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晓蓉 王宇娟 +2 位作者 何小静 李英 张小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究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喉利咽汤及金嗓散结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SF-36)、治疗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78.79%)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9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声嘶、声带充血水肿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干燥感、咳嗽、疼痛感、异物感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干燥感、咳嗽、疼痛感、异物感主观症状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HI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HI及SF-36评分均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03%)与对照组(3.03%)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喉利咽汤联合金嗓散结丸可提升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 清喉利咽汤 金嗓散结丸 疗效 嗓音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复宁Ⅴ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联社 董铁昌 +3 位作者 王莎莎 陈学斌 刘建荣 王朝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29,共2页
心复宁Ⅴ号(XFN-V)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71.57%,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XFN-... 心复宁Ⅴ号(XFN-V)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71.57%,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XFN-V具有良好的控制心绞痛发作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复宁Ⅴ号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9在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石田田 冯宁 +1 位作者 何丽洁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miR-9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HK-2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永生化的HK-2细胞给予5 ng/m L TGF-β刺激0、72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型胶原蛋白(... 目的探讨miR-9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HK-2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永生化的HK-2细胞给予5 ng/m L TGF-β刺激0、72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3型胶原蛋白(Col3)、纤连蛋白(fibronecti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和miR-9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α-SMA、Col1、Col3、fibronectin、CTGF的表达变化;给予5 ng/m L TGF-β刺激或不用TGF-β刺激的HK-2细胞,培养48 h,转染miR-9的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9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进行验证。结果 TGF-β刺激72 h后,HK-2细胞中的miR-9、α-SMA、Col1、Col3、fibronectin、CTGF的水平增加,而E-cadherin水平下降;给予HK-2细胞转染miR-9模拟物后,miR-9、α-SMA、Col1、Col3、fibronectin、CTGF含量增加,E-cadherin含量下降;给予HK-2细胞TGF-β刺激48 h并转染miR-9抑制剂后,miR-9、α-SMA、Col1、Col3、fibronectin、CTGF含量下降,E-cadherin含量增加。通过Target Scan进行生物学信息预测,结果显示E-cadherin可能为miR-9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证。结论 miR-9在人HK-2细胞转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HK-2细胞转分化及纤维化。miR-9抑制剂可逆转TGF-β刺激HK-2细胞转分化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9 上皮-间质转化(EMT)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关中奶山羊胎儿生殖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超 朱海鲸 +4 位作者 刘维帅 郑伟俊 王静 杨春荣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8-1336,共9页
旨在阐明山羊胚性腺的发生规律,这对于山羊的繁殖育种、丰富胚胎学有关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22枚从39日胎龄胎儿至初生奶山羊性腺进行石蜡组织切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方法对山羊胎儿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点,山羊... 旨在阐明山羊胚性腺的发生规律,这对于山羊的繁殖育种、丰富胚胎学有关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22枚从39日胎龄胎儿至初生奶山羊性腺进行石蜡组织切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方法对山羊胎儿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点,山羊胎儿性腺发育过程中VASA及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奶山羊性腺在39~47日胎龄时已出现精索和白膜,已发生性别分化,并可分辨出生殖细胞、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细胞增殖率较高。在大约50日胎龄前生殖细胞可称作性原细胞,细胞为球形、核质比高。在51~59日胎龄,生殖细胞发生剧烈变化:体积增大、核质比降低。此后逐渐由性原细胞发育为前精原细胞,并且在此期间表达VASA的生殖细胞增多。50~90日胎龄,生殖细胞增殖率最高,生殖细胞所占比例也达到峰值。在90日胎龄后生殖细胞增殖率下降,比例下降,间质细胞大量退化。结果表明,山羊胎儿的生殖细胞在50日胎龄后由性原细胞发育为前精原细胞,生殖细胞在50~90日胎龄的增殖率最高,VASA可作为雄性山羊胎儿前精原细胞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性腺 分化 雄性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3
5
作者 屈雷 杨学义 +2 位作者 王馨 赵明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5,共5页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  根据角膜缘干细胞定位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的源泉并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的理论。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将角膜缘上皮全周或半周板层手术切除,或用1mol/LNaOH直接擦除等方法破坏角膜缘干细胞,探索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失病理模型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处理后4周,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1mol/LNaOH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全部血管化、结膜化,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基质胶原纤维完整未见溃疡、穿孔等病变,细胞印迹学检查为结膜表型,可作为实验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病理模型;全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有2只为结膜表型,另3只为角膜表型,观察期内结果不稳定;半周角膜缘上皮板层手术切除,中央角膜上皮层用生理盐水擦除的5只试验家兔,角膜表面透明,全部为角膜表型;直接用1mol/LNaOH擦除角膜缘和中央角膜上皮的试验家兔,有4只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断裂、溶解,并伴有严重的溃疡、穿孔、睑球粘连等病变,不能用于移植试验,另1只角膜表面透明,未见结膜和新生血管长入,细胞印迹学检查为角膜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 病理模型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治疗合并双神经根变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柳根哲 李春根 +2 位作者 徐林 魏苏雄 Munehito Yoshida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变异 镜下治疗 内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伴幻觉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媛媛 孙虎 +3 位作者 李雯 白雅 李世敬 刘学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78-680,共3页
患者男性,63岁。因颈椎椎管狭窄术后4周突发肢体无力、幻觉、排尿障碍2周,于2014年7月10日入院。患者发病前1个月因颈椎椎管狭窄在骨科于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后路C3-6椎管扩大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14年6月13日),手术过程顺利,术... 患者男性,63岁。因颈椎椎管狭窄术后4周突发肢体无力、幻觉、排尿障碍2周,于2014年7月10日入院。患者发病前1个月因颈椎椎管狭窄在骨科于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后路C3-6椎管扩大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14年6月13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症状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幻觉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 葛武鹏 +3 位作者 梁秀珍 王西宁 崔秀秀 孙奇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98-104,共7页
旨在探究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丰度,为婴幼儿健康评价及营养补充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陕西关中地区0~6月龄(Ⅰ组)、6~12月龄(Ⅱ组)、12~36月龄... 旨在探究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丰度,为婴幼儿健康评价及营养补充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陕西关中地区0~6月龄(Ⅰ组)、6~12月龄(Ⅱ组)、12~36月龄(Ⅲ组)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种群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在24份婴幼儿粪便样品中,3组(阶段)样品中均检出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及假链状双歧杆菌5个菌种,且在第Ⅲ组样品中还检测到青春双歧杆菌;3组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的DNA含量均在1010copies/g左右,Ⅰ组样品中含量(1010.44copies/g)显著高于Ⅱ、Ⅲ组样品(p<0.05)。Ⅰ、Ⅱ组样品中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丰度较高,Ⅰ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0.12%、38.02%,Ⅱ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3.89%、43.65%;Ⅲ组中丰度前3位的菌种是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分别为23.99%、19.95%、24.55%。3个阶段的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种群组成差异不明显,但丰度表达存在一定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道 双歧杆菌 种群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兔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文龙 梁惠 刘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1205,1249,共6页
本文阐述了海兔素(Aplysin)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剂量海兔素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以Western blot测定SK... 本文阐述了海兔素(Aplysin)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剂量海兔素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以Western blot测定SK-BR-3细胞中EGFR、Akt及ERK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20、30、40、45、50、55、60 mg/L海兔素处理SK-BR-3细胞24 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量效依赖性,其IC25和IC50值为分别为29.4和33.7 mg/L;IC25和IC50剂量海兔素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SK-BR-3细胞EGFR、Akt及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但是不影响总蛋白表达水平。表明海兔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兔素抑制细胞中EGFR蛋白磷酸化,进而阻断下游效应分子Akt和ER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素 SK-BR-3细胞 CCK-8 凋亡 细胞信号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莉 葛武鹏 +5 位作者 梁秀珍 张静 王西宁 张雪 崔秀秀 龚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8-215,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54份不同喂养方式(母乳、羊乳配方粉、牛乳配方粉)、不同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和不同月龄(I段:0~6个月、II段:6~12个月、III段:12~36个月)婴幼儿粪便样本,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尤其是...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54份不同喂养方式(母乳、羊乳配方粉、牛乳配方粉)、不同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和不同月龄(I段:0~6个月、II段:6~12个月、III段:12~36个月)婴幼儿粪便样本,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尤其是羊乳配方粉对婴幼儿肠道构成的影响,分析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比较优势菌丰度,为婴儿配方食品的开发及婴幼儿科学喂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相同喂养方式、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分娩方式对其肠道菌群影响不尽相同,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门水平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3.74%、25.48%、17.93%、9.71%;I段剖宫产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0.83%、44.31%、3.81%、11.01%;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41.44%、43.84%、8.38%、6.27%;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60.76%、24.85%、8.66%、5.70%;I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26.58%、47.73%、24.07%、1.58%;I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34.77%、51.94%、11.10%、2.16%。在分娩方式相同且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喂养羊乳配方粉的婴幼儿肠道菌群构成更为多样,且主要优势菌相对丰度更高,Actinobacteria在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62.98%,在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占43.74%;Bacteroidets在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43.84%,在II段顺产牛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35.71%。对于相同分娩方式、相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随着月龄的增长其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II段婴幼儿肠道菌群更为多样,且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目)较I、III段相对丰度更高,为差异显著的优势菌。本研究为婴幼儿的健康、代谢及相关疾病的防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和分娩方式 高通量测序 婴幼儿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11
作者 伊立 董志坚 +1 位作者 王锁良 张培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6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病例均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短期随访,两种入路对于病人疼痛症状的减轻均显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入路对于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可行,但是经椎板间入路可以更充分切除钙化灶、分离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经椎板间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对小鼠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仇普斌 刘超 +3 位作者 李伟 潘少辉 刘文帅 华进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9-14,I0001-I0003,共9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观察UC-MSC体内移植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10μmol/L 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UC-MSC 14 d,通过RT-PC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盐酸...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观察UC-MSC体内移植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10μmol/L 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UC-MSC 14 d,通过RT-PC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每只3.0 mg/(kg/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鼠;在注射ISO 48 h后,实验组将DAPI标记的UC-MSC经两次尾静脉移植给心肌梗死模型鼠,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采集实验小鼠的心脏、脾脏,以未移植细胞组的小鼠心肌损伤模型作为对照,通过心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测量,免疫荧光和碱性复红-苦味酸(HBFP)染色鉴定其体内分化和修复作用。结果 RT-PCR分析表明诱导的UC-MSC表达心肌特异性基因:心肌α-actin、TBX5、GATA4和NKx2.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细胞呈心肌α-actin和NKx2.5阳性,且呈双核现象。尾静脉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模型受体鼠心脏均发现有DAPI阳性细胞迁移至心肌组织且呈现心肌α-actin阳性,HBFP染色及心脏和脾脏指数结果显示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的模型鼠有明显的修复和治疗效果。结论 UC-MSC在体外经5-aza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尾静脉体内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移植 心肌梗死模型 小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对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闪闪 葛武鹏 +4 位作者 裴剑飞 王西宁 李小鹏 梁秀珍 吴小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6-1445,共10页
旨在探讨不同胎次的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其合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抗氧化肽活性评价指标,结合胎盘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Water-soluble... 旨在探讨不同胎次的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其合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抗氧化肽活性评价指标,结合胎盘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Water-soluble protein,WSP)含量变化,比较不同存放条件随时间延长各指标的衰变情况,评价不同胎次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劣。结果表明:1)第1、2、3胎各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后,其多肽含量分别为(0.201±0.03)、(0.270±0.02)、(0.193±0.02)mg·mg-1冻干粉;DPPH·清除率分别为32.75%、53.20%、37.97%;·OH清除率分别是35.45%、51.94%、39.35%;WSP含量分别为16.63%、23.87%、18.60%,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各指标最佳。2)各胎次提取物4℃保存时,随时间延长DPPH·清除率、·OH清除率、WSP含量3个指标保全率均明显优于常温存放(P<0.05)。3)4℃存放63d,第2胎提取物DPPH·清除率保全了78.85%;·OH清除率保全了71.93%;WSP含量保全率为77.36%。综上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4℃存放比常温保存抗氧化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胎盘 胎次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减数分裂的起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昭 刘维帅 华进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0-915,共6页
生殖细胞的发生、增殖和分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生殖是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精子发生是完成繁殖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单倍体精子.精子发生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特殊的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其中... 生殖细胞的发生、增殖和分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生殖是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精子发生是完成繁殖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单倍体精子.精子发生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特殊的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其中减数分裂是精子发生最重要的步骤,但关于减数分裂如何精确起始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已有报道发现,维甲酸(RA)调控Stra8可能是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起始的机制之一,Nanos2、Boule对RA-Stra8通路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减数分裂起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精子发生 Nanos2 Boule Stra8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前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阜蕾 朱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2-775,共4页
目的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 目的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术前1周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均于术后1个月停药。术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和体征。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术前加重,且以对照组症状加重更为显著,表现为OSD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术前增加,BUT较术前缩短(均为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和BUT分别为(14.43±5.33)分、(0.71±0.56)分、(8.65±3.01)s,均优于对照组的(22.08±6.71)分、(1.38±0.88)分、(7.12±2.9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前应用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眼表损伤,缩短眼表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玻璃酸钠 干眼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康痔栓的醇沉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林 尚荣国 +1 位作者 李康乐 窦建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康痔栓的醇沉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含醇量、药液相对密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醇沉工艺。结果:康痔栓的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含醇量为60%,药液相对密度为1.10~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康痔栓的醇沉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含醇量、药液相对密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醇沉工艺。结果:康痔栓的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含醇量为60%,药液相对密度为1.10~1.20,静置时间24h。结论:通过正交实验优选的康痔栓的醇沉工艺,确定了康痔栓的生产工艺合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痔栓 生产工艺 正交试验 出膏率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验证试验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药流后出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春丽 胡仲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75-1376,共2页
药物流产因方便、不留创伤、无痛苦且安全,临床上为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但流产后宫腔内蜕膜残留,致使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时间长,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妇产科医生。2011年1~12月间作者使用不同的安官黄体酮药物给药方式进行治疗111例患者。
关键词 给药治疗 黄体酮 药流后出血 阴道给药 口服 药物流产 妇产科医生 蜕膜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病理模型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18
作者 赵明 杨学义 +2 位作者 屈雷 王馨 窦忠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88-90,共3页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 为探索一种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采用“一刀法”、“一剪法”和“刀剪结合法”制作家兔和山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用植床外观特征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表明,“一刀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但植床表面的切痕深浅不一;“一剪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痕迹不显且不规整,而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完成的角巩缘切口整齐美观且植床表面平整。说明“刀剪结合法”是制作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病理模型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病理模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卫凌 卫文博 +2 位作者 韩妮妮 辛梦玺 伊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1-512,共2页
疼痛科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在疼痛科发展的过程中,以微创介入技术为代表的许多新的技术在疼痛科中广泛使用,在造福患者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良事件和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疼痛科的... 疼痛科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在疼痛科发展的过程中,以微创介入技术为代表的许多新的技术在疼痛科中广泛使用,在造福患者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良事件和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疼痛科的发展。笔者就掌握的有关信息和资料,结合部分临床案例,分析讨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疼痛科 介入术后 微创 原因分 预防 临床学科 介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汤加减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血清MMP-9和25羟维生素D的检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春鸟 王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02-3005,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减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期对患者外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 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减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期对患者外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联合西替利嗪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汤,2组均连续治疗28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及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MMP-9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桂枝汤 25羟维生素D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