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值多项式对函数|x|~α的逼近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志康 吴晓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612,618,共4页
研究插值多项式对|x|α达到最佳逼近度的一种构造方法,证明了对n=2m,m∈N,有Fn()α<Cα,nnα,其中F2m()α=max-1≤x≤1|x|α-R2m(x),R2m(x)是以x0=0,xj=cosj-12π2m(j=1,2,…,n)为插值结点的对|x|α的Lagrange插值多项式,且limn→∞C... 研究插值多项式对|x|α达到最佳逼近度的一种构造方法,证明了对n=2m,m∈N,有Fn()α<Cα,nnα,其中F2m()α=max-1≤x≤1|x|α-R2m(x),R2m(x)是以x0=0,xj=cosj-12π2m(j=1,2,…,n)为插值结点的对|x|α的Lagrange插值多项式,且limn→∞Cα,n=π(α+3)+ππ2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RANGE插值多项式 逼近度 Chebyshev结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对消费文化的回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晓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67-72,59,共7页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对消费的追求导致人失去理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的心灵受到商品的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她的作品《亚当·比德》中塑造了亚瑟和海蒂这两个被异化的消费者的形象,从而反映出她对消费文化的担忧。与此同时,她又树立了以亚当和黛娜为代表的道德典范,从而把她医治消费文化疾病的道德药方渗透在小说中。具体说来,她的道德药方主要包括:对传统价值的尊崇、"因果报应"思想、"利他主义"思想以及"同情意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比德》 消费文化 回应 乔治·爱略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