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分娩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丽蓉 徐萌艳 蔡锋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1日至7月30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1日至7月30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研究组在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30分钟,未见胎头拨露时改为高半卧位体位用力。比较不同分娩体位对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会阴损伤情况、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比较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宫口开全至胎头拨露时长、宫口开全至胎头着冠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会阴切开率和会阴Ⅱ级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体验感及分娩控制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分钟Agpar评分与5分钟Agpar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高半卧位体位的应用可以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损伤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有较正向的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可以增加分娩控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体位 分娩 第二产程 分娩控制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二维超声对输卵管积水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子宁 王灵燕 +2 位作者 张竹君 何佳英 马晓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将经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30例输卵管积水与18例卵巢冠囊肿、1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经阴道超声二维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输卵管积水、卵巢冠囊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各...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将经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30例输卵管积水与18例卵巢冠囊肿、1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经阴道超声二维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输卵管积水、卵巢冠囊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各具独特的超声表现。结论:经阴道二维超声有助于输卵管积水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二维超声 输卵管积水 鉴别诊断 二维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与熊去氧胆酸联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T辅助细胞因子Th1/Th2平衡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胥银宇 顾江红 张信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338-2340,共3页
目的:探讨茵陈与熊去氧胆酸(UDCA)片联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T辅助细胞因子Th1/Th2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50只孕大鼠中任选40只诱发建立ICP模型,且随机分成4组。茵陈组10只孕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连... 目的:探讨茵陈与熊去氧胆酸(UDCA)片联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T辅助细胞因子Th1/Th2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50只孕大鼠中任选40只诱发建立ICP模型,且随机分成4组。茵陈组10只孕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连服10天;UDCA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喂UDCA片,15mg.kg-1.d-1,连服10天;联合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同时加用UDCA片灌胃,15mg.kg-1.d-1,连服10天;诱发后未治疗10只孕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10只孕大鼠为正常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50只孕鼠妊娠第15天(治疗前)和第21天血清中IL-2、IFN-γ、IL-4水平。记录各组孕大鼠妊娠天数及仔鼠存活率。结果:(1)ICP孕鼠(对照组)IL-2、IFN-γ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IL-4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2)茵陈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UDCA组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且联合组IFN-γ水平较茵陈组、UDCA组低(P<0.05),各药物组的IL-2、IL-4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孕鼠妊娠天数、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P<0.05)。治疗后各药物组妊娠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仔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但茵陈组与UDCA组仍较联合组和正常组低(P<0.05),而联合组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ICP孕鼠T辅助细胞功能发生了变化,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导致Th1/Th2失衡。茵陈与UDCA联用对ICP孕鼠Th1/Th2平衡状态向Th2细胞因子转化及仔鼠存活率提高作用较单一使用茵陈、UDCA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熊去氧胆酸(UDCA)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Thl细胞因子 TH2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毒清脐敷防治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钱竹珍 叶君儿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将剖宫产娩出的 12 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6 0例断脐后脐部用胎毒清脐敷包扎 ,对照组 6 0例断脐后予暴露脐部 ,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浓度 >2 0 5 μmol/L例数分别为 6例和 2 2例 ,黄... 将剖宫产娩出的 12 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6 0例断脐后脐部用胎毒清脐敷包扎 ,对照组 6 0例断脐后予暴露脐部 ,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浓度 >2 0 5 μmol/L例数分别为 6例和 2 2例 ,黄疸消退至正常时间分别为 (1.5± 0 .5 1)d、(2 .4± 0 .81)d ,两组比较 ,均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胎毒清脐敷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及加快黄疸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胎毒清脐敷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