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复杂基质保健食品中7种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琴 余家胜 +3 位作者 李瑞 沈珊珊 杨佳雯 赵志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取约1 g混匀后的保健食品样品,加入约50℃温水5 mL和磷酸盐缓冲液(pH 7.0)5 mL,混匀后加入0.3 g脂肪酶、0.5 g木瓜蛋白酶,加盖涡旋2~3 min,于37℃振荡120 min。加入10 mL无水乙醇和1 g碳酸钾,混匀后加入10 mL正己烷和10 mL水,涡旋或振... 取约1 g混匀后的保健食品样品,加入约50℃温水5 mL和磷酸盐缓冲液(pH 7.0)5 mL,混匀后加入0.3 g脂肪酶、0.5 g木瓜蛋白酶,加盖涡旋2~3 min,于37℃振荡120 min。加入10 mL无水乙醇和1 g碳酸钾,混匀后加入10 mL正己烷和10 mL水,涡旋或振荡提取10 min,离心5 min。收集上层相,在下层相中加入10 mL正己烷,重复上述提取和离心操作一次。合并上层相,于40℃旋蒸至近干,残液用氮气吹干,用甲醇溶解残渣并稀释至5 mL,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7种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上用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甲醇溶液和0.1%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DL-α-维生素E乙酸酯的质量浓度均在50~1000μg·L^(-1)内,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质量浓度均在10~200μg·L^(-1)内与各自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6~7.56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4%~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4.9%;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检出量和标签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维生素 复杂基质保健食品 酶解法 正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酒精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海霞 徐莹 +3 位作者 潘美辰 唐天培 赵建云 葛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5组。连续30 d口服灌胃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无水... 目的: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5组。连续30 d口服灌胃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无水乙醇造模后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性,并测定组织中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水平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抗氧化相关基因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_(2)related factor2,Nrf2)、丝氨酸蛋白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给药组的胃粘膜出血等损伤情况较模型组(P<0.05)均有所缓解,高剂量给药组的效果更明显。此外,模型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增加,NO和PGE_(2)含量明显下降(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和Nrf2表达受到明显抑制,GSK-3β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西咪替丁组和高剂量给药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NO、PGE_(2)含量显著上升(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Nrf2得到显著恢复(P<0.05),GSK-3β被抑制(P<0.05)。结论:组方对乙醇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推测与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姜黄素 胃粘膜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喹啉醌二钠盐加工环境的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徐天姿 范恩宇 +4 位作者 陆海霞 李小佳 范秋领 邓颖颖 潘美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研究吡咯喹啉醌二钠盐(PQQ·Na2)在2种常见饮料剂型(固体饮料、近水饮品)中的稳定性。以PQQ·Na2含量为核心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压力、pH值、杀菌强度)、加速试验、光照试验和长期试验系统性地考察PQQ·Na2在饮料开发... 为研究吡咯喹啉醌二钠盐(PQQ·Na2)在2种常见饮料剂型(固体饮料、近水饮品)中的稳定性。以PQQ·Na2含量为核心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压力、pH值、杀菌强度)、加速试验、光照试验和长期试验系统性地考察PQQ·Na2在饮料开发、生产、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QQ·Na2在固体饮料中受压片压力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加速试验中,最大衰减率为17.93%;长期试验中,平均衰减率为9.32%。PQQ·Na2在近水饮品中具有光敏性,光照4周衰减率高达92.29%;长期试验中,平均衰减率为21.50%。此外,pH值对近水饮品中PQQ·Na2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pH<4.0时,饮品色泽变化显著。3种杀菌条件(90℃/30 min,121℃/15 min,130℃/15 s)对PQQ·Na2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研究为PQQ·Na2在饮料剂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喹啉醌二钠盐 加工环境 稳定性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和可溶性大豆多糖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薛玉清 李文强 +4 位作者 胡佳麒 阮叶萍 欧凯 李言郡 冯玉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64,共3页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果胶复配可溶性大豆多糖在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以Turbiscan和Lumisizer稳定性扫描结果、粒径分布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结合产品离心沉淀率来确定果胶复配可溶性大豆多糖和酪蛋白最适作用浓度、最适作用pH值...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果胶复配可溶性大豆多糖在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以Turbiscan和Lumisizer稳定性扫描结果、粒径分布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结合产品离心沉淀率来确定果胶复配可溶性大豆多糖和酪蛋白最适作用浓度、最适作用pH值和调酸前后均质工艺、复配胶体添加顺序对产品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品离心沉淀率的主次关系为柠檬酸钠>pH>果胶>SSPS,各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果胶2.5 g/L,SSPS 5 g/L,pH值为4.2,柠檬酸钠3.8 g/L。在SSPS先跟还原奶调酸后均质,再与果胶混合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可溶性大多多糖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谷氨酸脱羧酶酶学特性及γ-氨基丁酸富集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舒成亮 王春茹 +4 位作者 郭晓风 单胜艳 薛玉清 欧凯 李言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1-194,219,共5页
对生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所含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 H、热稳定性和冷冻稳定性等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其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探索了反应时间、南瓜品种、... 对生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所含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 H、热稳定性和冷冻稳定性等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其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探索了反应时间、南瓜品种、缓冲体系、南瓜及味精添加量、料水比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GAD最适反应温度为30~35℃,最适p H为5.8。南瓜GAD对热比较敏感,50℃保温30 min,酶活力损失20%,70℃以上保温30 min可导致酶活力完全丧失。冷冻对GAD影响较小,但长期冷冻仍会导致酶活力损失,冷冻8周酶活力损失36%。GABA最适富集条件为:以p H5.8,0.2 mol/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反应溶液,南瓜与缓冲液比例为1∶3,南瓜添加量25%,味精添加量1.5%,30℃反应18 h,反应液中GABA浓度可达7633.2 mg/L,转化率为93.3%,单位质量南瓜GABA富集量为30.5 mg/g,与未富集时相比提高了1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谷氨酸脱羧酶 酶学特性 Γ-氨基丁酸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