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制种后期管理 提高蚕种质量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先哲 唐茂荣 陈家福 《广西蚕业》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根据实践分析得出,蚕种生产中不同组(或原蚕区)间收茧数量基本一致但生产蚕种的数量、质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种茧收购后的技术处理和管理上存在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做好种茧后期管理,可以提高制种率,增... 本文根据实践分析得出,蚕种生产中不同组(或原蚕区)间收茧数量基本一致但生产蚕种的数量、质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种茧收购后的技术处理和管理上存在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做好种茧后期管理,可以提高制种率,增加产卵量,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质量 发蛾调节 削茧鉴蛹 蚕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稻纵卷叶螟分离的一株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旭华 祁广军 +9 位作者 汤庆坤 潘志新 朱方容 刘玉生 于先哲 罗梅兰 蒋满贵 石美宁 唐亮 虞崇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3-550,共8页
从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稻纵卷叶螟体内分离到1株微孢子虫,编号为CmM1。CmM1微孢子虫的孢子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1.71±0.16)μm×(2.82±0.22)μm;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周期为120 h;可以与... 从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稻纵卷叶螟体内分离到1株微孢子虫,编号为CmM1。CmM1微孢子虫的孢子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1.71±0.16)μm×(2.82±0.22)μm;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周期为120 h;可以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抗血清产生阳性凝聚反应;超微结构具双核,极丝11~13圈。以上生物学性状显示CmM1微孢子虫具有微粒子属(Nosema)的基本分类特征。对CmM1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及进行序列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的分析,进一步证实CmM1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与家蚕微孢子虫的亲缘关系很近。将该微孢子虫暂命名为Nosema sp.CmM1。调查CmM1微孢子虫对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的自然感染率为3.68%~5.14%。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为1.16×104mL-1,是Nb的0.47倍,对家蚕的平均胚种传染率为2.86%,说明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稻纵卷叶螟 生物学特性 家蚕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裤瑶桑蚕丝生产对现代桑蚕良种繁育的启示——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调查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陆俣伽 陆密密 +1 位作者 虞崇江 覃秋铭 《广东蚕业》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白裤瑶的桑蚕丝生产是瑶族同胞世代的日常生产活动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以及资料查询,对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白裤瑶的桑蚕丝生产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南丹白裤瑶的桑蚕生产是具有鲜明瑶族特色独立起源的桑蚕体系;其桑蚕种... 白裤瑶的桑蚕丝生产是瑶族同胞世代的日常生产活动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以及资料查询,对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白裤瑶的桑蚕丝生产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南丹白裤瑶的桑蚕生产是具有鲜明瑶族特色独立起源的桑蚕体系;其桑蚕种繁育、饲养、保存等过程与现代桑蚕生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白裤瑶蚕丝生产是蚕丝文明文化发展保存在现代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裤瑶 现代桑蚕 良种繁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庆坤 黄旭华 +9 位作者 潘志新 蒋满贵 黎晓锋 罗梅兰 朱方容 何国玲 胡文娟 安春梅 韦廷秀 于先哲 《广西蚕业》 2012年第4期13-25,共13页
以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为基本数学模型,综合现行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的优点,结合广西蚕种生产实际,以集团为单位,设计形成适合平附种的计数二次抽样检验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新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 以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为基本数学模型,综合现行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的优点,结合广西蚕种生产实际,以集团为单位,设计形成适合平附种的计数二次抽样检验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新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解决了现行方法有毒集团与有毒蛾数不对等的问题,改进了农业行业标准散卵种方法过于严格,生产方风险过大的问题,改进了农业行业标准平附种方法过于宽松,使用方风险失控的问题,同时检验结果准确,检验工作量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平附种 母蛾微粒子病检验 集团检验 改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套种马铃薯“三高”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平 黄汉达 +1 位作者 滕色伟 陈家福 《广西蚕业》 2011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稻草(甘蔗叶)覆盖、免耕栽培,则可在翌年4月收获马铃薯。经田间试验,主作物种桑养... 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稻草(甘蔗叶)覆盖、免耕栽培,则可在翌年4月收获马铃薯。经田间试验,主作物种桑养蚕收入较好,一般年产鲜茧200kg/666.7m2左右,投资600元左右,纯收入2 500元左右;套种马铃薯仅投入500元/666.7m2,马铃薯产量达500~750kg/666.7m2,产值达2 000~3 000元/666.7m2,仅此一项为桑园增值1 500~2 500元/666.7m2。在桑园间利用稻草覆盖进行马铃薯免耕栽培,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马铃薯 间套种 免耕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原蚕生产在蚕桑生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甘正义 于小光 《广西蚕业》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原蚕 作用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养蚕经验谈
7
作者 陈家福 《农家科技》 2008年第3期20-20,共1页
1.科学管理桑园。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正确的方法是:桑园施肥应氮、磷、钾配合,比例是5:3:4,冬季多施农家肥料等有机肥作基肥,春季发芽时施一次速效催芽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病虫害严重时应该是每采完一造叶... 1.科学管理桑园。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正确的方法是:桑园施肥应氮、磷、钾配合,比例是5:3:4,冬季多施农家肥料等有机肥作基肥,春季发芽时施一次速效催芽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病虫害严重时应该是每采完一造叶,用低毒短效农药杀虫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养蚕 科学管理 水肥管理 农家肥料 桑叶产量 病虫害 桑园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蚕农养蚕失败的根源
8
作者 陈家福 《广西蚕业》 2007年第A02期27-28,共2页
1.“重蚕轻桑”的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思想比较普遍,桑园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忽视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桑树只种不管理,靠天吃饭,桑树经过多次采伐后,也不及时施肥,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桑园产量。
关键词 养蚕 桑园管理 蚕农 水肥管理 病虫害 桑树 采伐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养殖中农药对家蚕的影响调查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滕忠羿 莫梁斌 《花卉》 2015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据考证发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蚕进行养殖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桑蚕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蚕是一种对化学农药非常敏感的昆虫,如果桑园农药喷洒不当将会造成家蚕中毒而给蚕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使用化... 据考证发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蚕进行养殖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桑蚕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蚕是一种对化学农药非常敏感的昆虫,如果桑园农药喷洒不当将会造成家蚕中毒而给蚕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使用化学农药预防桑园虫害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农药对家蚕生长的影响,只有这样才去确保桑园与家蚕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家蚕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农药的喷洒方法对桑叶生长的影响做调查,再根据所调查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防治家蚕农药中毒的有效策略,为桑蚕养殖者提供有效的家蚕农药中毒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养殖 家蚕 农药中毒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市农村养蚕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改进对策
10
作者 陈家福 《广西蚕业》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种桑养蚕技术问题:重蚕轻桑、重治轻防、养蚕技术差,提出科学管理桑园,加强消毒防病工作,规范补催青,精选良桑等改进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养蚕 技术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取有效措施 加速推广“桂蚕一号”
11
作者 甘正义 于小光 苏寒梅 《广西蚕业》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桂蚕一号"是广西育成的适合亚热带气侯条件下饲养的高产优质的蚕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对于广西打造桑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推广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掌握品种特性、良种良法相结合、各部门协调推广等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桂蚕一号” 推广 意义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蚕育蚕期消毒试验
12
作者 何静 罗会贤 +4 位作者 余文中 吴安菊 陈韶晖 杨通明 佘文惠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87-87,9,共2页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蚕台育蚕期消毒处理2、3与处理1(ck)相比,四龄蚕结茧率比对照降低5.0%~8.73%、僵病发生率高101.47%~357.35%,死笼率比对照高62.99%~159.58%。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1g,茧屋量最重为0.411,茧层率也最高为22.83%,小区产...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蚕台育蚕期消毒处理2、3与处理1(ck)相比,四龄蚕结茧率比对照降低5.0%~8.73%、僵病发生率高101.47%~357.35%,死笼率比对照高62.99%~159.58%。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1g,茧屋量最重为0.411,茧层率也最高为22.83%,小区产茧量最高为0.718kg,高3.87%~12.59%,张种产茧量最高为41.26kg,比处理2、3的张种产鲜茧量高2.1kg^6.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期消毒 桑蚕 消毒次数 生长发育 产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前消毒防病技术试验
13
作者 何静 余文中 +4 位作者 罗会贤 陈韶晖 佘文惠 吴安菊 通明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6-6,5,共2页
本文通过蚕前消毒防病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3、4与处理1(ck)相比,四龄蚕结茧率降低8.94%~37.35%,僵病发生率比处理1(ck)高296.83%~1844.44%,死笼率高73.57%∽149.59%。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2g,茧屋量最重为0.412,茧层率最高为... 本文通过蚕前消毒防病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3、4与处理1(ck)相比,四龄蚕结茧率降低8.94%~37.35%,僵病发生率比处理1(ck)高296.83%~1844.44%,死笼率高73.57%∽149.59%。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2g,茧屋量最重为0.412,茧层率最高为22.64%,小区产茧量最高为0.723kg,张种产茧量最高为41.57kg,比处理2、3、4的张种产茧量高5.40~22.3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前消毒 桑蚕 生长发育 产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期中蚕台育消毒防病技术试验
14
作者 罗会贤 余文中 +4 位作者 何静 陈韶晖 杨通明 佘文惠 吴安菊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10-10,9,共2页
本文通过蚕期中蚕台育消毒防病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四龄蚕结茧率处理1(ck)比处理2、3高3.86%∽12.58%,僵病发生率低69.84%∽450.79%,死笼率低49.59%∽122.34%。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2g,茧屋量最重为0.412,茧层率最高为22.64%,小区产... 本文通过蚕期中蚕台育消毒防病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四龄蚕结茧率处理1(ck)比处理2、3高3.86%∽12.58%,僵病发生率低69.84%∽450.79%,死笼率低49.59%∽122.34%。处理1全茧量最重为1.82g,茧屋量最重为0.412,茧层率最高为22.64%,小区产茧量最高为0.723kg,高3.87%∽12.59%,张种产茧量最高为41.57kg,比处理2、3的张种产(鲜)茧量高1.61∽5.2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期消毒 桑蚕 生长发育 产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