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品种伟隆323的选育
1
作者 黎哲 宁江权 +2 位作者 徐建伟 董永利 王轩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161-163,共3页
伟隆323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西农822为母本、郑麦366为父本,通过系谱法历经多年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性突出、综合抗逆性优良的中筋小麦品种,于2023年9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麦20230011号,适宜... 伟隆323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西农822为母本、郑麦366为父本,通过系谱法历经多年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性突出、综合抗逆性优良的中筋小麦品种,于2023年9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麦20230011号,适宜陕西省关中灌区种植。介绍了伟隆323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伟隆323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伟隆188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宁江权 王轩 +2 位作者 王铭春 徐盟 董永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73-75,共3页
为全面评价小麦新品种伟隆188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8-2021年伟隆188参加陕西省科企联盟小麦联合体审定试验产量汇总结果为依据,利用产量增减幅度、多重比较、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伟隆188在陕西关中灌区的丰产性、稳产性... 为全面评价小麦新品种伟隆188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8-2021年伟隆188参加陕西省科企联盟小麦联合体审定试验产量汇总结果为依据,利用产量增减幅度、多重比较、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伟隆188在陕西关中灌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伟隆188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均优于对照,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伟隆188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筋小麦新品种伟隆188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宁江权 张少杰 +2 位作者 王龙 徐建伟 董永利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6-19,59,共5页
伟隆188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中麦895为母本、西农82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陕西省审定(陕审麦20220026号),2023年通过河南省(引种编号:(豫)引种[2023]麦007)、江... 伟隆188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中麦895为母本、西农82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陕西省审定(陕审麦20220026号),2023年通过河南省(引种编号:(豫)引种[2023]麦007)、江苏省引种(引种编号:(苏)引种(2023)第152号),适宜在陕西省关中灌区及黄淮麦区同类型区域种植。基于此,简述了伟隆188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强筋 伟隆188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伟隆396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宁江权 徐建伟 董永利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30-32,共3页
伟隆396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系谱法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总结了伟隆396选育过程,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伟隆396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伟隆39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伟隆105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安红卫 董永利 +2 位作者 王军鹏 徐建伟 王振海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25-126,共2页
在论述了玉米新品种伟隆105的特征特性和高产、优质、籽粒脱水快等突出优点后,重点介绍了伟隆105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亲本繁殖、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伟隆105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伟隆88制种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永利 王国筱 邓兴荣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介绍了国审杂交油菜新品种伟隆88选育父母本情况,为有效推广该品种,从特制定了严格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 油菜品种 伟隆88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伟隆10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安红卫 邬怀真 王铭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6期41-42,共2页
伟隆105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用自选系W67为母本、W4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主要优点是籽粒脱水快、稳产高产、广适高抗,适宜陕西春玉米区种植及同类地区引种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伟隆105的选育过... 伟隆105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用自选系W67为母本、W4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主要优点是籽粒脱水快、稳产高产、广适高抗,适宜陕西春玉米区种植及同类地区引种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伟隆10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伟隆105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伟隆105选育的创新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安红卫 徐永林 董永利 《中国种业》 2017年第6期68-69,共2页
通过对中晚熟玉米新品种伟隆105及双亲来源的分析,发现了伟隆105选育的创新点:成功的将美国种质导入国内的玉米自交系,解决了国内种质资源脱水慢的缺点;通过早代测配和多点鉴定,缩短了育种年限;采用早代高密度选育自交系,增强了选择压力... 通过对中晚熟玉米新品种伟隆105及双亲来源的分析,发现了伟隆105选育的创新点:成功的将美国种质导入国内的玉米自交系,解决了国内种质资源脱水慢的缺点;通过早代测配和多点鉴定,缩短了育种年限;采用早代高密度选育自交系,增强了选择压力,提高了自交系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伟隆105 创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伟隆105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永哲 李鹏 +1 位作者 侯江波 安红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该文介绍了玉米品种伟隆105在宝鸡地区多年多点种植的综合表现,分析了该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优良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伟隆105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伟隆105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新品种“伟隆88”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10
作者 徐永林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213-213,238,共2页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农业科技 杂交种 甘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隆网”对推动陕西“互联网+种业”发展的启示
11
作者 安红卫 刘冰心 +2 位作者 徐永林 严菲 徐骅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99-100,共2页
伟隆农资网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初步建立了以农作物种子做为载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县级物流旗舰店+乡村基层体验店"模式的农资物流体系,创造了全新的种业营销模式,使陕西在"互联网+种业"... 伟隆农资网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初步建立了以农作物种子做为载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县级物流旗舰店+乡村基层体验店"模式的农资物流体系,创造了全新的种业营销模式,使陕西在"互联网+种业"这个新领域走在了全国种业企业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伟隆 伟隆网 互联网+销售模式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隆网”的创新设计、运营现状及前景展望
12
作者 安红卫 徐骅 严菲 《中国种业》 2017年第10期29-31,共3页
"伟隆网"是由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建设、自主运营、开放兼容的线上物流交易和自主物流配送的农资电商平台,它以农作物种子作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物流技术,逐步加入其他农资、农业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建立... "伟隆网"是由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建设、自主运营、开放兼容的线上物流交易和自主物流配送的农资电商平台,它以农作物种子作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物流技术,逐步加入其他农资、农业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建立以农资在线销售、农资实体体验店销售、农资售后技术服务和试验示范、政府质量监管等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推广平台,彻底解决农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农资售后技术服务、试验示范等传统电商难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隆网 “互联网+” 电子商务 销售模式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隆网”的创新设计、运营现状及前景展望
13
作者 安红卫 徐骅 严菲 《中国种业》 2017年第A01期132-134,共3页
“伟隆网”是由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建设、自主运营、开放兼容的线上物流交易和自主物流配送的农资电商平台,它以农作物种子作为栽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物流技术,逐步加入其他农资、农业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建立以农资在... “伟隆网”是由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建设、自主运营、开放兼容的线上物流交易和自主物流配送的农资电商平台,它以农作物种子作为栽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物流技术,逐步加入其他农资、农业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建立以农资在线销售、农资实体体验店销售、农资售后技术服务和试验示范、政府质量监管等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推广平台,彻底解决农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农资售后技术服务、试验示范等传统电商难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隆网 “互联网+” 电子商务 销售模式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伟隆12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安红卫 张英杰 +1 位作者 王振海 徐建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伟隆128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用自选系W52为母本、W4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主要优点是综合抗性强、稳产高产、籽粒品质优良,适宜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及同类地区引种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伟隆128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碧江区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15
作者 崔志钢 王琨 +3 位作者 赵会芳 郑合 王孝利 宁江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59-61,69,共4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白菜品种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产量、生育期、抗虫性、抽薹性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春大将平均单株重1.16 kg,折合产量51533.33 kg/hm^(2),产量位居第1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夏将军平均单株重1.07 ...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白菜品种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产量、生育期、抗虫性、抽薹性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春大将平均单株重1.16 kg,折合产量51533.33 kg/hm^(2),产量位居第1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夏将军平均单株重1.07 kg,折合产量47533.33 kg/hm^(2),产量位居第2位,综合性状也表现良好;早熟五号在产量和综合性状方面均表现欠佳。综合来看,春大将和夏将军2个品种较适宜在铜仁市碧江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品种 产量 生育期 抗虫性 抽薹性 农艺性状 贵州铜仁 碧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度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 品种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龙 郑祥博 +3 位作者 王欣桐 王保通 李强 董永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鉴定的5种病害抗性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对条锈病抗性水平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抗性水平最差。供试品种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61份,占供试品种的53.51%;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27份,占供试品种的23.68%;对赤霉病表现抗-中抗的品种21份,占供试品种的18.42%;同时鉴定出2份对5种病害均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为西农968和金麦207。对21份高感条锈病的品种均按陕西省区试品种试验要求终止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试品种 抗病性鉴定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陕西省审定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17
作者 王龙 郑祥博 +3 位作者 王欣桐 李强 王保通 董永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4-2201,共8页
为分析2014-2023年陕西省审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性水平,利用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2、CYR33、CYR34等量混合菌株,陕西省不同麦区小麦白粉病菌混合菌种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采用大田人... 为分析2014-2023年陕西省审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性水平,利用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2、CYR33、CYR34等量混合菌株,陕西省不同麦区小麦白粉病菌混合菌种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采用大田人工接种对179份审定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79份小麦品种有6份兼抗3种病害,占供试小麦品种的3.35%,分别为‘长航1号’‘西农585’‘唐麦831’‘孟麦028’‘普冰151’和‘西农175’;兼抗两种病害的小麦品种有23份,占供试小麦品种的12.85%。对条锈病表现免疫/近免疫的品种占5.03%,高抗品种占12.29%,中抗品种占34.20%。对白粉病表现免疫/近免疫的品种占0.56%,高抗品种占2.79%,中抗品种占10.06%,抗病品种占1.68%。无免疫和高抗赤霉病的品种,中抗品种占8.38%,抗病品种占5.03%。2014-2023年179份陕西省审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整体抗性较好,对白粉病以及赤霉病的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审定品种 抗病性鉴定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麦区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西农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永利 李森 +2 位作者 侯佐 徐永林 张玲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为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新品种西农20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设计播期(T1~T3,主因素)和3个播量(C1~C3,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以探讨播期和播量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农20籽粒产量和品质特性受播种期与播量互作效应的影响显著。... 为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新品种西农20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设计播期(T1~T3,主因素)和3个播量(C1~C3,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以探讨播期和播量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农20籽粒产量和品质特性受播种期与播量互作效应的影响显著。籽粒产量最高(7503.5kg·hm^-2)的播种期和播量组合模式为处理T2-C2(10月13日播种,播种量为150kg·hm^-2),该处理有效穗数最多(689.4×104·hm^-2),穗粒数最高(33粒),且具有适宜的千粒重(40.4g)。其次为T2-C1(10月13日播种,播种量为180kg·hm^-2)和T1-C1(10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120kg·hm^-2)组合,也可以获得7100kg·hm^-2以上的高产。播期和播量处理组合对西农20品种的籽粒容重、面粉吸水率和沉降值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其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影响较大。T3-C2处理组合有利于西农20的面团稳定时间(14.6min)形成;T2-C1处理组合有利于蛋白质(15.8%)和湿面筋(33.8%)的积累和形成。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西农20优质高产的适期播种期为10月13日左右,播量应控制在120~150kg·hm^-2;晚播或大播量均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播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运行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红卫 蔡晓月 +3 位作者 董永利 刘永哲 徐拉林 张英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5期182-184,共3页
南繁是加快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陕西省种子管理站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伟隆等企业建立的南繁育种基地,发现南繁育种基地的运行模式互不相同,各有优势,都为陕西玉米育种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南繁 育种基地 种业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稳系数法的玉米新组合高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红卫 张英杰 王振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27-29,共3页
采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了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14个玉米新组合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所得结果与田间鉴定的综合表现基本一致:WL13-4的高产稳产性更好,WL13-8丰产性好而稳产性差,WL13-6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
关键词 杨凌伟隆 玉米 新组合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