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识别联合数值模拟技术的锅炉智能吹灰技术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王启业 王丰吉 +1 位作者 林达 孙海峰 《工业锅炉》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探索基于图像识别联合数值模拟技术的锅炉智能吹灰技术,通过实时分析锅炉内视觉数据,动态调整吹灰策略,以实现更高效、节能且安全的锅炉运行。提出并详细讨论了智能吹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炉内可视、积灰结渣图像识别、数值模拟技术... 探索基于图像识别联合数值模拟技术的锅炉智能吹灰技术,通过实时分析锅炉内视觉数据,动态调整吹灰策略,以实现更高效、节能且安全的锅炉运行。提出并详细讨论了智能吹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炉内可视、积灰结渣图像识别、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算法研究、智能吹灰策略制定等。实践表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吹灰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为锅炉运行提供了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吹灰 图像识别 数值模拟 热平衡 锅炉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场动态调平和智能测控技术的脱硝优化改造研究
2
作者 李志 李凯 宁玉琴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2期119-121,134,共4页
针对某燃煤电厂SCR脱硝喷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场智能动态调平和脱硝参数智能测控技术的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建立SCR脱硝系统的流场动态分析数字模型,实现了对脱硝系统烟气流量、浓度、温度和压力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然... 针对某燃煤电厂SCR脱硝喷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场智能动态调平和脱硝参数智能测控技术的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建立SCR脱硝系统的流场动态分析数字模型,实现了对脱硝系统烟气流量、浓度、温度和压力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然后通过对脱硝参数的智能测控,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技术对脱硝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预测和优化,有效提升了系统的脱硝效率;最后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对SCR脱硝系统的精确喷氨控制,防止空预器堵塞,提高脱硝效率,降低氨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智能动态调平 脱硝参数智能测控 精准喷氨 空预器堵塞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塑料换热器技术的应用进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清 孙少鹏 +4 位作者 田鑫 王光培 宁玉琴 蒋文 王晓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5,共3页
氟塑料换热器技术相比于金属换热器具有耐腐蚀、传热系数大、重量轻,可适用于强腐蚀、强酸、强碱的运行环境等优势,其在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并将在石油化工、火电厂、垃圾焚烧电站、生物质发电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氟塑料换热器 耐腐蚀 烟气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燃煤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改造技术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斌帅 宁玉琴 +3 位作者 蒋文 曹荣 却燕平 许青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3,79,共6页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改造的原则,提出了分别采用钢材和氟塑料的两级换热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该项目改造后可降低煤耗2.5 g/(kW·h)...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改造的原则,提出了分别采用钢材和氟塑料的两级换热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该项目改造后可降低煤耗2.5 g/(kW·h),同时改善了电除尘效率和湿法脱硫水耗指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深度利用 氟塑料 低低温省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在糖厂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光培 胡清 《节能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了推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在糖厂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一种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联合的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加热糖厂糖汁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并对该技术在某130 t/h糖厂锅炉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为了推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在糖厂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一种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联合的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加热糖厂糖汁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并对该技术在某130 t/h糖厂锅炉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换热效率高、经济性好、安全可靠、控制灵活;系统投运后,锅炉排烟温度由135℃降低至82℃,每个榨季节约蔗渣5 731吨,实现收益2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余热利用 糖厂 优化设计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气余热回收某600MW机组FGD水平衡问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青云 蒋文 朱文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8期125-126,129,共3页
文章对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FGD)的水系统进行分析,找出了FGD系统主要水耗因素-塔内蒸发。针对国内某电厂600MW机组,提出了几种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方式降低其FGD系统入口烟气温度的方案,分析对比了不同烟气余热回收方案下FG... 文章对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FGD)的水系统进行分析,找出了FGD系统主要水耗因素-塔内蒸发。针对国内某电厂600MW机组,提出了几种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方式降低其FGD系统入口烟气温度的方案,分析对比了不同烟气余热回收方案下FGD水平衡情况。数据表明,通过烟气余热回收降低脱硫系统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可以显著降低FGD装置的总耗水量,但同时带来FGD系统水量不平衡的问题。针对FGD水平衡的优化措施进一步被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余热回收 烟气温度 水耗 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宏伟 李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9期78-79,共2页
汽轮机的运行经济性关系到全厂的运行经济性,在汽轮机运行时进行有效的节能降耗改造,必然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对节能降耗运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从提高电厂汽轮机的真空度、控制汽轮机给水的温度、加强汽轮机的运行管... 汽轮机的运行经济性关系到全厂的运行经济性,在汽轮机运行时进行有效的节能降耗改造,必然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对节能降耗运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从提高电厂汽轮机的真空度、控制汽轮机给水的温度、加强汽轮机的运行管理、维持汽轮机凝汽器最佳真空等方面就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汽轮机 运行管理 节能降耗 给水温度 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600MW机组冷端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文 胡清 +1 位作者 宁玉琴 朱文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4,6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冷端系统改造技术,并对该技术在国内某600MW机组投入运行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冷端系统改造技术可大幅降低凝汽器运行压力,相比于改造前,凝汽器运行压力降低0.99kPa;该冷端系统改造技术投入运行后,机组年平均... 介绍了一种冷端系统改造技术,并对该技术在国内某600MW机组投入运行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冷端系统改造技术可大幅降低凝汽器运行压力,相比于改造前,凝汽器运行压力降低0.99kPa;该冷端系统改造技术投入运行后,机组年平均标煤耗降低2.48g/(kW·h),按机组年运行5500h、标煤单价600元/t计算,节能效益为515.6万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端系统 凝汽器压力 标煤耗 节能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资电厂低温省煤器泄漏及积灰情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清 蒋文 +1 位作者 杨鹏 孙少鹏 《能源与节能》 2016年第9期143-144,162,共3页
从烟气余热回收的必要性出发,以卓资电厂的低温省煤器为例,介绍了低温省煤器的系统概况,并对低温省煤器出现的泄漏及积灰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低温省煤器的设计及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烟气余热回收 低温省煤器 泄漏 积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志中 姜肇中 +5 位作者 江建平 陈琦 刘现伟 蒋文 张杨 郭栋 《能源工程》 2023年第2期65-68,86,共5页
过去几年,火电厂广泛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实现NOx的超低排放目标,但运行后期催化剂磨损和堵塞加剧,脱硝出口NOx浓度偏差变大,氨逃逸排放增加,喷氨控制不精准等问题逐渐暴露。从入口流场均匀性差、出口NOx取样点代表性不足... 过去几年,火电厂广泛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实现NOx的超低排放目标,但运行后期催化剂磨损和堵塞加剧,脱硝出口NOx浓度偏差变大,氨逃逸排放增加,喷氨控制不精准等问题逐渐暴露。从入口流场均匀性差、出口NOx取样点代表性不足和脱硝控制系统反应滞后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流场优化改造、采用全截面多点取样系统和脱硝控制系统优化。通过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火电厂SCR脱硝装置的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参考,并用于指导下一步的脱硝技术改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超低排放 SCR脱硝装置 流场优化 多点取样 控制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智能移动相变蓄热供热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玉琴 孙少鹏 +2 位作者 田鑫 王光培 蒋文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6期47-48,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移动相变蓄热供热方法,选取具有强大蓄热潜热的低温相变蓄热材料作为储能介质,对城市间断、分散的余热、废热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并实现蓄热装置智能工作模式。
关键词 智能 移动蓄热 相变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燃气内燃机低温脱硝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玉琴 孙少鹏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7期48-49,共2页
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两种低温脱硝技术:低温SCR脱硝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脱硝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针对SCR脱硝技术的核心部件催化剂,分别根据活性组分以及活性适用温度区间进行了分类总结。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为高、中温SCR脱... 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两种低温脱硝技术:低温SCR脱硝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脱硝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针对SCR脱硝技术的核心部件催化剂,分别根据活性组分以及活性适用温度区间进行了分类总结。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为高、中温SCR脱硝催化剂,低温催化剂依然处于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活性组分或者催化剂载体的改性研究。寻找合适的低温催化剂依然是脱销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燃气内燃机 低温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t/h塔式直流燃煤锅炉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温降低的方法及应用
13
作者 孙少鹏 田鑫 +2 位作者 宁玉琴 郭栋 周崇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解决塔式燃煤直流锅炉脱硝装置入口烟温偏高的问题,设计了高温烟气换热器热力系统,将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降至脱硝催化剂最佳运行温度范围,并对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给出了高温烟气换热器热力系统技术方案,对系统投运效果进行了测试.... 为解决塔式燃煤直流锅炉脱硝装置入口烟温偏高的问题,设计了高温烟气换热器热力系统,将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降至脱硝催化剂最佳运行温度范围,并对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给出了高温烟气换热器热力系统技术方案,对系统投运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温偏高的问题;在额定负荷下,脱硝效率可以提高1.4%;在负荷波动时,可以稳定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温;锅炉排烟温度和出口热风温度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直流锅炉 高温烟气换热器 SCR 烟气余热回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能效益共享机制的集中采暖热计量定价分析
14
作者 王启业 《中国能源》 2022年第6期56-61,共6页
近些年,部分集中采暖地区已试点按热量收取热费,由于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对热计量收费认识不到位,始终未能大范围得以推广。本文从热计量实施后的预期节能率和节能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入节能效益共享的概念,让业界认识到集中采暖按热... 近些年,部分集中采暖地区已试点按热量收取热费,由于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对热计量收费认识不到位,始终未能大范围得以推广。本文从热计量实施后的预期节能率和节能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入节能效益共享的概念,让业界认识到集中采暖按热量收费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企的好事。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热计量收费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采暖 供热计量 节能 效益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中SO_3浓度对低温换热器积灰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光培 孙少鹏 胡清 《节能与环保》 2015年第2期74-76,共3页
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推动下,锅炉尾部低品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得到了高度的研究和大力的推广运用。然而,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中受热面积灰,会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增加换热器烟气阻力,较严重积灰甚至会导致换热器设备无法... 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推动下,锅炉尾部低品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得到了高度的研究和大力的推广运用。然而,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中受热面积灰,会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增加换热器烟气阻力,较严重积灰甚至会导致换热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工作。影响低温换热器积灰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重点对烟气中SO3浓度对换热器积灰特性的影响进行论述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换热器 积灰特性 O3浓度 火力发电 回收利用技术 烟气余热 受热面积灰 热回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二次风对旋流燃烧器出口混合特性研究
16
作者 却燕平 李炜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6期70-71,共2页
通过CFD软件对燃烧器出口的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改变直流二次风风门挡板开度可有效地控制混合过程,控制挥发份燃烧的氧浓度,从而有效地抑制NOx的生成;同时,通过调整直流二次风率,可以适应煤种的变化,保证稳定燃烧。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直流二次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浓度测试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艳鹏 王东 《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12期55-56,共2页
以某600MW燃煤电厂为例,烟气中SO_(3)浓度测试方法分别采用控制冷凝法和异丙醇吸收法,测试结果表明:在脱硝装置出口处,控制冷凝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35.72mg/m^(3),异丙醇吸收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39.89mg/m^(3)。在烟囱入口处... 以某600MW燃煤电厂为例,烟气中SO_(3)浓度测试方法分别采用控制冷凝法和异丙醇吸收法,测试结果表明:在脱硝装置出口处,控制冷凝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35.72mg/m^(3),异丙醇吸收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39.89mg/m^(3)。在烟囱入口处,控制冷凝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4.93mg/m^(3),异丙醇吸收法测得SO_(3)浓度平均值为4.97mg/m^(3)。异丙醇吸收法要比控制冷凝法的测试结果偏高,且异丙醇吸收法受烟气中SO_(3)浓度影响较大,控制冷凝法相较于异丙醇吸收法适用性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O_(3)控制冷凝法 异丙醇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