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推出服务“菜单”
1
作者 陈峰 黄俊杰 《农电管理》 2015年第11期6-6,共1页
从10月中旬开始,杭州供电公司千岛湖水上服务队的队员们会在工作前先向景区工作人员提供一张服务“菜单”。“菜单”上,服务队提供的服务项目一条一条列得简明而清楚。
关键词 服务项目 供电公司 菜单 杭州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供电公司开办“微党课”
2
作者 黄蒨蒨 申鸿茜 《农电管理》 2014年第9期7-7,共1页
7月30日,一场结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互动频繁的“微党课”在杭州供电公司举行。
关键词 供电公司 杭州 多媒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价值化理论逻辑和关键路径研究——以国网ZJHZ供电公司“电力看经济”为例
3
作者 戴晴 尹建兵 王妍艳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5,共8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全面深度融入经济价值创造,成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和核心引擎。立足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理论基础,着眼数字技术驱动、数据要素赋能和人力资本提升分析框架,侧重基...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全面深度融入经济价值创造,成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和核心引擎。立足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理论基础,着眼数字技术驱动、数据要素赋能和人力资本提升分析框架,侧重基于数据要素资源化、知识化、价值化视角探讨数据赋能异质性的逻辑、机制和实践。研究发现,囿于大数据自身的复杂性特征,源于特定情境的数据要素价值化存在明显异质性特征。与一般场景数据要素相比,公共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挖掘亟需分级、分类、分层推进,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我国公共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宏观层面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价值化实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国网ZJHZ供电公司“电力看经济”实践为例分析电力数据要素价值化,提出推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数据价值化实现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实融合 数据要素 电力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分支电势对位移电压的影响
4
作者 张琦雪 司雨欣 +2 位作者 桂林 李华忠 王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7,共6页
大型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如果有明显的位移电压,则会扩大基波零序电压保护的死区,不利于发电机安全,同时也影响定子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通过分析稳态的分布电容电流,引出电势不对称度的定义,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或者三相对地电容不均... 大型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如果有明显的位移电压,则会扩大基波零序电压保护的死区,不利于发电机安全,同时也影响定子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通过分析稳态的分布电容电流,引出电势不对称度的定义,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或者三相对地电容不均匀、不相等是产生位移电压的根本原因。从单根线棒出发,研究单个线圈及1个分支的电容电流,推导出π型等值电路的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针对JH电厂350 MW发电机进行分析,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导致了位移电压;对比理论计算值和现场实测值,显示各电压基波有效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相位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理论分析及等值电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同步发电机 中性点位移电压 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 定子单相接地故障 定子分支电势 π型等值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高背压改造机组动态特性的厂级负荷分配
5
作者 章艳 李佳丽 +4 位作者 张莹 苏子航 陈筑 韩旭 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2,共10页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系的影响,从而明确机组电-热可行运行区间.针对机组实际运行时主要采用纯背压工况运行的现状,探究并量化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循环水质量流量与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电-热关系斜率以及电热运行范围的影响,为电厂的精细化运行提供模型工具.基于实际热电厂运行数据校验上述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考虑机组动态特性对厂级负荷分配的节煤效果.算例结果表明,当湿冷高背压机组协同抽凝机组共同参与厂级负荷分配时,考虑动态特性的可行域模型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映射实际机组的电热关系,350MW机组在相同供热功率下,发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扩大约2.37~4.24MW,负荷分配结果的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级负荷分配 高背压改造机组 动态电热特性 可行运行区间 精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 先锋领航——探索党媒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6
作者 丁豪 《农电管理》 2025年第7期29-30,共2页
当融媒体时代到来,国有企业党建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作为肩负省会供电重担的国有骨干企业,积极跟随媒体融合的发展潮流,摸索“党媒融合创新”的党建宣传新途径,... 当融媒体时代到来,国有企业党建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作为肩负省会供电重担的国有骨干企业,积极跟随媒体融合的发展潮流,摸索“党媒融合创新”的党建宣传新途径,聚焦党建引领跟媒体的深度融合事宜,借助自身数千名党员跟众多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采用搭建融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内容、联通多元渠道等手段,持续增强党建宣传的传播效能与影响力,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国有企业 党建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中的GIC监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阳 刘明光 +3 位作者 钱学成 王昕 宗伟 王金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地磁暴发生时导致地表产生感应电势(ESP),ESP作用到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接地点,在牵引变压器、接触网、大地中形成地磁感应电流(GIC),可能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个问题,从机理出发,分析了GIC侵入供电系统的可能性及对牵引变... 地磁暴发生时导致地表产生感应电势(ESP),ESP作用到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接地点,在牵引变压器、接触网、大地中形成地磁感应电流(GIC),可能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个问题,从机理出发,分析了GIC侵入供电系统的可能性及对牵引变压器的影响。基于霍尔元件的"GIC监测装置"在京广高速铁路鹤壁东牵引变电所投入实测,将监测数据与国家天气监测中心、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地磁暴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监测到GIC,其最大值达72A。这在中国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第一次实际监测出GIC,为研究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GIC提供了直接证据。分析数据发现:地磁暴指数越大,GIC越大;当地磁暴达到一定水平之后,Kp指数增加,导致GIC呈超线性增加,值得高速铁路设计和运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高速铁路安全 地磁暴 GIC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小扰动初期交变电气量的幅频调制特征及解调方法
8
作者 吴鹏辉 王思成 袁小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7,共11页
电力电子化系统在受扰后发生振荡的动态过程中,设备在端口不平衡功率驱动下调节其输出的内电势幅值、频率,进而改变网络交变电压、电流,各交变电气量均以其幅值和频率被调制的形式演化。该交流信号形成和演化的幅频调制过程导致其振荡... 电力电子化系统在受扰后发生振荡的动态过程中,设备在端口不平衡功率驱动下调节其输出的内电势幅值、频率,进而改变网络交变电压、电流,各交变电气量均以其幅值和频率被调制的形式演化。该交流信号形成和演化的幅频调制过程导致其振荡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基于交流信号形成演化的幅频调制机制明确了系统小扰动动态过程初期交流信号的振荡特征,并提出相应信号特征的提取方法。首先,基于系统基本运行原理,介绍了系统动态过程中交流信号的幅频调制机制,明确决定交流信号在振荡过程初期演化行为的幅频调制特征;然后,提出了提取该交流信号幅频调制特征的解调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措施;最后,结合不同规模的仿真及实验,分析并验证了系统动态过程中交流信号幅频调制形成演化机制的合理性及所提解调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扰动动态过程 幅频调制 振荡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限制与市场参与的储能利润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祥海 商佳宜 +3 位作者 赵天煜 龚莺飞 何卫斌 汤亚宸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随着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储能的运行和充电策略需要符合“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限制与市场参与的储能利润优化方法,定义了物理电网和优化计算的数据模型。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既包括了储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满足... 随着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储能的运行和充电策略需要符合“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限制与市场参与的储能利润优化方法,定义了物理电网和优化计算的数据模型。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既包括了储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满足环境法规和降碳标准的最大碳排放限值,又涵盖了各种储能配置和管理中的约束条件,如存储容量、充放电功率限制以及能量存储系统内的能量交换平衡等。以某地市电网公司为例,验证所提方法可最大化储能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市场电价 碳排放量 优化模型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10
作者 俞伟 李衡 +3 位作者 苏毅方 孔仪潇 鲁洋超 乐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9,共9页
为解决现有配电系统可靠性依赖模拟方法的和非精确优化方法的弊端,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采用期望节点停电率和持续停电时间构建4类常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将其重构为基于节... 为解决现有配电系统可靠性依赖模拟方法的和非精确优化方法的弊端,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代数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采用期望节点停电率和持续停电时间构建4类常用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然后将其重构为基于节点相关信息的等值递推代数模型,最后将拓扑相关信息转化代数约束嵌入到递推代数模型中,重构为一组代数模型,从而可以高效、便捷的计算可靠性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代数方法所需的计算速度分别比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基于优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要快2~3个数量级,有利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配电网规划和运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配电系统 线性方程组 非模拟方法 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景下锁相环同步VSC暂态失稳边界研究
11
作者 陈征 胡鹏飞 +2 位作者 杨再欣 于彦雪 江崇熙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界失稳电压对VSC的暂态失稳边界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运行场景下VSC并网向量图,建立多场景下VSC并网系统电网电压与线路阻抗及其阻抗角、VSC运行功率及其功率因数、PLL锁相误差和电网频率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基于临界失稳电压指明VSC的暂态失稳边界。实验结果表明:线路电阻和无功注入均会直接降低临界失稳电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网侧频率增加或降低会直接导致锁相环产生相位滞后或超前、线路电抗增大或降低,间接影响临界失稳电压,进而影响VSC的暂态稳定性;锁相环前级滤波器可能导致锁相结果产生误差,其相位滞后或超前会分别降低或提高系统的临界失稳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多场景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裘愉涛 胡雪平 +2 位作者 凌光 罗清 赵一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7-13,共7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引领其快速规范发展。从整体设计、工程管理和现场工作三个层面,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分类梳理和解读,揭示了标准制定的背景及用途。通过列举远方操作和... 针对智能变电站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引领其快速规范发展。从整体设计、工程管理和现场工作三个层面,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分类梳理和解读,揭示了标准制定的背景及用途。通过列举远方操作和智能变电站间隔改扩建两个应用实例,来具体阐述技术标准的实际应用。最后,简述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标准制定和完善的角度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技术标准 远方操作 工程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DBD体系SF_(6)降解过程操作参数影响研究
13
作者 樊立波 黄佳斌 +11 位作者 韩荣杰 王宇非 罗少杰 向新宇 李亚龙 张晓星 陈铁义 史宇超 宣羿 来益博 蒋建 陈怡然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9,209,共10页
强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SF_(6))的降解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研究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降解SF_(6)的过程,文中搭建了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SF_(6)降解及检测实验平台,考察了... 强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SF_(6))的降解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研究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降解SF_(6)的过程,文中搭建了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SF_(6)降解及检测实验平台,考察了脉冲电压与频率两个电学参数及SF_(6)初始体积分数对SF_(6)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压与频率的提升可有效增加体系放电功率,电压的增加可有效提升单脉冲放电能量与最大转移电荷量。频率和电压的上升促进了SF_(6)降解过程,在频率由14 kHz提升至15 kHz时SF_(6)降解率有一次明显提升,相较于14 kHz提升约44%。此外,在15 kHz条件下系统具有最佳的能量效率,此时脉冲电源驱动的反应器稳定运行温度低于交流电源。通过产物检测发现,脉冲放电条件下主要降解产物为SO2F2与SOF_(4),随着放电功率的提升,SOF_(4)产量逐渐下降。相关研究结果为脉冲DBD处理SF_(6)提供了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 SF_(6)降解 放电特性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特征和地理相关性的配电网线变关系辨识
14
作者 李岸滕 赵健 +1 位作者 宣羿 孙智卿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准确的配电网线变关系是线损计算、运维检修等电网业务的重要数据基础,而依靠人工排查线变关系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且无法适用于结构日趋复杂且变动频繁的配电网。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量测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的配电网线变... 准确的配电网线变关系是线损计算、运维检修等电网业务的重要数据基础,而依靠人工排查线变关系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且无法适用于结构日趋复杂且变动频繁的配电网。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量测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的配电网线变关系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压相似性原理,将电气距离邻近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合并,并构建虚拟配变来作为后续输入。然后,分别构建线变能量差异和电压相似性评估指标,建立基于电气特征指标化的线变关系辨识模型。最后,为减小量测数据质量对模型的影响,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配电变压器的地理位置信息,提出一种考虑地理相关性的改进优化辨识模型。在实际的配电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线变关系辨识准确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变关系 电压相似性 能量差异 地理相关性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损贡献度的同源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数据治理方法
15
作者 鲍若愚 宣羿 +1 位作者 赵健 李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6-2917,I0071-I0074,共16页
低压配电台区负荷投切不规范或表计错误建档等工程问题都将导致云端业务系统出现拓扑数据异常(topology data exception,TDE)。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电压曲线高度近似的同电源点网络,通过现有方法难以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损贡献度的... 低压配电台区负荷投切不规范或表计错误建档等工程问题都将导致云端业务系统出现拓扑数据异常(topology data exception,TDE)。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电压曲线高度近似的同电源点网络,通过现有方法难以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损贡献度的同源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数据治理方法。首先根据线损方程得到台区下终端用户的回归系数和线损贡献度指标,并将指标突破阈值的TDE逐轮撤出台区。接着针对多个异常拓扑功率堆叠使线损波动特征大量丢失的问题,提出回归系数强制趋向策略,通过构建贝叶斯回归模型并融入具有双峰特性的边界趋向鼓励机制进一步检出潜在的TDE。最后提出基于电压相关性和线损平衡的阶梯式归真模型,先通过相关性分析逐级定位TDE隶属的10kV首端大馈线和0.4kV低压台区集,再利用线损贡献度规则溯源其准确的户变关系,实现拓扑数据闭环治理。所提方法已部署至华东某电力公司数据中台,并用八百余个实际台区数据验证校核,识别准确率为97.05%,具备较好的鲁棒性与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台区 同源网络 线损贡献度 数据治理 户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空间信息感知技术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致远 杨翾 李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法】算法结合城市用地空间信息和电网负荷数据,采用分区分类处理策略:对已开发区,利用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预测;对新开发区,以已开发区的同类用地性质负荷平均密度值进行等效处理,形成基础预测信息后,再开展负荷预测。对历史负荷数据和等效负荷数据进行精细化和颗粒化处理,整合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通过动态权重组合形成最优拟合方案,构建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以2014—2020年历史数据为基准进行参数拟合,统计工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公共设施用电和其他用电类型的负荷数据,并以2021年负荷情况为目标进行预测。实验对比分析了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在总量预测与分区分类预测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分区分类预测准确度较总量预测提高约33%。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基于动态权重和均值权值的最优拟合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权重的最优拟合预测误差为1.12%,较均值权重误差值降低约12%,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分区分类方法将空间信息按用地性质和负荷类型进行归类,可有效提升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动态调整参数权重,整合单一预测模型,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能够实现最优拟合结果,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结论】本文创新点为:一是采用分区分类数据处理方式,提升城市电网空间信息和负荷信息的利用率;二是引入动态权值整合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通过这两种创新手段,显著提高了城市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负荷预测 分类处理 指数模型 生长曲线 弹性系数 分区分类 最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型分布式电源黑启动构网控制及关键技术综述
17
作者 姚凌君 袁雨诺 +6 位作者 杨永恒 杨翾 尹建兵 陈琳 王明昶 王岗 何卫斌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2-2711,I0009-I0011,共13页
随着电网中新能源接入的增加,电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而黑启动技术可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迅速重新建立电力供应,减少中断时间,提高电网的恢复能力,提升电网稳定性。新能源机组提供黑启动服务时,需要采用构网控制而非... 随着电网中新能源接入的增加,电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而黑启动技术可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迅速重新建立电力供应,减少中断时间,提高电网的恢复能力,提升电网稳定性。新能源机组提供黑启动服务时,需要采用构网控制而非传统并网电流控制。概述了电压源型新能源场站黑启动过程中逆变器控制策略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以分布式设备作为黑启动电源时的构网控制策略,从软件和硬件2个角度对黑启动过程中浪涌电流抑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具体参数设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根据同步互联标准,分别从相位、频率和电压幅值3个方面对现有的预同步控制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考虑多机并联场景,在单台设备基础上探究同步顺序及参考信号选择的类别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分布式电源黑启动控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分布式电源 构网型 浪涌电流抑制 预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机运行的配电网动态重构优化研究
18
作者 王超 郝东 +2 位作者 王林炎 洪潇 王戈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的环路,再从下自上逐层求解;推导了以网络开关变量、节点矩阵表示的网损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含配电网重构的分布式风机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能够同时求解网络重构和运行优化的求解方法。根据118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比不同场景,验证了网络分解方法相比其他算法的优势,以及所提目标函数在削减网损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解 配电网重构 分布式风机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19
作者 祝雨歆 《农电管理》 2025年第3期50-51,共2页
在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号召,立足地市级供电企业的职能定位,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强化人... 在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号召,立足地市级供电企业的职能定位,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强化人才培训、健全安全机制、优化支付体系等具体实践,公司逐步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与集约化,为服务杭州区域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以下从4个维度详细阐述实践路径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导向 支付体系 财务管理 风险防控 人才培训 数字化转型 供电公司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随机优化的电氢耦合微电网周运行策略
20
作者 陈铭宏天 耿江海 +4 位作者 赵雨泽 许鹏 韩雨珊 张育铭 张子沫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0,共9页
为充分发挥氢能的中长期存储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法随机优化模型的电氢耦合微电网两阶段周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微电网中电氢耦合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以最小化周运行成本为目标,分别设置电、氢储能的周期为周和日,建立基于周预... 为充分发挥氢能的中长期存储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法随机优化模型的电氢耦合微电网两阶段周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微电网中电氢耦合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以最小化周运行成本为目标,分别设置电、氢储能的周期为周和日,建立基于周预测数据的微电网第1阶段周调度模型。然后,利用预测误差的典型场景衡量风电不确定性,以日运行期望成本与两阶段储氢罐状态偏差惩罚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不确定性的第2阶段日前调度模型,并通过滚动求解,得到最终周运行方案。最后,算例表明,所提策略能降低微电网运行成本并提高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 氢储能 多时间尺度 随机优化 场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