济公葫芦等21份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表现为中抗...
通过喷雾接种法对50份瓠瓜栽培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明确不同瓠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差异,为田间推广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在供试的50份瓠瓜品种中,秀丽蒲瓜、济公葫芦等21份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表现为中抗,绿川、青春等24份品种表现为中感,南秀公主、早生短棒瓠瓜等5份品种表现为感病,没有发现高抗和免疫的瓠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细菌性果斑病
喷雾接种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豆杉枝枯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乔雨晴
李媛
+3 位作者
罗国安
徐燕婷
汪天娜
苏秀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枝枯病是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其病原并筛选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曼地亚红豆杉枝条发病部位进行了组织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结合r DNA-ITS,β-tubulin,tef1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病原鉴定;...
枝枯病是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其病原并筛选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曼地亚红豆杉枝条发病部位进行了组织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结合r DNA-ITS,β-tubulin,tef1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病原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代表性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枝枯病的病原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菌丝的EC50分别为0.065,0.548 mg/L,抑制效果较好且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红豆杉枝枯病的科学诊断与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枯病
曼地亚红豆杉
病原鉴定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被引量:
10
6
作者
王璐瑶
仇智灵
+2 位作者
姚海峰
张莉丽
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300-304,321,共6页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旦提狄克氏菌
四霉素
农用链霉素
抑菌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海英
蒋仲龙
+4 位作者
彭健健
王晓晓
仇智灵
张勇
王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掌握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并经不同经营年限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可为林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浙江省仙居县经营历史为3、9、14、21 a的杨梅人工林和马尾松林人工林(...
【目的】掌握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并经不同经营年限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可为林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浙江省仙居县经营历史为3、9、14、21 a的杨梅人工林和马尾松林人工林(CK)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采用重铬酸钾-硫酸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TOC)含量、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图测定土壤碳化学组分、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微生物量碳(MBC)、水浸提法测定水溶性有机碳(WSOC)、Biolog Eco检测法测定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比较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结果】马尾松林改造为杨梅纯林并分别经人工经营3、9、14、21 a,土壤TOC、MBC、WSOC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稳定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经营3 a的杨梅林土壤TOC、MBC、WSOC、MBC/TOC和WSOC/TOC显著提高了26.9%、115.5%、103.6%、66.7%和59.7%(P<0.05),土壤芳香碳、酚基碳、羰基碳和芳香度显著下降了16.5%、24.8%、21.2%和20.0%(P<0.05),而N-烷氧碳、脂族碳/芳香碳则显著增加了41.0%和41.3%(P<0.05);21年生杨梅林土壤MBC、WSOC、MBC/TOC、WSOC/TOC显著提高了34.5%、24.4%、51.7%和40.3%(P<0.05),而TOC下降了11.6%。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3年生最大,9年生最小(P<0.05);3年生杨梅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样性(Shannon指数)最大,而均匀度指数则最小(P<0.05)。【结论】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初期,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升高,土壤碳库稳定性显著下降,而后随着杨梅人工林经营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质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杨梅人工林
经营历史
浙江省仙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继来
潘伟华
+4 位作者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叶立前
胡国良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采用林业施药试验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的30%苯甲·丙环唑乳油、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9种不同农药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和新病斑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凿破病斑和不凿破病斑对喷药...
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采用林业施药试验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的30%苯甲·丙环唑乳油、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9种不同农药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和新病斑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凿破病斑和不凿破病斑对喷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药剂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及新病斑发生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凿破病斑处理能显著提高药剂防治效果,2016年,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后病斑复发率分别降低了57.52%和61.14%,新病斑发生率分别降低了36.19%和34.75%;2017年,处理后均无病斑复发和新病斑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干腐病
药剂防治
凿破病斑
茶藨子葡萄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
14
9
作者
姚海峰
仇智灵
+2 位作者
阮弋飞
顾建强
祝小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75-777,779,共4页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赶蛾受天气和虫情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灯诱监测诱集能力较弱,其峰期不如田间赶蛾和性诱剂监测明显。性诱剂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其监测峰形明显、峰值较高、峰次较多,能够较好地反映临安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在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诱剂
监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发病及产量表现初探
被引量:
3
10
作者
顾建强
张小华
+2 位作者
仇智灵
姚海峰
祝小祥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41-43,46,共4页
为研究了解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表现及发病与产量的影响关系,2017—2018年在浙江临安发病区对甘薯脱毒苗、农户自繁苗进行了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情况监测比较试验和甘薯茎腐病发病严重度对产量影响的测定。初步结果表明,甘薯...
为研究了解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表现及发病与产量的影响关系,2017—2018年在浙江临安发病区对甘薯脱毒苗、农户自繁苗进行了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情况监测比较试验和甘薯茎腐病发病严重度对产量影响的测定。初步结果表明,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率脱毒苗明显低于农户自繁苗,平均单株产量脱毒苗高于自繁苗;甘薯茎腐病发病率(x)与甘薯脱毒苗产量(y)呈线性负相关,其相关性模型为y=-0.028 9x+3.30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苗
甘薯茎腐病
发病等级
病情指数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治山核桃花蕾蛆药剂筛选试验
11
作者
潘伟华
吴继来
+3 位作者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胡国良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6期13-15,共3页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防治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 sp.,选择了5种低毒高效农药,采用在雌花期和雄花期喷花,以及在雄花期地面施药和喷雄花2种方法,研究对山核桃花蕾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氯氰·噻虫嗪微囊悬浮剂...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防治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 sp.,选择了5种低毒高效农药,采用在雌花期和雄花期喷花,以及在雄花期地面施药和喷雄花2种方法,研究对山核桃花蕾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氯氰·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和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花早期喷花结合地面施药,可有效防治花蕾蛆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花蕾蛆
低毒高效农药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芦竹复盾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研究
12
作者
吴继来
周水根
+2 位作者
罗国安
汪天娜
胡景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6期5-7,共3页
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浙江临安对芦竹复盾蚧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月—11月上旬是初孵若虫活跃期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注射2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分别为95.4%和95.6%;使用800倍的...
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浙江临安对芦竹复盾蚧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月—11月上旬是初孵若虫活跃期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注射2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分别为95.4%和95.6%;使用800倍的2.5%功夫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液,对竹冠喷雾防治的防效分别90%和91.6%。竹腔注射法和喷雾法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雷竹上芦竹复盾蚧数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芦竹复盾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应永飞
韩东轩
孟芳
俞遴
沈佳栾
汪开英
机构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杭州市
临安
区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杭州市
临安
区
农业农村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0-891,共12页
基金
2024年度“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4C02004)。
文摘
为探明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基肥施用3种配比的沼液和化肥(100%化肥、80%化肥+25%沼液、100%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全施沼液处理的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稻米品质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佳。施用沼液会导致水稻秸秆中的Cu、Zn、As含量增加,存在重金属累积风险,籽粒中的As含量虽显著(P<0.05)增加,但未超过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限量标准。施用沼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微生物的α多样性,提高了电活性菌的相对丰度。综合来看,在该试验条件下,全施沼液可降低肥料成本,增加种植品质,带来最优收益。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沼液
土壤特性
水稻产量
食品安全
Keywords
reduced chemical fertilizer usage
biogas slurry
soil characteristics
rice yield
food safety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十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基腐病的抗性评价与抗病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清宇
程林润
李月红
仇智灵
后猛
楼兵干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金华市
植物
保护站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江苏徐淮地
区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6-1625,共10页
文摘
近年来甘薯基腐病是浙江甘薯生产上发生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高抗基腐病的甘薯栽培品种,并解析抗性相关的生理指标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甘薯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伤口接种法,对60份不同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基腐病抗性评价,并分析了抗、感病甘薯品种接种基腐病病原菌后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60份参试甘薯材料中,仅3份表现为高抗甘薯基腐病,分别为徐D1-26、徐D10-139、J7-44。10份表现为抗病、18份表现为感病、29份表现为高感。甘薯对基腐病病原菌的抗性水平与甘薯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水平以及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有关。接种甘薯基腐病病原菌后,高抗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高感品种,接种第120 h,高抗品种POD和SOD活性分别是高感品种的1.81倍和3.75倍,接种后48 h,高抗品种CAT活性是高感品种的2.93倍,而高抗品种MDA含量显著低于高感品种;qRT-PCR分析表明,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的抗病相关基因IbWRKY 1、IbBBX 24和IbNAC 1在高抗品种中均表达上调,接种后168 h,其表达量分别是高感品种的2.72倍、3.15倍和1.91倍。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甘薯基腐病病原菌
抗性评价
抗性指标
Keywords
sweet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
Phomopsis destruens
resistance evaluation
resistance index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6
3
作者
左璐莹
吴继来
初楚
陈欣渝
陈安良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省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4-95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C02024).
文摘
为明确水杨酸和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油茶苗施药结合离体叶片接菌的方式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防效验证。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50 mg/L水杨酸与200 mg/L咪鲜胺混用(C2),对油茶炭疽病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200 mg/L咪鲜胺单独处理(P2)(P<0.05);第2次施药后10 d,混用处理C2组的增效系数达1.42,表现为增效作用;第2次药后20 d,C2处理组防治效果仍可达57.26%,而P2组仅为27.49%,表明混用可使持效期延长。田间小区试验中,C2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组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样显著高于P2咪鲜胺单独处理组(P<0.05),第2次药后28 d,C2组防效达到72.86%,P2组防效仅为46.54%。研究表明,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可提高咪鲜胺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延长其持效期,减少咪鲜胺的施药次数和使用量,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水杨酸
咪鲜胺
混用
增效
油茶炭疽病
离体叶片接种
防治效果
Keywords
salicylic acid
prochloraz
mixture
synergism
anthracnose of Camellia oleifera
detached leaf inoculation
control efficacy
分类号
TQ450.21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瓠瓜栽培品种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群
仇智灵
孙超
高其康
楼兵干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浙江大学农生环测试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1170-1172,1196,共4页
基金
瓜类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20180416A04)。
文摘
通过喷雾接种法对50份瓠瓜栽培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明确不同瓠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差异,为田间推广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在供试的50份瓠瓜品种中,秀丽蒲瓜、济公葫芦等21份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表现为中抗,绿川、青春等24份品种表现为中感,南秀公主、早生短棒瓠瓜等5份品种表现为感病,没有发现高抗和免疫的瓠瓜品种。
关键词
瓠瓜
细菌性果斑病
喷雾接种
抗病性鉴定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豆杉枝枯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乔雨晴
李媛
罗国安
徐燕婷
汪天娜
苏秀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余姚市林业服务中心
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人民政府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林业专用绿色农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2019C02024)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临19-2)
临安区“812”人才“揭榜挂帅”领衔重点项目。
文摘
枝枯病是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其病原并筛选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曼地亚红豆杉枝条发病部位进行了组织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结合r DNA-ITS,β-tubulin,tef1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病原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代表性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枝枯病的病原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菌丝的EC50分别为0.065,0.548 mg/L,抑制效果较好且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红豆杉枝枯病的科学诊断与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枝枯病
曼地亚红豆杉
病原鉴定
毒力测定
Keywords
branch blight
Taxusmedia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toxicity test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被引量:
10
6
作者
王璐瑶
仇智灵
姚海峰
张莉丽
楼兵干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杭州市
临安
区
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市
植保土肥总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300-304,321,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厅"三农六方"项目(CTZB-F160728AWZ-SNY1-3)
杭州市农业科研主动设计项目(20172015A09)
文摘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达旦提狄克氏菌
四霉素
农用链霉素
抑菌圈法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海英
蒋仲龙
彭健健
王晓晓
仇智灵
张勇
王增
机构
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台州市万丰林业有限公司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146,共8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C03121)
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LAB2021006)。
文摘
【目的】掌握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并经不同经营年限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可为林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浙江省仙居县经营历史为3、9、14、21 a的杨梅人工林和马尾松林人工林(CK)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采用重铬酸钾-硫酸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TOC)含量、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图测定土壤碳化学组分、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微生物量碳(MBC)、水浸提法测定水溶性有机碳(WSOC)、Biolog Eco检测法测定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比较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结果】马尾松林改造为杨梅纯林并分别经人工经营3、9、14、21 a,土壤TOC、MBC、WSOC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稳定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经营3 a的杨梅林土壤TOC、MBC、WSOC、MBC/TOC和WSOC/TOC显著提高了26.9%、115.5%、103.6%、66.7%和59.7%(P<0.05),土壤芳香碳、酚基碳、羰基碳和芳香度显著下降了16.5%、24.8%、21.2%和20.0%(P<0.05),而N-烷氧碳、脂族碳/芳香碳则显著增加了41.0%和41.3%(P<0.05);21年生杨梅林土壤MBC、WSOC、MBC/TOC、WSOC/TOC显著提高了34.5%、24.4%、51.7%和40.3%(P<0.05),而TOC下降了11.6%。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3年生最大,9年生最小(P<0.05);3年生杨梅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样性(Shannon指数)最大,而均匀度指数则最小(P<0.05)。【结论】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初期,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升高,土壤碳库稳定性显著下降,而后随着杨梅人工林经营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质量趋于稳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杨梅人工林
经营历史
浙江省仙居县
Keywords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Myrica rubra plantation
management history
Xianju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继来
潘伟华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叶立前
胡国良
机构
浙江省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省
杭州市
临安
区
湍口镇林业站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基金
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面目"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临科字2016-60)
文摘
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采用林业施药试验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的30%苯甲·丙环唑乳油、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9种不同农药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和新病斑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凿破病斑和不凿破病斑对喷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药剂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及新病斑发生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凿破病斑处理能显著提高药剂防治效果,2016年,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后病斑复发率分别降低了57.52%和61.14%,新病斑发生率分别降低了36.19%和34.75%;2017年,处理后均无病斑复发和新病斑产生。
关键词
山核桃干腐病
药剂防治
凿破病斑
茶藨子葡萄腔菌
Keywords
Chinese hickory stem canker
Pesticide control
Canker smashing treatment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763.1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
14
9
作者
姚海峰
仇智灵
阮弋飞
顾建强
祝小祥
机构
杭州市
临安
区
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75-777,779,共4页
文摘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赶蛾受天气和虫情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灯诱监测诱集能力较弱,其峰期不如田间赶蛾和性诱剂监测明显。性诱剂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其监测峰形明显、峰值较高、峰次较多,能够较好地反映临安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在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诱剂
监测预报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发病及产量表现初探
被引量:
3
10
作者
顾建强
张小华
仇智灵
姚海峰
祝小祥
机构
杭州市
临安
区
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41-43,46,共4页
基金
杭州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20172015A09)
文摘
为研究了解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表现及发病与产量的影响关系,2017—2018年在浙江临安发病区对甘薯脱毒苗、农户自繁苗进行了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情况监测比较试验和甘薯茎腐病发病严重度对产量影响的测定。初步结果表明,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率脱毒苗明显低于农户自繁苗,平均单株产量脱毒苗高于自繁苗;甘薯茎腐病发病率(x)与甘薯脱毒苗产量(y)呈线性负相关,其相关性模型为y=-0.028 9x+3.306 8。
关键词
脱毒苗
甘薯茎腐病
发病等级
病情指数
产量表现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治山核桃花蕾蛆药剂筛选试验
11
作者
潘伟华
吴继来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胡国良
机构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6期13-15,共3页
基金
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临科字2016-60)
文摘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防治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 sp.,选择了5种低毒高效农药,采用在雌花期和雄花期喷花,以及在雄花期地面施药和喷雄花2种方法,研究对山核桃花蕾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氯氰·噻虫嗪微囊悬浮剂和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花早期喷花结合地面施药,可有效防治花蕾蛆的危害。
关键词
山核桃花蕾蛆
低毒高效农药
害虫防治
Keywords
Contarinia sp.
high-efficiency and low-toxicity pesticide
pest control
分类号
S763.4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芦竹复盾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研究
12
作者
吴继来
周水根
罗国安
汪天娜
胡景青
机构
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
杭州
绿鼎笋业专业合作社
余姚市林业服务中心
杭州
临安
排水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6期5-7,共3页
基金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临19-2)。
文摘
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浙江临安对芦竹复盾蚧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月—11月上旬是初孵若虫活跃期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注射2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分别为95.4%和95.6%;使用800倍的2.5%功夫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液,对竹冠喷雾防治的防效分别90%和91.6%。竹腔注射法和喷雾法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雷竹上芦竹复盾蚧数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
雷竹
芦竹复盾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试验
Keywords
phyllostachys praecox
duplachionaspis stanotophri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st
分类号
S644.2 [农业科学—蔬菜学]
Q969.368.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应永飞
韩东轩
孟芳
俞遴
沈佳栾
汪开英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十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基腐病的抗性评价与抗病相关指标分析
韩清宇
程林润
李月红
仇智灵
后猛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杨酸与咪鲜胺混用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左璐莹
吴继来
初楚
陈欣渝
陈安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瓠瓜栽培品种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
罗群
仇智灵
孙超
高其康
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豆杉枝枯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乔雨晴
李媛
罗国安
徐燕婷
汪天娜
苏秀
《中国森林病虫》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王璐瑶
仇智灵
姚海峰
张莉丽
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尾松林转变为杨梅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刘海英
蒋仲龙
彭健健
王晓晓
仇智灵
张勇
王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吴继来
潘伟华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叶立前
胡国良
《江苏林业科技》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姚海峰
仇智灵
阮弋飞
顾建强
祝小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发病及产量表现初探
顾建强
张小华
仇智灵
姚海峰
祝小祥
《南方农业》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防治山核桃花蕾蛆药剂筛选试验
潘伟华
吴继来
王方
胡景青
楼君芳
胡国良
《中国森林病虫》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芦竹复盾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研究
吴继来
周水根
罗国安
汪天娜
胡景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