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宾市兴宾区甘蔗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家训 覃佳佳 +2 位作者 杨武兴 陈仁钦 覃豪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05-106,共2页
阐述了来宾市兴宾区甘蔗高产创建的成效,总结了其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区甘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甘蔗 高产创建 成效 做法 对策 广西来宾 兴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市兴宾区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卓艺 杨武兴 +2 位作者 陈仁钦 覃豪升 韦隆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2期302-302,304,共2页
对来宾市兴宾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进一步促进来宾市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广西来宾 兴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市兴宾区农产品出村进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韦应贤 韦俊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存在的农产品出村进城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体系,... 本文系统总结了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存在的农产品出村进城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体系,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等解决对策。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宾市兴宾区 农产品 出村进城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宾区超级稻大面积连片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培炎 秦祖臻 +2 位作者 杨武兴 陈仁钦 兰贵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介绍了2010—2011年超级早稻新两优6380、特优航1号和晚稻珞优8号、五优308在来宾市兴宾区大面积连片种植的示范表现,并从早晚稻品种合理搭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配方施肥、稻草还田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超高产栽培... 介绍了2010—2011年超级早稻新两优6380、特优航1号和晚稻珞优8号、五优308在来宾市兴宾区大面积连片种植的示范表现,并从早晚稻品种合理搭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配方施肥、稻草还田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示范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超级稻组合在兴宾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石艳红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9X期1-3,共3页
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不断增加,种植品种主要为中浙优1号、Y两优1号、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Q优6号、丰源优299、金优299、天优998,这几个品种占该区超级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这几个品种的特征特... 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不断增加,种植品种主要为中浙优1号、Y两优1号、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Q优6号、丰源优299、金优299、天优998,这几个品种占该区超级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这几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在当地的种植表现,总结了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宾区水稻橙叶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连群 黄曦曦 李德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7期93-95,共3页
针对水稻橙叶病在兴宾区呈逐年上升趋势,介绍了水稻橙叶病的发生特点及危害情况,重点分析近年来水稻橙叶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为植保人员和当地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橙叶病 发生情况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人机水直播机械化精量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维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9期35-36,共2页
为了突出水稻无人机水直播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不同播期水稻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石墨烯浆料处理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中期种植水稻发育较好,成秧率为五优金丝苗成秧率>五优华占&... 为了突出水稻无人机水直播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不同播期水稻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石墨烯浆料处理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中期种植水稻发育较好,成秧率为五优金丝苗成秧率>五优华占>常规稻“三澳占”,杂交水稻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常规水稻强。株高情况为清水(CK)>10A浆料>10C浆料>10B浆料,直播水稻产量低于机插和抛秧,可能是直播水稻分布不均匀,对其进行改进可促进水稻无人机水直播机械化技术运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生产 成秧率 常规水稻 常规稻 杂交水稻 轻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铁皮石斛栽培种植技术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大赞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2期11-12,共2页
铁皮石斛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更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名贵中药材。近些年,南方地区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栽培技术也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不断增大。基于此,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高品质铁皮石斛种植技术作为基础,分析铁皮石斛栽培种植... 铁皮石斛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更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名贵中药材。近些年,南方地区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栽培技术也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不断增大。基于此,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高品质铁皮石斛种植技术作为基础,分析铁皮石斛栽培种植技术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栽培技术 药材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长期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要点 被引量:2
9
作者 覃凝 《南方农业》 2019年第9期40-40,47,共2页
针对玉米生长期需肥技术发展的趋势,从玉米的需肥特点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介绍了玉米的施肥特点,研究了玉米的施肥原则,阐述了玉米的施肥方法,希望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玉米生长期 需肥特点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甘蔗+马铃薯+生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祖丽 杨大赞 +2 位作者 黄家训 陈仁钦 覃豪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92-93,共2页
利用秋植蔗前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和夏季甘蔗生长茂盛、蔗株高大、荫蔽面广、遮荫性好,以及生姜喜阴喜湿的特点,采取冬季间作马铃薯和夏季套种生姜的栽培模式,实现一季多收,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总结该模式的共生期安排、整地施肥、... 利用秋植蔗前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和夏季甘蔗生长茂盛、蔗株高大、荫蔽面广、遮荫性好,以及生姜喜阴喜湿的特点,采取冬季间作马铃薯和夏季套种生姜的栽培模式,实现一季多收,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总结该模式的共生期安排、整地施肥、栽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间套种 马铃薯 生姜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孔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2期32-33,共2页
水稻既是我国需求量极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品种。目前,我国多数地区都已采用了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基于此,就这一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月应 《农技服务》 2014年第11期101-101,共1页
最近几年,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尤其在水稻种植上使用最为广泛,在不断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农药实用的技术,根据水稻种植的流程,改善农药使用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粮食作物,避免伤害到环境及人身健康。
关键词 水稻种植 农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13
作者 黄恒掌 杨祖丽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2期57-59,共3页
从品种搭配出发,阐述了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旱育壮秧、适时移栽及合理密植等方面,为双季稻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双季稻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蒜反季节栽培技术
14
作者 黄恒掌 《农技服务》 2004年第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青蒜 反季节栽培 品种选择 种子处理 播种育苗 园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马铃薯—玉米冬春连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5
作者 黄恒掌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26-27,共2页
在常规甘蔗套种马铃薯模式基础上,继续增加一季套种作物——甜、糯玉米,形成了甘蔗—马铃薯—玉米冬春连套作种植模式。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式的可行性,总结关键栽培技术,即采取甘蔗行距加宽,马铃薯选用早熟品种并覆盖地膜,玉米选用早熟、... 在常规甘蔗套种马铃薯模式基础上,继续增加一季套种作物——甜、糯玉米,形成了甘蔗—马铃薯—玉米冬春连套作种植模式。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式的可行性,总结关键栽培技术,即采取甘蔗行距加宽,马铃薯选用早熟品种并覆盖地膜,玉米选用早熟、矮秆甜糯玉米品种并育苗移栽和覆膜栽培。从应用效果看,该模式比甘蔗常规套种马铃薯增收33 311.5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马铃薯 玉米 连套作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耦联种植技术
16
作者 黄恒掌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期16-17,19,共3页
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及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利该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每1 hm2年平均产粮15160.5 kg,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62 196.3元,纯收益增加46 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 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及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利该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每1 hm2年平均产粮15160.5 kg,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62 196.3元,纯收益增加46 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达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粮万元田 高效种植模式 耦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17
作者 徐艳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期16-17,共2页
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的稳定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提升水稻的产量,稳定我国的粮食供应是各地粮食生产部门应当积极完成的任务。着眼于当前广西水稻种植的现状,对水稻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追肥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桂中地区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祖臻 刘永贤 +3 位作者 韦培炎 杨武兴 谢恒 杨荣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1,27,共3页
为探索桂中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追肥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次追肥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产量均比3次追肥处理高;在相同的追肥方式下,在一定播种密... 为探索桂中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追肥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次追肥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产量均比3次追肥处理高;在相同的追肥方式下,在一定播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采用2次追肥的方式,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不但能获得高产,而且节省了劳力,是桂中地区玉米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追肥方式 播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定向栽培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恒掌 陆春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6,共3页
采取裂区设计法,研究玉米定向栽培条件下,半紧凑型玉米太平洋98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施肥量间及其交互作用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施肥量为每667 m2纯氮少于25 kg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用量达30... 采取裂区设计法,研究玉米定向栽培条件下,半紧凑型玉米太平洋98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施肥量间及其交互作用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施肥量为每667 m2纯氮少于25 kg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用量达30 kg时,产量下降,但下降不显著;当施肥量在较低密度(每667 m23 500株)时,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在密度较高(每667 m24 000株以上)且纯氮用量增至30 kg时,产量开始下降,但下降也不显著。处理A2B3(每667 m24 000株、纯氮25 kg)所得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28.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栽培 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陆春燕 覃佳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66-68,共3页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的9个处理中,以施用纯N 180 kg/hm^2、栽插30.0万穴/hm^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低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升高,高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分蘖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强;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栽插密度对其影响不大。[结论]C两优9号是分蘖力极强的杂交水稻,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