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地弓形虫迁移入脑机制及脑内抗感染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静 李仕毓 +1 位作者 张一卓 郑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2-766,共5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弓形虫脑炎、精神分裂症等。弓形虫迁移入脑必须穿过限制性细胞屏障(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膜)。弓形虫可通过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和“特洛伊木马”单独或联合机制...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弓形虫脑炎、精神分裂症等。弓形虫迁移入脑必须穿过限制性细胞屏障(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膜)。弓形虫可通过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和“特洛伊木马”单独或联合机制入侵脑组织,弓形虫感染后的过度炎症反应会破坏血脑屏障,使其通透性增加,进一步促进弓形虫迁移入脑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持续性感染。本文就弓形虫感染宿主迁移入脑机制和入脑后脑实质细胞抗弓形虫感染进行综述,旨在深入理解弓形虫的致病机制,并为新药研发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迁移 中枢神经系统 限制性细胞屏障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ARS-CoV-2棘突蛋白中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的鲨鱼单域抗体的研制
2
作者 王越 沈立军 +2 位作者 方权 张锋 罗永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SARS-CoV-2棘突蛋白中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的鲨鱼单域抗体,并探究其在靶向SARS-CoV-2棘突蛋白S的免疫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SARS-CoV-2棘突蛋白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序列人工合成多肽S9,与载体蛋白KLH偶联后对条纹斑竹...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SARS-CoV-2棘突蛋白中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的鲨鱼单域抗体,并探究其在靶向SARS-CoV-2棘突蛋白S的免疫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SARS-CoV-2棘突蛋白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序列人工合成多肽S9,与载体蛋白KLH偶联后对条纹斑竹鲨进行背部皮下免疫。尾静脉采血并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从中提取总RNA后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条纹斑竹鲨vNAR片段,与载体pComb3XSS连接构建噬菌体文库。从噬菌体文库中淘选识别该抗原表位的阳性克隆。将抗体基因克隆至pET-28a构建表达载体,诱导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鲨鱼单域抗体,分别应用于WB、ELISA和IFA等方法检测SARS-CoV-2棘突蛋白。结果共获得1个鲨鱼单域抗体克隆T01。重组表达并纯化的鲨鱼单域抗体T01与多肽S9结合的亲和力良好,EC50为(2.050±0.064)nmol/L且可特异性结合棘突蛋白的NTD片段。WB检测显示鲨鱼单域抗体T01能特异性地识别重组SARS-CoV-2棘突蛋白S1片段,而与其他6种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的重组棘突蛋白S1片段没有交叉反应;IFA检测提示鲨鱼单域抗体T01可特异性地结合瞬间表达于HEK293细胞内的SARS-CoV-2棘突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一株靶向SARS-CoV-2棘突蛋白中独特B细胞抗原表位的鲨鱼单域抗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棘突蛋白 B细胞抗原表位 条纹斑竹鲨 单域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卡林二醇和替吉奥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祝连明 黄楠 +1 位作者 潘杰 孙爱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法卡林二醇(FAD)和替吉奥(S-1)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FAD和S-1单药或联合加入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以不加药同期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法卡林二醇(FAD)和替吉奥(S-1)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FAD和S-1单药或联合加入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以不加药同期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结果:FAD和S-1单药或联合用药均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抑制率高于单药作用。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在≤20μmol/L的各FAD浓度作用下细胞增殖抑制率无差异(P>0.05),在S-1浓度小于20μmol/L时,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逐步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FAD和S-1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显著增加MCF7细胞凋亡比例,且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5μmol/L的FAD或S-1均可显著降低Bcl-2表达(P<0.05),联合用药Bcl-2表达明显低于单药作用(P<0.05)。结论:FAD和S-1单药或联合用药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药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法卡林二醇 替吉奥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对草鱼组织病理和Prkrip1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金舒怡 孙飞扬 +1 位作者 李夏 覃江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152-156,共5页
鱼类养殖水体易出现富营养化,其中的微囊藻毒素会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开展鱼类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此,以草鱼为试验对象,根据注射微囊藻毒素-LR(MC-LR)时间(0.5、1.0、3.0、6.0、12.0、24.0 h)不同共分6个染毒... 鱼类养殖水体易出现富营养化,其中的微囊藻毒素会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开展鱼类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此,以草鱼为试验对象,根据注射微囊藻毒素-LR(MC-LR)时间(0.5、1.0、3.0、6.0、12.0、24.0 h)不同共分6个染毒组,以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草鱼腹腔注射100μg/kg BW MC-LR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qPCR技术对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石蜡切片进行观察,MC-LR导致肾脏和脾脏的病理损伤严重,各染毒组都有出血的现象,MC-LR注射时间越长,出血症状越严重;通过qPCR技术分析,草鱼注射MC-LR后,各染毒组Prkrip1基因的表达都显著上扬。以上结果说明,草鱼感染MC-LR后,肾脏和脾脏会受到严重损伤,但鱼体可以通过调节Prkrip1基因的表达以抵抗和减弱组织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草鱼 组织病理 Prkrip1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戈莫德对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
5
作者 刘林娜 陈婕妤 +4 位作者 吕方怡 花扣珍 蔡大敏 银国利 王俊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芬戈莫德(FTY720)对神经干细胞(NSCs)和星形胶质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阐明FTY720对小鼠脊髓损伤(SC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s和星形胶质细胞,每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PBS进行处理)和实验组(采用0.1μmol&#... 目的:探讨芬戈莫德(FTY720)对神经干细胞(NSCs)和星形胶质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阐明FTY720对小鼠脊髓损伤(SC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s和星形胶质细胞,每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PBS进行处理)和实验组(采用0.1μmol·L^(-1) FTY720进行处理)。SCI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PBS)和实验组(口服1mg·kg^(-1)·d^(-1) FTY720),每组10只。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NSCs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s的迁移细胞数和增殖神经球数,HE染色检测2组小鼠SCI空洞面积,Basso Mouse Scale (BMS)评分评估小鼠运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Transwell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SCs迁移细胞数增多(P<0.05),星形胶质细胞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免疫荧光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SCs增殖神经球数增多(P<0.05),实验组小鼠SCI震中星形胶质细胞数减少(P<0.05)。HE染色检测,与对照组比较,SCI空洞面积缩小(P<0.05)。B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BMS评分升高(P<0.05)。结论:FTY720可以促进NSCs增殖和迁移,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迁移,减少SCI后胶质疤痕形成,促进小鼠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芬戈莫德 神经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RUNX2表达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杰 陶叠宏 +5 位作者 任莉 苏传勇 陈志炉 蒋慧芳 王珏 钱令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62,共9页
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骨病骨损伤发生的病因是肿瘤细胞浸润以及骨髓微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的破骨细胞活化和成骨细胞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骨病骨损伤发生的病因是肿瘤细胞浸润以及骨髓微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的破骨细胞活化和成骨细胞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促进BMSC的成骨分化可能是治疗骨髓瘤骨病的可行方法之一。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天然多酚类植物激素。已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调节骨质代谢的功能。但白藜芦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了10例MM-BMSC。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以及茜素红染色发现,白藜芦醇具有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可能是白藜芦醇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靶基因。体外细胞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增加SIRT1表达(P<0.001),且用siRNA干扰SIRT1表达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P<0.05),骨钙素表达减少(P<0.01),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白藜芦醇处理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mRNA(P<0.001)和蛋白质(P<0.01)表达水平上升。应用siRNA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IRT1表达后,细胞RUNX2 mRNA(P<0.01)和蛋白质(P<0.05)表达均下降。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RUNX2表达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白藜芦醇有可能成为骨髓瘤骨病治疗的潜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水提物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 G_(0)/G_(1)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进喜 李有贵 +4 位作者 孙雨晴 潘美良 马焕艳 梁菲 钟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4-550,共7页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导细胞G_(0)/G_(1)期阻滞,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RNA-seq、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H主要通过上调p53信号通路中p21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通路中CyclinD3、CDK2和CDK6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阻滞。研究结果证明SH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21-CyclinD3-CDKs信号通路介导的G_(0)/G_(1)期阻滞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水提物 G_0/G_1期阻滞 黑色素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儿童暴发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死亡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鹏 李洋 +1 位作者 魏智彬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899-902,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某女,4岁,某年10月10日23:10因“腹痛伴呕吐1 h余”就诊于某区人民医院。患儿于1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位置不详,伴发热、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入院查体:T 3...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某女,4岁,某年10月10日23:10因“腹痛伴呕吐1 h余”就诊于某区人民医院。患儿于1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位置不详,伴发热、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入院查体:T 38.8℃、P 94次/min、R 20次/min、BP 14.9/10.3 kPa(112/77 mmHg),神志清,大小便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暴发性心肌炎 冠状动脉 血管发育异常 隐匿性肺炎 急性胆囊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食管瘘致硫酸钡肺内沉积医疗损害鉴定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洋 魏智彬 +2 位作者 丁雨菡 贾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杜某,男,54岁,食管癌根治术后、化疗后5年余,平素无不适。2014年11月17日因“咳嗽、咽痛、纳差5d”就诊于某县人民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咽部稍红肿,胸廓术后改变;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血...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杜某,男,54岁,食管癌根治术后、化疗后5年余,平素无不适。2014年11月17日因“咳嗽、咽痛、纳差5d”就诊于某县人民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咽部稍红肿,胸廓术后改变;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8.0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1%。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少许炎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气管食管瘘 造影剂 硫酸钡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脂酸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血管功能与AKT/mTOR及AKT/AMPK通路调控自噬有关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祥飞 周心如 +5 位作者 黄婧 陈梦园 柳丽娟 施璐佳 陈慈爱 钱令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0-847,共8页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对脓毒症动物的诸多器官发挥保护作用。然而,白桦脂酸是否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血管功能,其机制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灌胃白桦脂酸(25 mg/kg/d,5 d)预处理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对脓毒症动物的诸多器官发挥保护作用。然而,白桦脂酸是否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血管功能,其机制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灌胃白桦脂酸(25 mg/kg/d,5 d)预处理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诱导脓毒症。腹腔注射LPS 6 h,对大鼠进行心功能超声检测,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Western印迹测定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质p62与LC3Ⅱ、AKT自噬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结果发现,白桦脂酸预处理显著提高了脓毒症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5),改善了心肌组织结构,也明显降低了血清cTnI、CK-MB、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白桦脂酸明显减少了脓毒症大鼠心肌p62表达(P<0.01)并增加了LC3Ⅱ表达(P<0.001),显著下调了p-AKT(Thr308)、p-AMPKα(Ser485/491)、p-mTOR(Ser2448)和p-S6K(Thr389)表达(P<0.05),明显上调了p-AMPKα(Thr172)和p-ULK1(Ser317)表达(P<0.01)。上述结果表明,白桦脂酸抑制脓毒症大鼠心功能障碍可能与下调AKT/mTOR及AKT/AMPK调控的自噬抑制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自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医疗损害鉴定1例
11
作者 贾鹏 李明 +1 位作者 李洋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04-207,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向某,男,47岁,因“坠落伤致腰部疼痛、功能障碍4 d”就诊于某市人民医院。入院时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诊断为“L_(2)椎体爆裂骨折”,行L_(1)~L_(3)经皮有限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约11 h出现右侧胸背部剧烈疼痛,... 1案例1.1简要案情向某,男,47岁,因“坠落伤致腰部疼痛、功能障碍4 d”就诊于某市人民医院。入院时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诊断为“L_(2)椎体爆裂骨折”,行L_(1)~L_(3)经皮有限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约11 h出现右侧胸背部剧烈疼痛,躯体左侧乳头平面以下痛觉、温度觉消失,但触觉、本体感觉存在,左下肢肌力减退。经治疗,目前左下肢仍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腰椎骨折 内固定 脊髓梗死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脂酸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血管收缩功能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心如 白瑶瑶 +3 位作者 周慧颖 严栋 李炜鑫 钱令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有良好的抗心血管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然而,B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血管收缩功能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是否与抗氧化应激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白桦脂酸灌胃(25 mg/...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有良好的抗心血管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然而,B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血管收缩功能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是否与抗氧化应激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白桦脂酸灌胃(25 mg/kg/d,3 d)预处理,于第4 d腹腔注射LPS(10 mg/kg),4 h后麻醉处死,分离血浆及胸主动脉,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性,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显示,白桦脂酸明显抑制LPS诱导的血浆及胸主动脉IL-6水平(P<0.01),降低LPS对苯肾上腺素、KCl及Ca2+血管收缩反应的抑制作用(84.8%±9.09%vs 42.80%±9.00%,P<0.01;127.48%±12.02%vs 99.78%±6.02%,P<0.01;52.07%±13.48%vs 20.83%±5.04%,P<0.01),减少LPS诱导的胸主动脉丙二醛水平(P<0.0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活性(P<0.01),缓解LPS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抑制作用(P<0.01)。上述结果提示,白桦脂酸抑制LPS诱导血管收缩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SOD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及i 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脂多糖 血管收缩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6b-5p靶向ATG5介导自噬逆转食管癌Eca109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善婷 李晓燕 +3 位作者 陈哲聪 高梦源 金舒怡 陈文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2-559,共8页
目的:探讨miR-216b-5p对食管癌Eca109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miR-216b-5p在食管癌细胞TE-1、KYSE-150、Eca109和耐药细胞Eca109/DDP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216b-5p mimic及mim... 目的:探讨miR-216b-5p对食管癌Eca109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miR-216b-5p在食管癌细胞TE-1、KYSE-150、Eca109和耐药细胞Eca109/DDP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216b-5p mimic及mimic NC、自噬相关蛋白5(ATG5)过表达质粒转染到Eca109/DDP细胞中,用CCK-8、EdU法和FCM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mRFP-eGFP-LC3双荧光标记实验检测mRFP-eGFP-LC3慢病毒感染后各组细胞自噬发生情况,WB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和P62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6b-5p与ATG5的靶向关系,WB法检测ATG5的表达。建立裸鼠Eca109/DDP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miR-216b-5p过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miR-216b-5p在TE-1、KYSE-150、Eca109和Eca109/DDP细胞中均呈低表达(均P<0.05)。过表达miR-216b-5p可显著抑制Eca109/DDP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均P<0.05),减少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P<0.05),下调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蛋白水平、上调P62蛋白水平(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16b-5p靶向并负调控ATG5的表达(P<0.05),过表达ATG5可使miR-216b-5p mimic对Eca109/DDP细胞增殖、自噬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明显减弱(均P<0.05),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表达升高(均P<0.05)。荷瘤实验结果表明,miR-216b-5p过表达可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miR-216b-5p过表达可逆转食管癌Eca10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负调控ATG5表达并影响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Eca109/DDP细胞 miR-216b-5p 自噬 增殖 凋亡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1通过吸附miR-193a-5p促进NSCLC细胞A549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羽 曹佳丽 +2 位作者 陈哲聪 高梦源 陈文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qPCR检测人胚肺细胞HEL-1和NSCLC细胞A549、H1299、HCC827中lncRNA SNHG11和miR-193a-5p的表达水平,向A549细胞中转染SNHG11小干扰RNA(s...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qPCR检测人胚肺细胞HEL-1和NSCLC细胞A549、H1299、HCC827中lncRNA SNHG11和miR-193a-5p的表达水平,向A549细胞中转染SNHG11小干扰RNA(si-SNHG11)、miR-193a模拟物(miR-193a mimic)或miR-193a抑制剂(miR-193a inhibitor)后,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增殖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SNHG11与miR-193a-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胚肺细胞HEL-1相比,NSCLC细胞A549、H1299、HCC827中lncRNA SNHG11均呈高表达、miR-193a-5p呈低表达(均P<0.05);沉默lncRNA SNHG11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细胞中Ki67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5);过表达miR-193a-5p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均P<0.05)。lncRNA SNHG11可靶向吸附miR-193a-5p,抑制miR-139a-5p可部分逆转沉默lncRNA SNHG11对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均P<0.05)。结论:lncRNA SNHG11通过吸附miR-193a-5p促进NSCLC 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lncRNA SNHG11 miR-193a-5p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晨吉 熊韵 午方宇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385-390,共6页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学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损伤时间推断的精准程度往往影响到伤害案件的走向,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如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环境温度等)的干预和影响,对损伤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中的难点。骨骼肌是暴...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学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损伤时间推断的精准程度往往影响到伤害案件的走向,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如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环境温度等)的干预和影响,对损伤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中的难点。骨骼肌是暴力致伤案件中极易受累的组织,活体状态下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某些干细胞、细胞因子以及修复蛋白等的表达具有一定时效性差异,可作为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标记物,但由于上述生物学标记物的非特异性与不稳定性,目前仍亟需寻求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记物,或联合多种生物学标记物以更加精准地推断骨骼肌损伤时间。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用于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多种生物学标记物与技术方法,为多指标评价数据库的建立打好基础,以提高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时间推断 骨骼肌损伤 生物学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破裂死亡1例
16
作者 贾鹏 李洋 +1 位作者 魏智彬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78-680,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某日10:02因“胸背部疼痛1 h”就诊于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急诊行“Ben⁃tall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经抢救无效死亡。1.2病史摘要患者...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某日10:02因“胸背部疼痛1 h”就诊于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急诊行“Ben⁃tall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经抢救无效死亡。1.2病史摘要患者入院前1 h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痛,呈撕裂样,剧烈难忍,伴心慌。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收缩压最高24.0 kPa(180 mmHg)。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10.3 kPa(121/77 mmHg),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端累及主动脉根部,远端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头臂干分支、降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真腔明显受压(图1),主动脉及右冠状动脉管壁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主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 主动脉瓣 BENTALL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Stanford A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者非典型挥鞭样损伤1例
17
作者 贾鹏 李洋 +2 位作者 魏智彬 丁雨菡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77-279,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姜某,女,56岁,因“车祸伤致颈部疼痛伴四肢感觉活动障碍1h”于2018年8月23日入院。1h前患者骑电瓶车追尾前方汽车,当即感颈部剧烈疼痛并四肢无力。患者既往有间歇性头晕、四肢乏力史。专科检查:颈6平面以下...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姜某,女,56岁,因“车祸伤致颈部疼痛伴四肢感觉活动障碍1h”于2018年8月23日入院。1h前患者骑电瓶车追尾前方汽车,当即感颈部剧烈疼痛并四肢无力。患者既往有间歇性头晕、四肢乏力史。专科检查:颈6平面以下感觉减退,胸1平面以下感觉消失,鞍区感觉消失;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双上肢肘、腕屈伸肌力3级,屈指肌力3级,伸指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0级;腹壁反射、肛门反射及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均未引出。急诊CT及MRI示:颈6椎体棘突骨折;颈7椎体爆裂型骨折,椎体压缩程度达1/2,骨折块后突致椎管狭窄,相应硬脊膜受压,颈7段脊髓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事故 交通 颈部损伤 颅颈交界区畸形 挥鞭样损伤 成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猝死2例
18
作者 贾鹏 李洋 +2 位作者 魏智彬 丁雨菡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16-419,共4页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罗马尼亚籍飞行员,某年9月6日作为乘客乘机途中突发意识丧失,随后出现呼吸停止、心脏停搏,经机上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既往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总胆固醇6.9 mmol/L(正常参考值3.1~5.7 mm...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罗马尼亚籍飞行员,某年9月6日作为乘客乘机途中突发意识丧失,随后出现呼吸停止、心脏停搏,经机上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既往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总胆固醇6.9 mmol/L(正常参考值3.1~5.7 mmol/L),甘油三酯3.0 mmol/L(正常参考值0.3~1.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 mmol/L(正常参考值0.8~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正常参考值1.9~3.8 mmol/L),家属否认死者生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等慢性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阻塞介入术中支架滑脱致右心嵌顿医疗损害1例
19
作者 李洋 魏智彬 +2 位作者 丁雨菡 贾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男,66岁,系终末期肾病患者,2010年开始在某市人民医院进行规律血透。2017年,逐渐出现右上肢肿胀,血管造影明确右侧头臂静脉闭塞后拟进一步行介入治疗。术中针对病变血管反复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一枚,但支架逐渐向... 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男,66岁,系终末期肾病患者,2010年开始在某市人民医院进行规律血透。2017年,逐渐出现右上肢肿胀,血管造影明确右侧头臂静脉闭塞后拟进一步行介入治疗。术中针对病变血管反复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一枚,但支架逐渐向下滑脱,致右心嵌顿。当晚转至上级医院试行支架套取术,失败后改行体外循环下开胸取出嵌顿于右心腔支架,修补破损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传导系统形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小瑜 胡敏霞 +3 位作者 徐一鸣 施阳东 娄阳云 安国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0,共3页
自Sunao Tawara于1906年发现房室结并对其结构、功能进行报道,关于心房室传导系统的研究开启了新纪元[1]。百余年来,随着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技术的发展,众多学者在心房室传导系统的起源、形态、功能及一... 自Sunao Tawara于1906年发现房室结并对其结构、功能进行报道,关于心房室传导系统的研究开启了新纪元[1]。百余年来,随着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技术的发展,众多学者在心房室传导系统的起源、形态、功能及一些病理机制上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或争论[26]。传统认为,心房室传导系统由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Purkinje纤维网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系统 房室束 房室结 组织胚胎学 Purkinje纤维 免疫组化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