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31
1
作者
汤秋鸿
刘宇博
+5 位作者
张弛
苏凤阁
李颖
高艳红
李文弘
陈德亮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2-1009,共8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降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中国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暖干化趋势,干旱事件频发。探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揭示降水趋势性变化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降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中国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暖干化趋势,干旱事件频发。探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揭示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评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研究,重点关注青藏高原变湿、西南地区变干的水汽来源变化原因以及青藏高原南北水汽来源差异,讨论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以西的西风带控制区蒸散发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减少趋势,青藏高原以南和以东的季风控制区蒸散发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上述水汽源区贡献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区域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差异。展望未来,水汽来源分析的模型和数据需要进一步验证及减少不确定性,青藏高原下垫面和蒸散发变化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有待加强,全球变化与青藏高原降水水汽来源变化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水汽来源
西风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江萍
李文弘
+2 位作者
郭勇涛
马玉霞
金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34,共6页
利用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1980-2010年5月的数据,分析了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在西北涡东移过程中,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共同起作用.槽尾或槽后脊前产生的迴流东风提供了冷空气,起激发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水汽和热量...
利用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1980-2010年5月的数据,分析了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在西北涡东移过程中,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共同起作用.槽尾或槽后脊前产生的迴流东风提供了冷空气,起激发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水汽和热量,冷暖气流汇合,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低涡移动.受北极涛动影响,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存在超前(滞后)的相关,即北极涛动负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早于东亚大槽的发展.对东亚大槽与南支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东亚大槽的发展早于南支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移西北涡
环流形势
东亚大槽
南支槽
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31
1
作者
汤秋鸿
刘宇博
张弛
苏凤阁
李颖
高艳红
李文弘
陈德亮
机构
中国科
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中国科
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青藏高原
环境
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三峡
大学
水利与
环境
学院
复旦
大学
大气与
海洋
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杜克大学尼古拉斯海洋环境学院
地球
海洋
科学系
瑞典哥德堡
大学
地球科学系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2-1009,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4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2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30645)。
文摘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降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中国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暖干化趋势,干旱事件频发。探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揭示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评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研究,重点关注青藏高原变湿、西南地区变干的水汽来源变化原因以及青藏高原南北水汽来源差异,讨论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以西的西风带控制区蒸散发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减少趋势,青藏高原以南和以东的季风控制区蒸散发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上述水汽源区贡献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区域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差异。展望未来,水汽来源分析的模型和数据需要进一步验证及减少不确定性,青藏高原下垫面和蒸散发变化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有待加强,全球变化与青藏高原降水水汽来源变化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水汽来源
西风
季风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moisture source
westerly
monsoon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江萍
李文弘
郭勇涛
马玉霞
金辉
机构
兰州
大学
大气科学
学院
杜克大学尼古拉斯海洋环境学院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34,共6页
基金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PAEKL-2019-C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5141)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17KF009)
文摘
利用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1980-2010年5月的数据,分析了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在西北涡东移过程中,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共同起作用.槽尾或槽后脊前产生的迴流东风提供了冷空气,起激发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水汽和热量,冷暖气流汇合,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低涡移动.受北极涛动影响,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存在超前(滞后)的相关,即北极涛动负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早于东亚大槽的发展.对东亚大槽与南支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东亚大槽的发展早于南支槽的发展.
关键词
东移西北涡
环流形势
东亚大槽
南支槽
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数据
Keywords
eastward northwest vortex
circulation feature
East Asian deep trough
south branch trough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 data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研究进展
汤秋鸿
刘宇博
张弛
苏凤阁
李颖
高艳红
李文弘
陈德亮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李江萍
李文弘
郭勇涛
马玉霞
金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