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演变视角下耕地撂荒问题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灵辉 罗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从纵向历史维度将我国耕地撂荒分为转型期、发展期、分化期三个演变阶段,并对各阶段的耕地撂荒的压力因素、状态特征和响应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从三个演变阶段分析中,总结提炼出历史维度下的耕... 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从纵向历史维度将我国耕地撂荒分为转型期、发展期、分化期三个演变阶段,并对各阶段的耕地撂荒的压力因素、状态特征和响应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从三个演变阶段分析中,总结提炼出历史维度下的耕地撂荒的演变逻辑特征。研究发现:第一,耕地撂荒压力系统从生存到发展、从单向到互动进行复杂系统演变;第二,耕地撂荒状态系统向“空间异质性”和“类型一致性”演变;第三,耕地撂荒响应系统仍处于“多元而不协同”的状态。因此,耕地撂荒治理需要在发展型政策供给、耕地撂荒治理监测、撂荒耕地的分类利用、利益补偿和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撂荒 撂荒治理 PSR模型 历史演变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刘灵辉 王天一 +1 位作者 王瑾涵 尹婧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9,共11页
研究目的:识别二轮延包时农户对二轮延包方式的差异化选择意愿,探析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二轮延包方式在理论上有三种可能:直接顺延、小调整、大调整;(2)相比于选择直... 研究目的:识别二轮延包时农户对二轮延包方式的差异化选择意愿,探析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二轮延包方式在理论上有三种可能:直接顺延、小调整、大调整;(2)相比于选择直接顺延的二轮延包方式,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数量对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自然资本中的农地质量对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产生负向影响;(3)异质性检验发现人力资本仅对湖北地区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自然资本仅对湖北地区农户的大调整的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二轮延包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在二轮延包时,应直接顺延与适度小调整结合,在稳定地权的同时回应农户土地调整需求;加强新时代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筑农户的社会安全网;因地制宜制定多样化二轮延包方案,保障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二轮延包方式 选择意愿 生计资本 多元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社区选择、主观认知和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共1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使流动人口从生存认知转移到身份认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推动流动人口建立城市身份认同的进程中,其居住问题不容忽视。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使流动人口从生存认知转移到身份认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推动流动人口建立城市身份认同的进程中,其居住问题不容忽视。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据,在运用PSM和工具变量法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的前提下,分析了居住社区选择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在正规社区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居住在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为参照组,发现居住在商品房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和单位房社区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显著高于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而老城区旧房社区和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居住社区选择并非完全直接作用于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而是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地位认知和受尊重感知,进而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应鼓励流动人口居住在正规社区,加快非正规社区的改造;多方位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地位认知和受尊重感知;同时还应保障流动人口的合理购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社区选择 主观认知 城市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 中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亡户”的认定及其承包地规范化处置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灵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9,共9页
集体经济组织以农户为单位开展土地发包工作,农户的持续存在是其享有土地承包权、分得承包地的前提,而农户消亡意味着其承包资格的丧失,并可能导致承包地被收回的法律后果。然而,在现实中,“消亡户”的认定缺乏法律政策依据,依据村规民... 集体经济组织以农户为单位开展土地发包工作,农户的持续存在是其享有土地承包权、分得承包地的前提,而农户消亡意味着其承包资格的丧失,并可能导致承包地被收回的法律后果。然而,在现实中,“消亡户”的认定缺乏法律政策依据,依据村规民约、传统习俗等方式认定“消亡户”的传统操作方式,使得“消亡户”的认定及其承包地的处置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因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消亡户”的认定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以第二轮土地发包时的原始人口及其衍生人口全部死亡为认定标准。同时,在有子女和配偶等直系亲属尚未死亡的状态下,应慎重认定“纯女户”、分户后的原生农户、五保户、进城农户等特殊类型农户为“消亡户”。最后,应区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形,加强对“消亡户”承包地的规范化处置与管理,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延包 消亡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家庭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的结构特征与演变历程——基于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灵辉 程丹 柯子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80,共17页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基于1978—2023年中央颁布的301份政策文本,结合大数据技术,使用政策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法探究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的结构特征与演变历程...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基于1978—2023年中央颁布的301份政策文本,结合大数据技术,使用政策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法探究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的结构特征与演变历程。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经历了“共富思路形成”“共富体制改革”“共富发展转型”和“共富目标落地”四个阶段,总体上形成了规划明确、路径清晰的完整政策体系,但还存在部门合作松散、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失衡、对精神文明建设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中央政府加强部门协作,打造上下互动的共同富裕政策运行模式,同时,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政策工具供给,优化政策工具结构,以完善共同富裕政策体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落地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政策量化分析 政策文本 政策结构 政策主题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来自中国县域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王天一 刘灵辉 +1 位作者 罗意 吕浩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7-1906,共10页
【目的】揭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构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模型,利用2020年957个县域截面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化分析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 【目的】揭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构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模型,利用2020年957个县域截面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化分析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影响因素。【结果】(1)数字乡村战略的顺利推广是内部决定模型、外部决定模型及官员行动模型共同协作的结果。(2)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受内部决定模型中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民收入、初高中学生数,外部决定模型中邻近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均值、全国先进县域学习机会及官员行动模型中的官员任期、文化程度的显著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存在显著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内部决定模型中,东部地区农村收入,中、西部地区初高中学生数,西部地区GDP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深度具有显著影响;外部决定模型中,东、中、西部邻近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均值、全国先进县域学习机会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均具有显著影响;官员行动模型中,东部地区官员年龄、官员任期,中部地区官员上期工作来源地区,西部地区官员文化程度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深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应投资农村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之间合作交流,优化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及制定区域差异化数字乡村推广政策,促进数字乡村战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战略 数字乡村指数 内部决定模型 外部决定模型 官员行动模型 基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生命表与中国死亡模式差异分析
7
作者 李成 刘悦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5,共13页
研究基于中国1982—2020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Coale-Demeny、United Nations和中国区域三套模型生命表死亡模式和中国死亡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生命表死亡模式与中国死亡模式的差异受模型生命表的选择、性... 研究基于中国1982—2020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Coale-Demeny、United Nations和中国区域三套模型生命表死亡模式和中国死亡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生命表死亡模式与中国死亡模式的差异受模型生命表的选择、性别和死亡水平的影响,但同一套模型生命表中各类模式与实际模式的偏差存在相似性。Coale-Demeny东区和西区模式、United Nations一般模式较为符合高死亡水平下的中国男性死亡模式;Coale-Demeny西区模式符合低死亡水平下的中国女性死亡模式;中国区域西南和华中-华东模式最为适合体现所有死亡水平下男女死亡模式。Coale-Demeny和United Nations模型生命表死亡率的降低模式和中国模式的差异较为接近,但中国区域模型生命表各类的下降模式与实际模式的差异存在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模式 模型生命表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环境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15年数据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悦 米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32,109,共11页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应用Logit模型和边际效应,分析居住环境对老人跌倒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老年人的住房有问题时,其跌倒风险、跌倒就医风险、在家跌倒的风险均显著上升,其中地面过滑、门槛绊脚/地面不...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应用Logit模型和边际效应,分析居住环境对老人跌倒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老年人的住房有问题时,其跌倒风险、跌倒就医风险、在家跌倒的风险均显著上升,其中地面过滑、门槛绊脚/地面不平和没有扶手等三种情况最为显著;在有室内厕所的情况下,即使厕所存在问题,跌倒风险也会降低;房屋年代久,房屋类型为平房,社区道路照明良好均会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建议通过对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环境、建筑和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环境 跌倒风险 老年人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财富资本与声望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1,共11页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内部的社会阶层不断动态调整,社会分层现象愈发凸显。(2)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财富资本而非声望资本正向影响土地流转行为,且财富资本的影响远高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研究结论:农户社会阶层尤其是财富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行为 社会阶层 社会经济地位 财富资本 声望资本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口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有序流动”论坛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接栋正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流动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城市融入问题,不仅关乎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之成败,也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流动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城市融入问题,不仅关乎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之成败,也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有序流动”论坛于2016年11月6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位学者发表演讲,近30位学者出席论坛并参与讨论。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围绕“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有序流动”主题展开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战略 常住人口 观点综述 有序 论坛 健康 城市工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