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酸雨不同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俞飞 宋琦 +2 位作者 刘美华 董莲春 伊力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100,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秃瓣杜英幼苗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幼苗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受控试验,设置2个酸雨梯度(pH2.5和pH5.6)、3种酸雨处理方式(地上处理:仅对幼苗地上... 【目的】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秃瓣杜英幼苗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幼苗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受控试验,设置2个酸雨梯度(pH2.5和pH5.6)、3种酸雨处理方式(地上处理:仅对幼苗地上部分进行酸雨喷淋,酸雨不进入土壤;地下处理:仅对幼苗土壤进行酸雨喷淋,地上部分不接触酸雨;全淋处理:酸雨喷淋全株后进入土壤)以及p H7.0蒸馏水为对照处理,测定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叶、茎、根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1)在pH2.5酸雨浓度梯度下,3种处理方式对秃瓣杜英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地上处理的总生物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分别降低了16.7%,28.1%和25.7%,地下处理分别降低了10.9%,4.7%和17.5%,全淋处理分别降低了18.5%,5.2%和27.5%;同时,地下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降低了茎和根生物量的比例;3种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上处理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 F_o)显著低于对照,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_(SⅡ))显著低于对照,而地下处理的F_v/F_m,F_v/ F_o和ΦP_(SⅡ)值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处理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地下处理高于其他2种酸雨处理。2)在p H5.6的酸雨浓度作用下,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降低,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但低于pH2.5酸雨浓度的影响;地上和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ΦP_(SⅡ)值显著降低。【结论】地下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并存,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总生物量的降低,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等方面,而促进作用体现在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和PSⅡ反应中心的修复方面;同时,地下处理还改变了幼苗叶、茎和根生物量的分配。地上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主要表现抑制作用。全淋处理也抑制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大于地上和地下处理,但是对生物量分配影响不大。pH5.6的酸雨浓度对幼苗作用效果显著小于pH2.5的酸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秃瓣杜英 生物量分配 叶绿素荧光 膜透性 丙二醛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荔波传统酸肉发酵期间理化成分与发酵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倩 郭晓芸 +2 位作者 张海松 范丽平 任国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针对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理化成分和发酵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pH值呈阶段性下降趋势,10d内显著性下降(从pH7.20下降到pH4.50),10d后缓慢下降,至第45天达到最低值(pH3.60);蛋白质、脂肪含量在整个发酵期呈... 针对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理化成分和发酵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pH值呈阶段性下降趋势,10d内显著性下降(从pH7.20下降到pH4.50),10d后缓慢下降,至第45天达到最低值(pH3.60);蛋白质、脂肪含量在整个发酵期呈上升趋势,而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代谢产物总酸、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随发酵期的延长逐渐增加,从传统酸肉风味物质中分析出34种主要化合物,包括酸类15种、醛类11种、烷烃类1种、烯类1种、酯类3种、醇类3种,以酸味物质为主,占总组分的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肉 发酵 理化成分 发酵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凋落物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俞飞 侯平 +2 位作者 宋琦 郭明 吴俊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4-500,共7页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比例的降低(1∶100),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1∶250)。自毒作用强度为未分解凋落物>半分解凋落物>表层土壤。而且未分解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随着样品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发现,柳杉凋落物和表层土壤中均含有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而且未分解凋落物中的这3种物质的含量均是最高的。综合推测,这3种化感物质主要来自于未分解的柳杉凋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柳杉 凋落物 自毒作用 酚酸类物质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菌发酵泡菜品质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范丽平 任国平 +1 位作者 张学兵 王亚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8,共4页
乳酸菌菌株Mao24.1,Mao5.1和Tang3.2分离自传统发酵蔬菜中,具有强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分别接种该3株菌发酵制作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比较分析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pH、亚硝酸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接种发酵泡菜1d时乳酸菌数量最多,... 乳酸菌菌株Mao24.1,Mao5.1和Tang3.2分离自传统发酵蔬菜中,具有强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分别接种该3株菌发酵制作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比较分析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pH、亚硝酸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接种发酵泡菜1d时乳酸菌数量最多,分别为5.5×106,1.4×107,2.8×107 CFU/mL;接入Mao5.1和Tang3.2的发酵泡菜在发酵2d时乳酸含量分别为0.41%和0.53%,pH为3.23和3.22;接菌发酵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在0.40μg/mL以下;Mao5.1和Tang3.2发酵泡菜产品色泽和脆度好,Mao24.1发酵泡菜产品香气浓郁,各指标均优于自然发酵泡菜。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该3株菌间无拮抗作用可共生发酵泡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自然发酵 接种发酵 亚硝酸盐 拮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广义景天属的种子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金孝锋 钱力 +2 位作者 陆燕华 张宏伟 王慧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9-417,共9页
通过对浙江产广义景天属(景天科)26个种的种子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其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根据种子大小、形状及表面纹饰,可以将这26个种子样品分成5个类型,分别是:瓦松型Orostachys-type、八宝型Hylotelephium-t... 通过对浙江产广义景天属(景天科)26个种的种子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其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根据种子大小、形状及表面纹饰,可以将这26个种子样品分成5个类型,分别是:瓦松型Orostachys-type、八宝型Hylotelephium-type、费菜型Phedimus-type、小山飘风型Filipes-type和景天型Sedum-type.在广义景天属内,这些种子类型可以作为属内次级划分甚至分属的依据.可以用作划分属的是瓦松属Orostachys、八宝属Hylotelephium和费菜属Phedimus,可以用作属内次级划分的有小山飘风组Sedumsect.Filipes和景天组Sedumsect.Sedum.在景天组内,种子表皮细胞表面具乳头状凸起,较为一致,但在一些种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也可以作为组内部分分种的依据.苞叶景天系ser.Bracteata3个种的种子形态很不一致,不是狭义景天属内的一个自然类群.说明种子形态对广义景天属的分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属(广义) 种子 微形态 分类学意义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亚硝酸盐乳酸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范丽平 林婷 +1 位作者 张海松 张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21-223,235,共4页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乳酸菌,筛选鉴定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强的菌株,并研究其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产酸情况,为制作泡菜发酵剂储备优良菌株。结果分离了144株乳酸菌,并获得5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99%以上的菌株,经鉴定菌株Mao21.1和Mao...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乳酸菌,筛选鉴定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强的菌株,并研究其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产酸情况,为制作泡菜发酵剂储备优良菌株。结果分离了144株乳酸菌,并获得5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99%以上的菌株,经鉴定菌株Mao21.1和Mao6.2为戊糖乳杆菌,Wang3.1和Mao20.1为植物乳杆菌,Lin2.4为戊糖片球菌。5株菌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生长4h后,各菌株培养液的pH均快速下降;培养20h后,除菌株Mao21.1外,其他菌株培养液pH均降到3.5以下;对数生长末期菌株Mao6.2和Lin2.4活菌数达到108cfu/mL,该两株菌可作为制作泡菜发酵剂的储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降亚硝酸盐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昌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明龙 张韶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对浙江新昌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昌有野生观赏植物14 3科4 0 8属783种,其中乔木197种、灌木2 18种、藤本10 8种、草本2 6 0种.根据本县野生观赏植物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 新昌 野生观赏植物 物种多样性 分布区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优势菌筛选、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倩 郭晓芸 +2 位作者 范丽平 王艳 杨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89-194,共6页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 目的:为揭示贵州荔波传统酸肉不同发酵期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确定优势菌种,并了解其发酵性能。方法:对酸肉中的菌种进行分离、筛选,采用API 50CH标准系统进行鉴定,并对优势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耐盐性、酶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好的乳酸菌分别是M5-4-2、M1-4、M3-4、M9,其中两株为短乳杆菌,另外两株分别是植物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四株菌均有较高的耐盐特性和较强的亚硝酸盐耐受能力,四株菌株之间无拮抗性、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胞外酶均无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结论:M5-4-2、M1-4、M3-4、M9发酵性能较好,可以复配混合,开发为荔波酸肉产业化生产的纯种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肉 发酵 优势菌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范丽平 王亚峰 霍贵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7,27,共5页
筛选到两株分离自开菲尔粒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12.23和94.50mg/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两株菌分别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研究菌株发酵乳的乳清析出、黏度、回复性等... 筛选到两株分离自开菲尔粒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12.23和94.50mg/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两株菌分别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研究菌株发酵乳的乳清析出、黏度、回复性等重要发酵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与不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相比可以增加发酵乳的黏度,减少乳清析出,使发酵乳具有较好的回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丽平 王丽娟 张海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311-17313,共3页
[目的]对酱腌菜中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为人工接种发酵蔬菜储备优良菌株。[方法]通过溶钙圈试验、乳酸纸层析、API系统鉴定及在白菜汁培养基中培养测定酱腌菜中乳杆菌的生长及产酸情况。[结果]试验共分离9株乳酸杆... [目的]对酱腌菜中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为人工接种发酵蔬菜储备优良菌株。[方法]通过溶钙圈试验、乳酸纸层析、API系统鉴定及在白菜汁培养基中培养测定酱腌菜中乳杆菌的生长及产酸情况。[结果]试验共分离9株乳酸杆菌,6株为植物乳杆菌,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14 h即达到对数末期,此时乳酸菌数均达到108cfu/ml,pH降到3.50以下。[结论]该研究为蔬菜发酵剂的制备储备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多肽酶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海松 张永明 +2 位作者 王艳 张倩 周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25-327,共3页
探索鸡肉多肽酶解的最佳条件。以鸡肉、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为原料,酶解液中多肽浓度和最终多肽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鸡肉多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木瓜蛋白酶用量2.50%([E]/[S],W/W),底物浓度9%([S]),pH7.70,水解温... 探索鸡肉多肽酶解的最佳条件。以鸡肉、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为原料,酶解液中多肽浓度和最终多肽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鸡肉多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木瓜蛋白酶用量2.50%([E]/[S],W/W),底物浓度9%([S]),pH7.70,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4h,多肽得率为58.22%。结论:木瓜蛋白酶能有效水解鸡肉获得鸡肉多肽,其酶解鸡肉多肽的得率比胰蛋白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多肽 木瓜蛋白酶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明龙 冯利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4-548,538,共6页
对浙江新昌县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经鉴定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新昌县有药用维管植物155科 504属807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4属51种,种子植物135科470属756种。按其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药、 解表药等十类,并对每一类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介... 对浙江新昌县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经鉴定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新昌县有药用维管植物155科 504属807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4属51种,种子植物135科470属756种。按其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药、 解表药等十类,并对每一类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介绍。进一步发现在新昌药用植物中有22种属于国家级或 省级珍稀植物。最后对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植物资源 药用功能 新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的质粒消除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国霞 范丽平 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105,共5页
质粒消除是鉴定质粒和获得无质粒菌株的重要方法,是乳酸菌进行遗传学改造所需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采用高温和消除剂结合的方法,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菌株进行质粒消除,探讨温度、消除剂吖啶橙的用量和作用时间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质粒消... 质粒消除是鉴定质粒和获得无质粒菌株的重要方法,是乳酸菌进行遗传学改造所需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采用高温和消除剂结合的方法,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菌株进行质粒消除,探讨温度、消除剂吖啶橙的用量和作用时间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质粒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39℃高温可以质粒消除,而37和41℃均无此效果;独自吖叮橙作用未获得质粒消除菌株;39℃高温-吖啶橙同时作用比高温-吖啶橙交替作用消除率高,而39℃高温-20μg·mL-1吖啶橙共同作用12d,消除率可达98%。根据消除结果,以疑似功能性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预期片段,进一步证实了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质粒消除 吖啶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3种产地梅干菜营养成分与有害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茹巧美 徐淼泽 张衍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3种产地梅干菜的营养成分及安全性指标。[方法]分别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浙江省农华、秋梅、萧山3个产地的梅干菜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含量。[结果]试验发现,秋梅产地梅干菜总维生素C含量最高。3种产地梅干菜总酸含量较高并... [目的]分析浙江省3种产地梅干菜的营养成分及安全性指标。[方法]分别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浙江省农华、秋梅、萧山3个产地的梅干菜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含量。[结果]试验发现,秋梅产地梅干菜总维生素C含量最高。3种产地梅干菜总酸含量较高并含柠檬酸,钠含量饱和,富集高含量的钾、钙、镁。萧山产地梅干菜钾、钙、镁富集量最高且氨基酸总量也最高。3种产地梅干菜亚硝酸盐含量小于国标规定的20 mg/kg,且未检出农药残留,同时含少量镉、铬重金属元素,但符合国家的限量标准0.05与0.50 mg/kg。[结论]研究表明,3种产地梅干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且有害成分在国标规定范围内,可以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干菜 矿质元素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克服白菜自交不亲和性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琼 王小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11-11,13,共2页
研究白菜花期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乙醇溶液进行化学处理并人工辅助授粉以及利用手指捻柱头处理方法来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结果表明,6%NaCl处理可以使白菜结荚率和结籽率显著高于其他化学方法的效果,手指捻柱头的物理方法处理在亲和... 研究白菜花期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乙醇溶液进行化学处理并人工辅助授粉以及利用手指捻柱头处理方法来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结果表明,6%NaCl处理可以使白菜结荚率和结籽率显著高于其他化学方法的效果,手指捻柱头的物理方法处理在亲和度指标和种子质量指标各方面均优于化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NACL溶液 乙醇溶液 物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发酵液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探
16
作者 张颖豪 张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利用鸡肉蛋白增溶剂(ZR)预处理鸡肉粉使其处于溶解状态,并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粉发酵,从而研究鸡肉发酵液的功能特性。方法:通过羟自由基体系、亚硝酸盐体系和还原力体系,对经不同浓度ZR预处理的鸡肉溶解液经发... 目的:利用鸡肉蛋白增溶剂(ZR)预处理鸡肉粉使其处于溶解状态,并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粉发酵,从而研究鸡肉发酵液的功能特性。方法:通过羟自由基体系、亚硝酸盐体系和还原力体系,对经不同浓度ZR预处理的鸡肉溶解液经发酵后其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鸡肉发酵液在所选稀释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及还原力随着稀释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预处理鸡肉发酵液的ZR浓度越大,对羟自由基、亚硝酸盐的清除率越高,而还原力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发酵液 抗氧化 羟自由基 亚硝酸盐 还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