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乳杆菌Li01对幽门螺杆菌合并苯并芘致长爪沙鼠DNA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1
作者 黄逸伦 徐芝炫 +5 位作者 郭红刚 张扬帆 刘慧敏 谢文迪 陈永平 褚晓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9,共10页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L.salivarius Li01)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苯并芘(Benzo(a)pyrene,BaP)、Hp+BaP共同作用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L.salivarius Li01的相关益生特性。...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L.salivarius Li01)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苯并芘(Benzo(a)pyrene,BaP)、Hp+BaP共同作用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L.salivarius Li01的相关益生特性。方法雄性SPF级长爪沙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组进行Hp、BaP、Hp+BaP灌胃造模。第32周,确定造模成功后使用L.salivarius LiO1灌胃修复。第36周,取长爪沙鼠眼球血做彗星实验并取肝组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tochrome P450,family 1,subfamily A,polypeptide 1,CYP1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p、BaP、Hp+BaP组的彗星尾长、尾部DNA含量和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1),其中Hp+BaP组的彗星尾长、Olive尾距、彗星尾部DNA含量和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p及BaP组(P<0.05)。L.salivarius Li01干预后,各组彗星尾长、Olive尾距、彗星尾部DNA含量及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01)。结论Hp、BaP、Hp+BaP均能引起长爪沙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且Hp和BaP具有协同致损伤作用,而L.salivarius Li01对Hp、BaP、Hp+BaP造成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幽门螺杆菌 苯并芘 长爪沙鼠模型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检测产毒型艰难梭菌方法的建立与性能评价
2
作者 程泓睿 宋小军 +6 位作者 陈毓 张萌 蔡梦婷 朱坤 邰玉蕾 应士波 金大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 采用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产毒型艰难梭菌检测方法,评价其性能。方法 根据艰难梭菌tcdB和tpi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产毒型艰难梭菌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检测限、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收... 目的 采用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产毒型艰难梭菌检测方法,评价其性能。方法 根据艰难梭菌tcdB和tpi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产毒型艰难梭菌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检测限、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收集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样本,平行采用Xpert C.difficile/Epi、VIDAS CDAB和本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和tcdB毒素基因PCR鉴定。结果 本方法与其他腹泻相关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两个浓度的tcdB和tpi基因阳性质粒(10^(5)和10^(2) copies/μL)检测重复性均为100%,且采用分别保存3、6、9和12个月的PCR试剂和制备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2个浓度质粒检测,结果均呈现阳性。产毒型艰难梭菌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本试验方法检测到艰难梭菌阳性33例(33/215,15.3%),与Xpert C.difficile/Epi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65)。以Xpert C.difficile/Epi检测结果为标准,本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100.0%、100.0%和98.9%,显著高于VIDAS CDAB方法(60.0%、98.9%、91.3%、92.7%)(Kappa=0.714,OR=157.50,95%CI:62.03~847.28,P=0.013)。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微流控芯片PCR结合免疫层析方法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临床腹泻样本中的产毒型艰难梭菌,可用于门急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流行病学现场等的艰难梭菌感染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微流控芯片 免疫层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毒素B2型蛋白重组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兴豪 张凯 +6 位作者 王梦婕 杨鸣 顾汉阳 薛笑兰 罗永能 金大智 胡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 构建艰难梭菌高毒力株2型毒素B(TcdB2)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株,获得高效表达的生物活性TcdB2蛋白。方法 以ST1/RT027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TcdB2全长基因片段,构建到PHT01载体中,转化枯草芽胞杆菌WB800N菌株,进行原... 目的 构建艰难梭菌高毒力株2型毒素B(TcdB2)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株,获得高效表达的生物活性TcdB2蛋白。方法 以ST1/RT027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TcdB2全长基因片段,构建到PHT01载体中,转化枯草芽胞杆菌WB800N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获得TcdB2全长蛋白,进一步通过细胞毒性试验验证重组TcdB2的生物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TcdB2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株,并获得具有细胞毒性的重组蛋白TcdB2。结论 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TcdB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艰难梭菌高毒力株的致病机制和作为疫苗候选靶标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毒素B 枯草芽胞杆菌 表达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