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历史文学艺术想象与审美形式的规范
- 1
-
-
作者
吴秀明
-
机构
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代室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8-93,29,共7页
-
文摘
一 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 本文所说的历史文学想象,按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之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过程。”由于想象致力于“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所以它比之于联想更具创造性,在整个历史文学创作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向来作为作家进行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和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至今我们见到的历史文学作品,包括自诩为“无一字无来历”的冯梦龙和蔡东藩的《东周列国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在内,可以说没有一部是没有想象参与的。
-
关键词
历史文学
再造想象
审美形式
艺术想象
作家
创造想象
作品
创造性想象
题材
红娘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