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原气候区下光伏组件实际运行衰减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海玲 陈旭 +3 位作者 吕芳 胡红杰 姜飞飞 刘海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0-1566,共7页
研究在西藏地区分别运行15 a和9 a的2个光伏电站组件的衰减情况,采用外观检查法、EL、I-V、SEM等手段进行组件衰减模式与衰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个电站组件年均衰减率分别为0.82%和0.71%,在晶体硅组件合理衰减范围内。研究发现年均衰... 研究在西藏地区分别运行15 a和9 a的2个光伏电站组件的衰减情况,采用外观检查法、EL、I-V、SEM等手段进行组件衰减模式与衰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个电站组件年均衰减率分别为0.82%和0.71%,在晶体硅组件合理衰减范围内。研究发现年均衰减率为0.82%的组件主要问题为电极腐蚀及电极处EVA黄变,并发现出现大量高温差作用下的特征栅线断裂;年均衰减率为0.71%的组件主要问题为聚酯(PET)背板严重粉化、减薄等问题,同时发现大量背板减薄导致支撑力减弱而引起的电极断栅电池隐裂,聚酯(PET)背板材料在当地高紫外作用下表现出较差的耐候性。以上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原气候区下高温差及高紫外对组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组件 衰减 晶体硅 户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柑橘树体微环境、新梢生长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浩 王磊 +7 位作者 王杰 蒋飞 刘海明 叶军 邓楠林 许文平 张才喜 王世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6-1006,共11页
【目的】探索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柑橘冠层微域环境、新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参考模式。【方法】以3 300 m^2、32 a生‘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树冠下地面全面覆盖白色透湿性反光膜后,选取树势一致的植株,测定... 【目的】探索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柑橘冠层微域环境、新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参考模式。【方法】以3 300 m^2、32 a生‘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树冠下地面全面覆盖白色透湿性反光膜后,选取树势一致的植株,测定冠层光辐射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结果】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没有显著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树体生长。柑橘冠层反射光强度、可见光光质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覆膜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有变化,10 cm处降低了7.55%,20 cm差异不大,30 cm降低了2%,40 cm降低了6%。覆膜过程中柑橘叶片中多种元素含量及采收期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数量均有明显变化。采收时,果实纵横径大幅下降;果实亮度提高,着色加强;果皮叶绿素a含量下降17%,类胡萝卜素总量提升了3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总糖含量均有明显提升;维生素C含量提升了22%。【结论】透湿性反光膜可改善光照条件,调节土壤微环境,影响树体生长及光合作用,最终提升温州蜜柑的果实内外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透湿性反光膜 树体微环境 新梢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整加工后自卷曲丝结构的变化及其织物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竹丽 王府梅 秦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为探究不同PTT/PET自卷曲长丝织物在后整理中的表现及其最终成品的弹性性能,选用3个厂家生产的PTT/PET自卷曲长丝试织织物,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染整处理,再与氨纶织物进行对比,得到4种织物的质量损失率、纬向染缩率、弹性伸长率、弹... 为探究不同PTT/PET自卷曲长丝织物在后整理中的表现及其最终成品的弹性性能,选用3个厂家生产的PTT/PET自卷曲长丝试织织物,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染整处理,再与氨纶织物进行对比,得到4种织物的质量损失率、纬向染缩率、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结果表明:单丝纤度越大,质量损失率越小,染色率越大;织造密度越大,质量损失率越小;弹性伸长率越大,弹性回复率越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及DSC辅助分析发现,PTT/PET复合丝由于单丝比较细,比表面积大,在染整处理过程中受到碱液腐蚀过大而发生2种组分分离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双组分丝应有的高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PET自卷曲丝 氨纶 碱减量 弹性 纬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防护服国际标准最新动态对我国GB 24539—2009修订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小兵 杨光 +3 位作者 谭雯莉 郭婧雯 丁松涛 钟近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0,共6页
为促进我国化学防护服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科学指导GB 24539—200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的修订,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化学防护服标准研究中的最新动态,分析和比较了目前我国化学防护服通用标准与ISO标准在化学防... 为促进我国化学防护服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科学指导GB 24539—200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的修订,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化学防护服标准研究中的最新动态,分析和比较了目前我国化学防护服通用标准与ISO标准在化学防护服的分类及关键技术指标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在化学防护服标准等的更新情况,重点从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核心测试评价方法,如化学物质渗透性能测试、服装面料的耐磨损及耐屈挠性能测试等多角度,对未来我国化学防护服标准的修订方向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防护服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化学物质渗透性能 耐磨性能 耐屈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TT/PET自卷曲丝织物的力学性能及织物风格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悦 杨竹丽 +1 位作者 王府梅 张丽芝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9-445,共7页
选取3种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双组分自卷曲丝织物,研究其力学性能及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采用KES-F系列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压缩及表面性能等16项力学性能指标,并采用川端方... 选取3种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双组分自卷曲丝织物,研究其力学性能及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采用KES-F系列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压缩及表面性能等16项力学性能指标,并采用川端方程计算织物风格和综合风格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较适合做轻薄的冬季西服面料;单丝线密度和染整失重率对织物的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有较大的影响;PTT/PET自卷曲丝的结构是影响织物的拉伸和剪切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 PET自卷曲长丝 弯曲刚度 剪切刚度 单丝线密度 染整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PTT与锦纶织物的手感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荣全 王府梅 张丽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7,共5页
为探索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羽绒服和防寒服等服装面料的手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在现有试验条件下,分别设定20、-5、-15、-25℃温度点,通过搭建的简易测试装置测试并对比研究结构参数相近的PTT织物和锦纶织物的弯曲性能和... 为探索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羽绒服和防寒服等服装面料的手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在现有试验条件下,分别设定20、-5、-15、-25℃温度点,通过搭建的简易测试装置测试并对比研究结构参数相近的PTT织物和锦纶织物的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织物的弯曲和剪切性能的变化来描述织物的手感变化和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这2类织物的手感都会变得僵硬,但锦纶织物变硬的程度比PTT织物要高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织物 锦纶织物 低温环境 手感 弯曲性能 剪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复合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天奇 朱智甲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为制备以电介质型聚苯胺和磁介质型锶铁氧体为吸波材料的层层复合型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复合电磁屏蔽织物,首先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然后以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为基材,通过涂层工艺制得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复合电... 为制备以电介质型聚苯胺和磁介质型锶铁氧体为吸波材料的层层复合型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复合电磁屏蔽织物,首先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然后以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为基材,通过涂层工艺制得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复合电磁屏蔽织物。该织物主要通过电损耗和磁损耗两种方式实现电磁屏蔽,并能有效吸收局部空间电磁波数量,以减少电磁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测试了苯胺聚合时间、锶铁氧体含量和涂层厚度对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织物导电性和屏蔽效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其反射率和弱化常数研究复合织物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聚合时间24 h,锶铁氧体质量分数40%,涂层厚度为0.1 mm。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锶铁氧体/聚苯胺/涤纶织物,可吸收≥90%的电磁波,且有效吸收带宽为0.8 GHz(8.6~9.4 GHz),表明该涤纶织物可作为一种功能性纺织品用于电磁屏蔽和吸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聚苯胺 锶铁氧体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TT与PBT材料的定性与定量鉴别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倪永 刘志红 胡腾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2,共5页
传统的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测试方法如AATCC 20A—2010虽然可以区分芳香族聚酯和其他纤维材料,但无法鉴别聚酯种类。为此,利用PET,PTT和PBT熔点的不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定性区分不同的聚酯成分,并利用不同基团化学位移的差异,采用核磁... 传统的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测试方法如AATCC 20A—2010虽然可以区分芳香族聚酯和其他纤维材料,但无法鉴别聚酯种类。为此,利用PET,PTT和PBT熔点的不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定性区分不同的聚酯成分,并利用不同基团化学位移的差异,采用核磁共振法进一步定量鉴别聚酯的含量。结果表明: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核磁共振法可以有效准确地鉴别芳香族聚酯的类型和含量,可重复性好,可以推广应用于纺织制品的检测,也可应用于聚酯类工程塑料等领域的成分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鉴别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