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Al-Ce-Ni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1
作者 吴超群 胡耀坤 +2 位作者 高建宝 张金良 宋波 《有色金属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62,共10页
铝合金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增材制造是实现高端装备关键构件轻量化、复杂化、整体化成形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LPBF成形高强铝合金面临裂纹难抑制、强度难提升的技术挑战。通过构建Al-Ce-Ni三元共晶体系与Ti、Z... 铝合金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增材制造是实现高端装备关键构件轻量化、复杂化、整体化成形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LPBF成形高强铝合金面临裂纹难抑制、强度难提升的技术挑战。通过构建Al-Ce-Ni三元共晶体系与Ti、Zr元素孕育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PBF工艺的新型无裂纹高强铝合金,研究了Al-Ce-Ni-Zr-Ti合金的LPBF工艺优化、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发现激光能量密度区间在71.4~87.5 J/mm^(3)内时打印无裂纹、未发生明显翘曲变形,铝基体中形成了Al_(11)Ce_(3)和Al_(3)Ni强化相,同时析出的Al_(3)(Ti,Zr)粒子显著促进了晶粒细化与等轴化,极限抗拉强度达(550.33±20.55)MPa,屈服强度达(401.67±17.79)MPa,伸长率4.68%±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铝合金 工艺优化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冲快速制备二维多孔La_(0.2)Sr_(0.8)CoO_(3)钙钛矿用于高效电催化析氧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荣 韦丽云 +10 位作者 鲜靖林 房光钰 吴植傲 樊淼 郭家越 李青翔 刘凯思 姜会钰 徐卫林 万骏 姚永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析氧反应(OER)被认为是电解水的关键限制步骤,已被广泛作为清洁能源方式用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钙钛矿氧化物(ABO_(3))具有可调的电子结构、高灵活性的元素组成,能在OER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钙钛矿氧化物的合成通常需要经历... 析氧反应(OER)被认为是电解水的关键限制步骤,已被广泛作为清洁能源方式用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钙钛矿氧化物(ABO_(3))具有可调的电子结构、高灵活性的元素组成,能在OER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钙钛矿氧化物的合成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高温,极易导致金属的聚集和影响材料的本征活性。气相微波技术可以显著缩短热处理时间,从而减少相关的碳排放。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对碳中性过程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还增加了对合成的控制,以避免产品的不良团聚。本文采用微波热冲法快速制备了二维(2D)多孔La_(0.2)Sr_(0.8)CoO_(3)钙钛矿。伴随微波过程的快速熵增可以有效地暴露La_(0.2)Sr_(0.8)CoO_(3)结构中丰富的活性位点。此外,高能微波冲击过程可以精准地将Sr2+引入到LaCoO_(3)的晶格中,通过增加Co的氧化态来增加氧空位量。这种锶元素取代镧引入的氧空位能极大提高催化剂的本征催化活性。对于碱性电解液中的OER应用,制备的La_(0.2)Sr_(0.8)CoO_(3)在10 m A·cm^(-2)下展现出了360 m V的过电位,Tafel斜率为76.6 mV·dec^(-1)。且在经历30000秒的长时间循环测试后仍能维持初始电流密度的97%。这项研究为高活性二维钙钛矿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钙钛矿 微波 氧缺陷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周亚举 尹圣铭 +3 位作者 夏永中 易果强 薛丽红 严有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6,I0003,I0004,共11页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技术制备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e/martensite steel,RAFM钢),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微观组织变化,通过...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技术制备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e/martensite steel,RAFM钢),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微观组织变化,通过拉伸试验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态的RAFM钢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回火马氏体的双相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1μm.经过热处理,RAFM钢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增长(1.84μm),并在微观组织中保留了高密度位错.此外,热处理后高数密度TiO2二次相纳米颗粒在基体中析出,并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其尺寸在5~10 nm.热处理后的RAFM钢抗拉强度显著提高,断后伸长率略微下降,其室温抗拉强度为1080 MPa,在650℃下测试的抗拉强度仍可达285 MPa.创新点:(1)系统研究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相组成、晶粒尺寸、析出相的影响.(2)阐明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均一性二维碲化钼忆阻器阵列及其神经形态计算应用
4
作者 何慧凯 杨蕊 +3 位作者 夏剑 王廷泽 董德泉 缪向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5-801,I0004-I0008,共12页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合物是构建纳米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基于该材料体系开发用于信息存储和神经形态计算的忆阻器,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受制于低成品率和低均一性问题,二维过渡金属硫化合物忆阻器阵列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合物是构建纳米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基于该材料体系开发用于信息存储和神经形态计算的忆阻器,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受制于低成品率和低均一性问题,二维过渡金属硫化合物忆阻器阵列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厘米级二维碲化钼薄膜,并通过湿法转移和剥离工艺制备得到碲化钼忆阻器件。该碲化钼器件表现出优异的保持性(保持时间>500 s)、快速的阻变(SET时间~60 ns,RESET时间~280 ns)和较好的循环寿命(阻变2000圈后仍可正常工作)。该器件具有高成品率(96%)、低阻变循环间差异性(SET过程为6.6%,RESET过程为5.2%)和低器件间差异性(SET过程为19.9%,RESET过程为15.6%)。本工作成功制备出基于MoTe_(2)的3×3忆阻器阵列。在此基础上,将研制的MoTe_(2)器件用于手写体识别,实现了91.3%的识别率。最后,通过对MoTe_(2)器件高低阻态的电子输运机制进行拟合分析,揭示了该器件阻变源于类金属导电细丝的通断过程。本项工作表明大尺寸二维过渡金属硫化合物在未来神经形态计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碲化钼 忆阻器阵列 神经形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