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7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培育路径——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何欢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21-225,共5页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多元化、职业选择现实化,但存在职业认知片面和职业选择行为矛盾的问题。为了促进涉农专业学生的...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多元化、职业选择现实化,但存在职业认知片面和职业选择行为矛盾的问题。为了促进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高职院校应强化知农爱农情怀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差异化培养,并通过校政企合作,汲取榜样力量,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价值观 乡村振兴 涉农专业 调查 培育路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养猪技术创新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闫红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是产业行业与学校合作的全新起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联合产教融合型企业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养猪技术创新班,构建并实施了“双主体、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是产业行业与学校合作的全新起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联合产教融合型企业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养猪技术创新班,构建并实施了“双主体、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制订养猪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校企“双主体”和工学“双循环”教学,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技术 定制人才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实用人才盘点初探——以陕西省杨凌区元树村为例
3
作者 方大凤 张昌贵 李松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农村实用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和基础。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入户访谈和座谈等方法,对陕西省杨凌区元树村人口特征及实用人才的盘点,结果显示,该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学历水平略高于... 农村实用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和基础。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入户访谈和座谈等方法,对陕西省杨凌区元树村人口特征及实用人才的盘点,结果显示,该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学历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在村务农人员有职业资格证的较少,村有实用人才的发展基础,但是有潜力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村的持续发展。应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实用人才进行发展指导、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业务水平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实用人才 人才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延伸贫困村产业链以助力精准扶贫——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结对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振华 王晓群 《农业工程》 2020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以校村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得知,缺乏技术是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校村合作规划延伸拓展了产业链,形成集群效益,同时加强了产业人才培训。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郊野民宿项目为依托,推出一系列优质品... 以校村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得知,缺乏技术是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校村合作规划延伸拓展了产业链,形成集群效益,同时加强了产业人才培训。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郊野民宿项目为依托,推出一系列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和农事体验项目,使村产业进一步发展,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分红逐年增加和就近就业,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校村合作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职院校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和启示——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帮扶陕西省G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田争运 《农业工程》 202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帮扶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帮扶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厚植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高校产业帮扶须统筹科技、人才、资金等力量同步进行,聚力构建村域经济可循环产业链,夯实其产业基础,帮扶其产业升级;二是注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群众技术技能,提高其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产业帮扶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基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调研 被引量:1
6
作者 苟胜荣 李娟 +2 位作者 王琦 张齐 徐志彪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3期55-58,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和人才振兴是关键,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基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调研,分析陕西关中农村人居环境与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把握农村建筑工程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和人才振兴是关键,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基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调研,分析陕西关中农村人居环境与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把握农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要,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培养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人才振兴 建筑工程技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视角下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朝晖 杨继红 +2 位作者 杜振宁 郑伟 李峰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221-223,共3页
介绍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展示了典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分析了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 介绍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展示了典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分析了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从政策机制、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及学生7个层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提升双创水平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涉农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环境文化景观特色探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分院与豆村农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周锁 陈祺 祝战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166-168,178,共4页
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豆村农场校企共建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工程分院农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从环境养生的根本目的出发,以"养生农业"为串联脉络,结合院内环境文化改造与校外教学试验农场改革,构筑"点、... 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豆村农场校企共建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工程分院农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从环境养生的根本目的出发,以"养生农业"为串联脉络,结合院内环境文化改造与校外教学试验农场改革,构筑"点、线、面、体"四大养生农业特色景观框架,梳理养生农业型高职院校环境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分院 养生农业 环境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秉承质量立校传统 创建一流示范学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之路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永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4,共2页
本文以国家首批建设示范院校杨凌职院为例,列述在办学理念、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就业导向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以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共同推进。
关键词 示范 院校 建设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导员视角下的涉农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对策——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丽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219-221,共3页
以涉农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当前涉农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分析了我国涉农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涉农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娟娟 陈祺 +2 位作者 张君超 刘卫斌 李松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针对高职教育需要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集中在实训基地共同强化技能培训,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立体自荐书",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高职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就... 针对高职教育需要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集中在实训基地共同强化技能培训,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立体自荐书",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高职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就业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园林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校企深度合作 技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下“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宠医菁英班”为例
12
作者 马琳珊 吴礼平 刘芳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共建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课程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宠医菁英班为例,总结了“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课程在现代学徒制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共建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课程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宠医菁英班为例,总结了“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课程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教学改革 宠物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对陕西杨凌示范区的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建宏 朱维魁 +1 位作者 陈冬梅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2215-2216,共2页
针对陕西杨凌示范区失地新生代农民工,在介绍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提出了进行有效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失地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技能培训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屈波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第2期23-,14,共2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为例,就如何能够有效发挥农业示范区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示范职能进行了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为例,就如何能够有效发挥农业示范区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示范职能进行了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除了科技示范之外,更应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的水平和高度,对示范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加大推动作用,也更有利于示范区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示范区 杨凌 新农村文化建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积德 高焕霖 +2 位作者 李峰博 雷小平 仇文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目的]定量揭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遥感生态模型进行分... [目的]定量揭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遥感生态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0.45升至0.50,呈上升趋势的面积为50.7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杨凌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具有向西北优而东南城区差两极扩散的趋势;干度分量对生态指数模型整体影响最大。[结论]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人为活动密集区和大型工业园区,体现出高度聚集的特点。在杨凌区未来规划和发展中,应控制并有效减小裸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重视生态景观和城区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干度分量 主成分分析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裴红波 陈祺 方大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87-290,共4页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 武功古镇 农耕文化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杨凌安全农产品溯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甘秋维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农产品溯源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杨凌示范区近年来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检测检验和溯源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同时,阐述了杨凌... 农产品溯源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杨凌示范区近年来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检测检验和溯源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同时,阐述了杨凌安全农产品溯源系统技术架构,希望该系统能在更多农产品生产、销售、监管方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二维码 溯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杨凌麦长管蚜发生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锋 王世锋 +2 位作者 苏海燕 廖淑霞 胡想顺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32-34,39,共4页
为了预测麦长管蚜田间发生发展程度,及时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根据历年来杨凌区麦长管蚜的种群发生程度和气象数据,利用多元相关性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了杨凌地区3月下旬到5月下旬各旬麦长管蚜的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从16个气象因... 为了预测麦长管蚜田间发生发展程度,及时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根据历年来杨凌区麦长管蚜的种群发生程度和气象数据,利用多元相关性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了杨凌地区3月下旬到5月下旬各旬麦长管蚜的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从16个气象因子中发现旬均温度、旬均相对湿度和旬均气压与当旬麦长管蚜的发生相关系数排在最前3位。用三个气象因素构建的各旬线性回归模型经实践验证表明对当旬麦长管蚜发生程度预测的准确率为100%(3月下旬)、100%(4月上旬)、100%(4月中旬)、90%(4月下旬)、75%(5月上旬)、85%(5月中旬)、100%(5月下旬),总体准确率90%。由此得出结论本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指导实践中麦长管蚜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预测预报 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住宅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19
作者 张迪 张春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282-7283,共2页
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从农村住宅建设研究历史及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生态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出了农村生态住宅建设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农村 住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农村生活污水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研究
20
作者 朱海波 梅凡民 景振江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2-86,104,共6页
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减污降碳是当前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关键。在分析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污水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关中渭北旱塬、中部平原、秦岭北麓浅山区农村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分别提出了适宜的污水绿色低碳收集、... 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减污降碳是当前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关键。在分析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污水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关中渭北旱塬、中部平原、秦岭北麓浅山区农村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分别提出了适宜的污水绿色低碳收集、处理与利用技术,以期为关中整县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农村生活污水 美丽乡村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