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沼虾-渔稻鱼塘种稻系统的相互影响及种养配置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力
姜路辛
陈凡
吴殿星
杭勇
-
机构
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88-91,共4页
-
基金
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科技攻关专项(20130432B16)
-
文摘
[目的]分析日本沼虾和渔稻在共作下的相互影响,构建合理适用的种养配置方案。[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设置不同的种稻面积、种植间距、日本沼虾放养密度进行生长和效益对比。[结果]渔稻种植后日本沼虾的平均体重比对照塘增加73.14%(88 d)和77.43%(135 d),全长增加10.10%(88 d)和10.49%(135 d),表明渔稻种植对日本沼虾个体生长明显有益。种稻后日本沼虾产量减少6.9%~28.5%,减产比例随着种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当渔稻种植面积小于等于50%时,虾产值比不种稻提高3.5%~3.9%。[结论]种养配置以渔稻种植占水面面积50%,种植间距为50 cm×50 cm时日本沼虾放养密度以90万尾/hm2为宜。
-
关键词
日本沼虾
渔稻
种养配置
-
Keywords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Rice
Planting-breeding configuration
-
分类号
S962.9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青虾、沙塘鳢、渔稻混合种养模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力
陈凡
郭水荣
杭勇
-
机构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0期27-28,共2页
-
文摘
2014年,笔者引进沙塘鳢苗种与青虾、渔稻开展混合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养成池选择面积、池深等基本条件一致的池塘2口,长方形、东西向,总面积25亩,池深2~2.5米,坡度为1∶2.5,池底基本平坦,底泥黏壤土,符合NY 5010-2001要求。2.前期准备养成池中间设渔稻种植区,四周留宽为8米的操作区,用以投饲调水、地笼设置等养殖管理。按0.15千瓦/亩配备微孔管底增氧设备。
-
关键词
沙塘鳢
养成池
增氧设备
种养模式
微孔管
养殖管理
生态效益
操作区
技术总结
蚤状幼体
-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大容量自动投喂系统在青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杭勇
倪蒙
邹松保
刘梅
周聃
胥晴
原居林
-
机构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77-2981,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2031)。
-
文摘
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正向着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养殖装备落后、水体污染逐年加重、养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控水平低、劳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本研究开展大容量自动投喂系统在青鱼池塘养殖的研究。结果显示,自动投喂组池塘水中总氮、总磷、硝态氮、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在试验后期均低于人工投喂组。自动投喂组青鱼规格、产量、产值均高于人工投喂组,而饲料系数低于人工投喂组。自动投喂组每667 m^(2)人工成本比人工投喂组低2400元,平均总成本比人工投喂组高1032.2元,平均利润比人工投喂组高5631.5元。因此,与传统投喂方法相比,自动投喂更有利于池塘水质控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降低人力、饲料和环境成本,实现水产养殖投喂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
关键词
大容量
自动投喂
青鱼
智能管控
-
分类号
S96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液氧增氧技术在青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 4
-
-
作者
杭勇
戴杨鑫
戴瑜来
谢楠
冯晓宇
王宇希
-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2年第7期14-15,共2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
-
文摘
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增氧方式主要有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及纯氧液氧增氧等。近年来,纯氧液氧增氧技术以其节能、高效、总体成本可控等特点逐渐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被接受并推广使用。本文在青鱼池塘养殖中试验使用了纯氧液氧增氧技术,探讨了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中纯氧液氧增氧技术相较于传统机械增氧的优势及可行性。
-
关键词
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生产
池塘养殖
机械增氧
生物增氧
工厂化水产养殖
液氧
化学增氧
-
分类号
S965.11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青鱼主养池塘套养太阳鱼试验
- 5
-
-
作者
杭勇
郭炜
王宇希
戴瑜来
戴杨鑫
-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45)。
-
文摘
在目前传统的青鱼养殖池塘中主要套养品种为鲢、鳙、鲫等大宗淡水鱼,本试验引入太阳鱼进行套养。太阳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且太阳鱼食性杂,既食浮游动物、又食小型水生动植物,同时也可摄食配合饲料,是1种较为理想的套养品种。通过全过程的太阳鱼套养试验,从养殖产量、养殖效益及生态效益等方面探讨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以期丰富本区域的青鱼主养模式。
-
关键词
水生动植物
配合饲料
套养
养殖产量
养殖池塘
养殖效益
生态效益
大宗淡水鱼
-
分类号
S965.11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日本沼虾-渔稻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6
-
-
作者
杭勇
冯晓宇
戴杨鑫
王力
唐金玉
-
机构
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浙江农艺师学院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27-1630,共4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
-
文摘
围绕“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目标,以杭州仁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渔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为例,介绍其构建实例与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日本沼虾养殖池塘进行约50%面积的渔稻种植,可有效提高日本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种养的总收益。与仅养殖日本沼虾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稻虾共生体系的试验组,相同采样日期日本沼虾的体长和体重显著增加。试验组的日本沼虾总产量较对照组下降6.82%,但得益于个体大小和群体整齐度,总产值反而高于对照组3.53%。同时,试验组每667 m^2额外产出稻谷152.10 kg,按出米率68.00%、原生态米售价20.00元·kg^-1计,平均每667 m^2可额外增加产值2068.60元。综合测算,试验组每667 m^2比对照组增收1716.00元,效益增加32.48%。该模式操作方便,技术容易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关键词
综合种养
日本沼虾
渔稻
-
分类号
S5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