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目的:构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n=56)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采用数智平台方案管理,对照组(n=53)于2022年1月—11月采用常规方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比较两组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并采用有效性、满意度、易用性(Usefulness,Satisfaction and Ease of Use,USE)问卷评估平台可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均缩短,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医护人员关于平台使用的USE问卷得分为(6.34±0.29)分。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有利于缩短该类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减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且该平台可用性良好。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采用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医患沟通前、后焦虑、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术前1 d 6∶00(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患者完全清醒时(T2)、术后第1天6∶00(T3)、术后第3天6∶00(T4)不同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T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各生理应激指标变化。结果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医患沟通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沟通后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低于沟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应激指标:T1、T2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两组T1、T3、T4时间点均降低,其中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间点均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的术前医患沟通模式能有效降低肝脏微创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度及满意度。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和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目的:系统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和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38个原始主题,形成9个新类别并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多种体验与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未被满足的多维度需求。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经历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独特,应对方式多样,需要相关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n=56)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采用数智平台方案管理,对照组(n=53)于2022年1月—11月采用常规方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比较两组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并采用有效性、满意度、易用性(Usefulness,Satisfaction and Ease of Use,USE)问卷评估平台可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均缩短,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医护人员关于平台使用的USE问卷得分为(6.34±0.29)分。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有利于缩短该类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减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且该平台可用性良好。
文摘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采用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医患沟通前、后焦虑、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术前1 d 6∶00(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患者完全清醒时(T2)、术后第1天6∶00(T3)、术后第3天6∶00(T4)不同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T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各生理应激指标变化。结果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医患沟通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沟通后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低于沟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应激指标:T1、T2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两组T1、T3、T4时间点均降低,其中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间点均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的术前医患沟通模式能有效降低肝脏微创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度及满意度。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和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38个原始主题,形成9个新类别并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多种体验与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存在未被满足的多维度需求。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经历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体验独特,应对方式多样,需要相关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