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方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施雪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68-73,共6页
政治体制外政党从中央到地方和基层的各级党的组织结构称为“体制外结构”,而进入政治体制内,适应特定政治体制的规则而形成的党的组织结构称为“体制内结构”。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法定的和习惯的)是政党在政治体制中... 政治体制外政党从中央到地方和基层的各级党的组织结构称为“体制外结构”,而进入政治体制内,适应特定政治体制的规则而形成的党的组织结构称为“体制内结构”。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法定的和习惯的)是政党在政治体制中正常运作的必要纽带。西方各国政治体制内和政治体制外的组织结构在人事、政策等方面的权力和责任是不同的,因而,各国体制内外结构的相互关系差别甚大。研究这些差别及其原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现代西方政党的运作规律和现代西方政党政治的现状、走向及其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党 体制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政治犯罪的结构与趋向
2
作者 施雪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30-31,共2页
跨世纪政治犯罪的结构与趋向施雪华(杭州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博士)如果不重视政治犯罪的话,经济发展很可能会中断或倒退,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政治犯罪来自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来自统治集团;... 跨世纪政治犯罪的结构与趋向施雪华(杭州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博士)如果不重视政治犯罪的话,经济发展很可能会中断或倒退,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政治犯罪来自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来自统治集团;另一部分来自社会。来自国际社会的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犯罪 市民社会 跨世纪 信息传播 规则化 经济发展 中国市民社会 社会健康发展 利益集团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
3
作者 张贵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张贵洪国际经济政治学,又称国际政治经济学,或世界经济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学①,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随后得到迅速扩展的一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强调把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揉合起来,对世界政治经...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张贵洪国际经济政治学,又称国际政治经济学,或世界经济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学①,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随后得到迅速扩展的一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强调把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揉合起来,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由于它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学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合作 政治和经济 现实主义 世界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 权力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在当代大学生中
4
作者 俞惠敏 《探索(浙江)》 1988年第5期71-75,共5页
随着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和对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增加,当代西方哲学流派、思潮纷纷传入我国,这一切引起了现代大学生的关注,许多同学相继购买、借阅当代西方哲学的书籍,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成了大学生交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究竟大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和对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增加,当代西方哲学流派、思潮纷纷传入我国,这一切引起了现代大学生的关注,许多同学相继购买、借阅当代西方哲学的书籍,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成了大学生交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究竟大学生对西方哲学的接触程度如何,当代西方哲学在大学生中有那些影响,大学生关注西方哲学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关系如何?为此,我们于今年1月在杭州7所高等院校(杭州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现代西方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 高等院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文化交流 西方社会思潮 杭州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弗洛伊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理论上明确三个问题
5
作者 边鹏飞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28-28,共1页
第一,要正确认识国家机构中人和制度的关系。各级“官吏”的人选固然重要,但改革和完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更为重要。因为制度的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不能忽视制度的改革,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清官”的选拔... 第一,要正确认识国家机构中人和制度的关系。各级“官吏”的人选固然重要,但改革和完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更为重要。因为制度的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不能忽视制度的改革,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清官”的选拔上。 二,要破除对“国家的迷信”。1891年,恩格斯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盛行的“国家的迷信”,指出“国家最多也不过是无产阶级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中胜利以后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还必须为消除这个“祸害”进行长期的努力。恩格斯的这个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明 三个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 德国社会民主党 局性 无产阶级 革命胜利 恩格斯 阶级统治 国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宁波府市镇的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乐承耀 徐兆文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34-39,49,共7页
明清时期宁波府市镇的发展乐承耀,徐兆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研究,曾一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近几年来,对浙江杭嘉湖地区市镇,已作比较深人的研究。然而,研究明清浙东市镇的论著,至今还不多。本文试图对明清宁波府的市镇兴起和... 明清时期宁波府市镇的发展乐承耀,徐兆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研究,曾一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近几年来,对浙江杭嘉湖地区市镇,已作比较深人的研究。然而,研究明清浙东市镇的论著,至今还不多。本文试图对明清宁波府的市镇兴起和发展情况,作初步探索。一、宁波市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宁波港 《元丰九域志》 慈溪 水产品 市镇发展 江南市镇 宁波商人 宁波市 嘉靖年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与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郎友兴 王小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59-63,17,共6页
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与途径郎友兴,王小章随着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恢复与重建,社会心理学工作者逐渐地认识到要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发挥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必须认真地审视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本文... 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与途径郎友兴,王小章随着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恢复与重建,社会心理学工作者逐渐地认识到要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发挥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必须认真地审视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本文主要就“本土化运动”与中国化、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中国化 西方社会心理学 “中国化” 角色冲突 中国大陆 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 心理与行为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夏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郭夏娟(杭州大学政治系)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约翰·密尔,因以新的姿态重倡功利主义原则而在西方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顺应时代需要,修正传统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主义道德标...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郭夏娟(杭州大学政治系)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约翰·密尔,因以新的姿态重倡功利主义原则而在西方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顺应时代需要,修正传统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重作解释。从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道德 道德标准 密尔 道德价值 感性欲望 逻辑起点 最终目的 义务论 效果论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应当概念在价值论中的地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华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15,共4页
论应当概念在价值论中的地位陈华兴杭州大学政治系从主体─—客体关系出发建构价值论,笔者认为有两个概念是关键性的;(1)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①。需要是人的现实本性,是人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对客体的依赖关系,“是... 论应当概念在价值论中的地位陈华兴杭州大学政治系从主体─—客体关系出发建构价值论,笔者认为有两个概念是关键性的;(1)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①。需要是人的现实本性,是人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对客体的依赖关系,“是人对物,而且是一切主体对客体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论 “应当” 评价主体 价值关系 价值评价 人的需要 人的活动 自觉能动性 价值事实 共同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夏娟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0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道德标准 道德建设 道德价值 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规范体系 双重标准 道德观念 道德意识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社会学:研究取向、对象和学科性质
11
作者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81-85,共5页
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取向 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可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的学科。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某种特定的价值参考系,作为立论之尺度展开论述。正是由于有多种的对象观与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宗教这一社会现象,宗教... 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取向 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可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的学科。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某种特定的价值参考系,作为立论之尺度展开论述。正是由于有多种的对象观与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宗教这一社会现象,宗教社会学才发展到当今这样的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学 宗教行为 是宗教 研究取向 韦伯 学科性质 宗教学 社会学学科 生存境况 迪尔凯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十年”史研究的新开拓——推荐《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
12
作者 许法根 徐之顺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2期67-68,共2页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历史(简称“前十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情况异常复杂,疑难问题很多。这个时期党内外矛盾比较尖锐;党的路线和政策正确的方面与错误的方面交织在一起;国际斗争和国内斗争交叉进行,相互影响,党中央领导...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历史(简称“前十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情况异常复杂,疑难问题很多。这个时期党内外矛盾比较尖锐;党的路线和政策正确的方面与错误的方面交织在一起;国际斗争和国内斗争交叉进行,相互影响,党中央领导人之间的意见时而一致,时而分岐;左倾错误不断出现,屡屡重犯;党的历史经验极为丰富,教训也相当深刻。因此,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新开拓 《史稿》 中苏大论战 庐山会议 左倾错误 政策正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内外矛盾 党的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毛泽东的领导科学思想
13
作者 许法根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5期6-10,共5页
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现代领导行为过程。领导工作经验及领导活动得失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对领导科学的论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思想材料,... 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现代领导行为过程。领导工作经验及领导活动得失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对领导科学的论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思想材料,而且奠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的理论基础。总结毛泽东的领导科学思想,对于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领导观念现代化,提高领导工作效能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领导者 领导科学 科学思想 领导活动 领导干部 领导工作效能 行为过程 领导艺术 工作经验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30年代胡适文化观的矛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林书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8-70,共3页
在30年代中西文化大论战中,胡适曾公开声言:“我是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的。”长期以来,他被目为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大概与此有关。揆之30年代胡适的思想实际,这种看法欠妥。笔者认为,30年代的胡适文化观存在着一个方法与... 在30年代中西文化大论战中,胡适曾公开声言:“我是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的。”长期以来,他被目为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大概与此有关。揆之30年代胡适的思想实际,这种看法欠妥。笔者认为,30年代的胡适文化观存在着一个方法与结果的矛盾:从文化改造的方法、手段上说,他的确是全盘西化论者;而从文化改造的结果上说,却又是道地的中西文化交融论者。两者既矛盾又统一。本文拟就此观点予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观 胡适 全盘西化论 文化改造 中西文化大论战 陈序经 中国本位文化 新文化 文化变革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主同盟与中间道路评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伟青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关于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和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问题,目前在史学界尚有争论。有些同志认为民盟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并对中间道路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实际上,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问题,应该... 关于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和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问题,目前在史学界尚有争论。有些同志认为民盟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并对中间道路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实际上,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问题,应该让事实来说话。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历史作用,并从民盟追求中间道路到放弃中间道路,不断进步的历程中,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认识。一、民盟与中间道路一九四一年春,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以后,不但对中国共产党实行军事进攻和政治压迫,对其它各党派也加紧实行“消灭异己”的政策。这时,中国人民救国会、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及一些民主人士为谋共同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党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 乡村建设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青年党 战略相持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的主客体转换及其转换方式
16
作者 吕志宇 施雪华 《领导科学》 1988年第10期7-9,共3页
长期以来,领导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似乎已成定论。人们普遍认为,领导的主体是领导者,客体是领导者所认识的对象,包括被领导者和介入领导过程的客观事物。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他们认为,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主动和被动、主要和... 长期以来,领导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似乎已成定论。人们普遍认为,领导的主体是领导者,客体是领导者所认识的对象,包括被领导者和介入领导过程的客观事物。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他们认为,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主动和被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本文拟对领导的主客体关系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世界上任何矛盾着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只能存在于相对稳定的时空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即时空发生了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有可能互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的主要方面 转换方式 一管之见 主客体关系 领导过程 社会角色 领导艺术 领导活动 转换原理 领导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北伐战争史》
17
作者 杨林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2-62,共1页
与过去同类专著相比,我觉得最近出版的曾宪林、曾成贵、江峡合著的《北伐战争史》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运用翔实史料,成功地揭示了北伐战争发展的历史特点。这是该书最显著的特色。该书可贵之处就在于掌握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 与过去同类专著相比,我觉得最近出版的曾宪林、曾成贵、江峡合著的《北伐战争史》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运用翔实史料,成功地揭示了北伐战争发展的历史特点。这是该书最显著的特色。该书可贵之处就在于掌握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作者化费了很多心血,查阅了当年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如《蒋总统秘录》、《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北伐阵中日记》、《武昌被围日记》、《李宗仁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中日记 武昌 优点 北伐战争 战争史 历史特点 心血 蒋介石 回忆录 李宗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主动性
18
作者 郁建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44-47,共4页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依据。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一度盛行的“精英政治”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冲淡甚至否定了上述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依据。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一度盛行的“精英政治”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冲淡甚至否定了上述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政治 广大人民群众 主动性 精英人物 创造历史 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人 生存需要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人形象与历史画卷──评朱顺佐、金普森的《胡愈之传》
19
作者 王学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巨人形象与历史画卷──评朱顺佐、金普森的《胡愈之传》王学启朱顺佐研究员和金普森教授合著的《胡愈之传》于1992年5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既为这本传记填补了国内对胡愈之系统研究的空白而欣慰,也为它令人信眼地向读者展... 巨人形象与历史画卷──评朱顺佐、金普森的《胡愈之传》王学启朱顺佐研究员和金普森教授合著的《胡愈之传》于1992年5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既为这本传记填补了国内对胡愈之系统研究的空白而欣慰,也为它令人信眼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位中国文化巨人光辉的一生而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愈之 历史画卷 “四·一二”政变 文化巨人 道德品质教育 五四运动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近代中国社会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
20
作者 边鹏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5-6,共2页
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边鹏飞(杭州大学政治系教授)一、改革的速度、力度、时机与社会稳定。改革不仅是体制转换,而且是利益洛局的调整,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改革必须注意绝大多数人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改革措施扭曲变... 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边鹏飞(杭州大学政治系教授)一、改革的速度、力度、时机与社会稳定。改革不仅是体制转换,而且是利益洛局的调整,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改革必须注意绝大多数人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改革措施扭曲变形。改革触及干家万户最核心最敏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 改革措施 全面通货膨胀 负效应 权力经济 扭曲变形 发展速度 防范措施 三个问题 经济秩序混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