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视角下初中学校学习样态进阶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祝钱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结构孤立、教学形式僵化、学习整体割裂”等问题,架构了更具“真实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社会性学习框架,并从“指向育人价值彰显的学习空间营造”“指向社会关系卷入的学习圈层构建”“指向认知发展...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结构孤立、教学形式僵化、学习整体割裂”等问题,架构了更具“真实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社会性学习框架,并从“指向育人价值彰显的学习空间营造”“指向社会关系卷入的学习圈层构建”“指向认知发展进阶的多样学习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校本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性学习 学习样态 学习进阶 议题式 项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理论”的初中化学解题教学实践——以实验探究题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祝钱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2,共4页
介绍“变异理论”运用的“分离”“类合”“对比”“融合”四种思维策略,提出“明确辨析的内容→确定变和不变的属性→选择四种思维策略”作为学习的一般路径,进而实现学生对于目标属性的学习。阐释运用该理论的三点认识:教师专业素养... 介绍“变异理论”运用的“分离”“类合”“对比”“融合”四种思维策略,提出“明确辨析的内容→确定变和不变的属性→选择四种思维策略”作为学习的一般路径,进而实现学生对于目标属性的学习。阐释运用该理论的三点认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创设“变”的学习空间是学生认知的原点、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是该理论价值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理论 初中化学 解题教学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四层次”视角下的深度学习与思维发展——以九年级“酸的通性”教学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祝钱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8,92,共4页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四层次——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及观念性知识的分类,以理清化学知识间的层次关系.以“酸的通性”教学为例,通过“呈现事实性知识→建构概念性知识→外显方法性知识→内化观念性知识”的教学主线,理顺化...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四层次——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及观念性知识的分类,以理清化学知识间的层次关系.以“酸的通性”教学为例,通过“呈现事实性知识→建构概念性知识→外显方法性知识→内化观念性知识”的教学主线,理顺化学知识的教学脉络.提出“联系知识——让认知建构自然发生,基于知识——让思维能力进阶跃升,内化知识——让化学观念深入人心”的策略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四层次 深度学习 思维发展 酸的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变式和迁移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祝钱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介绍基于概念外延和内涵的静态"概念性变式"、概念形成过程的动态"过程性变式"以及概念多角度表达的"多维性变式"等不同的变式策略。应用这... 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介绍基于概念外延和内涵的静态"概念性变式"、概念形成过程的动态"过程性变式"以及概念多角度表达的"多维性变式"等不同的变式策略。应用这些变式和迁移策略,有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本质的理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概念教学 变式和迁移策略 教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教学实施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峥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7期47-50,共4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代所要求的课程理念,它催生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初中历史课程而言,应注重从坚持价值导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注道德养成三个方面实现课程的...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代所要求的课程理念,它催生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初中历史课程而言,应注重从坚持价值导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注道德养成三个方面实现课程的思政功能,相应地采取学科与学科、科技与人文、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思维、知识与自我五维融合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初中历史 课程标准 学科育人 融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元建模的初中科学建模能力的测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祝钱 黄初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3,29,共6页
传统科学建模能力的评测通常指向元建模和建模实践能力测评两个向度,但这也导致了“分而评之”困局的出现。而融合了元建模的科学建模能力测评,给上述困局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基于课标的评测框架确立,基于质性分析的评测指标建构... 传统科学建模能力的评测通常指向元建模和建模实践能力测评两个向度,但这也导致了“分而评之”困局的出现。而融合了元建模的科学建模能力测评,给上述困局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基于课标的评测框架确立,基于质性分析的评测指标建构,基于评分者一致性、内容水平效度的检验等环节,建构了初中科学建模能力评测工具。最后,围绕“直观-真实情境化教学、元建模教学的设计、建模评价标准的学习”等三方面进行了反思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测评 科学建模 元认知 元建模 建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科学模型认识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祝钱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8,共6页
对成熟问卷进行优化调整,依据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其结构的科学性。然后通过优化调整后的问卷,从模型多维表征、模型实物等同、模型功能价值以及模型可改变性等四个维度展开调查。最后针对上述发现,提出“作好元建模教学的设计... 对成熟问卷进行优化调整,依据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其结构的科学性。然后通过优化调整后的问卷,从模型多维表征、模型实物等同、模型功能价值以及模型可改变性等四个维度展开调查。最后针对上述发现,提出“作好元建模教学的设计和实践”“将元建模知识融于日常的科学教学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建构中来”三大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模型 模型认识 科学建模 元建模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意义化教学的三重意蕴及教学要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峥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9期52-56,共5页
意义化学习源于但又高于奥苏贝尔、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意义化学习包含走近历史、走进历史、走出历史三重意蕴,其对应的是理解知识、理解自我、知识与自我相融的三重教育境界。以历史统编教材“北宋的政治”教学为例,阐述历史... 意义化学习源于但又高于奥苏贝尔、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意义化学习包含走近历史、走进历史、走出历史三重意蕴,其对应的是理解知识、理解自我、知识与自我相融的三重教育境界。以历史统编教材“北宋的政治”教学为例,阐述历史意义化教学的操作要义,即概念的聚合统整、知识的迁移运用、思维的深度发展、人性的激荡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意义化教学 核心概念 知识迁移 深度学习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