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西方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 |
施雪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3
|
|
2
|
跨世纪政治犯罪的结构与趋向 |
施雪华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7 |
0 |
|
3
|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 |
张贵洪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4
|
现代西方哲学在当代大学生中 |
俞惠敏
|
《探索(浙江)》
|
1988 |
0 |
|
5
|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理论上明确三个问题 |
边鹏飞
|
《探索(浙江)》
|
1986 |
0 |
|
6
|
明清时期宁波府市镇的发展 |
乐承耀
徐兆文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4 |
4
|
|
7
|
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与途径 |
郎友兴
王小章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3
|
|
8
|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 |
郭夏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9
|
论应当概念在价值论中的地位 |
陈华兴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0
|
论主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 |
郭夏娟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8 |
1
|
|
11
|
宗教社会学:研究取向、对象和学科性质 |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12
|
“前十年”史研究的新开拓——推荐《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 |
许法根
徐之顺
|
《探索(浙江)》
CSSCI
|
1989 |
0 |
|
13
|
简论毛泽东的领导科学思想 |
许法根
|
《浙江学刊》
CSSCI
|
1989 |
0 |
|
14
|
试析30年代胡适文化观的矛盾 |
杨林书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5
|
中国民主同盟与中间道路评析 |
金伟青
|
《浙江学刊》
|
1987 |
1
|
|
16
|
领导的主客体转换及其转换方式 |
吕志宇
施雪华
|
《领导科学》
|
1988 |
0 |
|
17
|
评《北伐战争史》 |
杨林书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8
|
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主动性 |
郁建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
19
|
巨人形象与历史画卷──评朱顺佐、金普森的《胡愈之传》 |
王学启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20
|
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 |
边鹏飞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