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随访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海滨 杨欧欧 +3 位作者 胡祖健 苏昆仑 何俊玲 罗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手术肿瘤学安全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5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NSM)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IBR)。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前2年随访...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手术肿瘤学安全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5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NSM)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IBR)。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前2年随访1次/3个月,2年后随访1次/0.5~1年,随访时间36~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2例(3.9%)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乳头乳晕部位复发病例。3例(5.9%)发生完全或部分乳头坏死,1例(2%)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cm×2cm)假体暴露经换药3个月后再次手术取出假体,12例(23.5%)切口延期愈合经换药1~2个月切口愈合,7例(13.7%)皮下及假体周围积液,2例(3.9%)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好转。未发生包囊挛缩和假体破裂,乳腺外观主观评价优良率达86.3%。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在肿瘤学上是安全的,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增加局部复发风险,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 即刻假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重建在早期乳腺癌应用中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欧欧 罗华 +2 位作者 何俊玲 胡祖健 徐海滨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原则应用于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的早期乳腺癌,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在实施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时,将肿瘤重建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术前设计根据乳房美学原则兼顾肿瘤安全性,选择...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原则应用于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的早期乳腺癌,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在实施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时,将肿瘤重建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术前设计根据乳房美学原则兼顾肿瘤安全性,选择合适假体。术中充分分离使假体放置到位,细节操作精确有效,术中需即时评估美学效果。结果67例腺癌患者应用此方法行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外观评价:优53例,良11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这95.5%。结论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重建时,从美学的角度和细节控制可实现最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房重建 假体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不同归经引经药抗乳腺癌肺转移疗效研究
3
作者 刘玲琳 徐海滨 +3 位作者 胡祖健 何俊玲 杨慧芬 刘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不同归经引经药(桔梗、川牛膝)对小鼠4T1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中原位瘤、肺转移灶的疗效差异。方法建立Balb/c小鼠4T1乳腺癌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桔梗组、川牛膝组、卡培他滨+桔梗组、卡培他滨+川牛膝组、卡培他...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不同归经引经药(桔梗、川牛膝)对小鼠4T1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中原位瘤、肺转移灶的疗效差异。方法建立Balb/c小鼠4T1乳腺癌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桔梗组、川牛膝组、卡培他滨+桔梗组、卡培他滨+川牛膝组、卡培他滨组(西医阳性药对照)和空白对照组。绘制各组给药期间原位瘤体积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比较各组瘤重、瘤重抑制率及肺转移情况。结果各药物组在给药中后期对4T1小鼠原位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药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卡培他滨、卡培他滨+桔梗、卡培他滨+川牛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单药卡培他滨组比较,卡培他滨+桔梗组抑瘤作用更强(P〈0.05)。在瘤重和瘤重抑制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仅卡培他滨+桔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肺转移方面,卡培他滨+川牛膝组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余组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卡培他滨组与卡培他滨+桔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后者抗肺转移作用更佳。结论与单药卡培他滨比较,卡培他滨联合桔梗可进一步抑制4T1荷瘤小鼠原位瘤及肺转移灶的发生发展,而卡培他滨联合川牛膝在原位瘤抑制方面弱于单药卡培他滨,在肺转移方面则观察到有促进作用,提示卡培他滨配伍不同归经引经药(桔梗、川牛膝)在乳腺癌特异性肺转移中存在疗效的差异性和靶器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转移 引经药 桔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欧欧 罗华 +1 位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Ⅰ期假体植入12例...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Ⅰ期假体植入12例,Ⅱ期假体植入2例,不植入假体18例。结果随访1年,满意2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100%。14例隆乳患者外形对称,美学效果良好。结论根据影像检查指导清除方式,尽量包括包囊完整清除凝胶;乳房修复应在整形美学角度分析形态、软组织厚度、凝胶破坏的程度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乳房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