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灸神阙穴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燕茹 燕晓雯 +6 位作者 陈佳鑫 马海燕 王海燕 马英锋 朱向东 李保有 郭建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目的观察温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大学生经期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招募原发性痛经大学生进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温灸神阙穴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量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炎症因子检测,并招募符合入组条件的健康组受试... 目的观察温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大学生经期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招募原发性痛经大学生进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温灸神阙穴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量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炎症因子检测,并招募符合入组条件的健康组受试者,治疗组与健康组指标进行对照。结果(1)量表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与3次治疗后通过McGill疼痛询问量表总分、CMSS痛经症状量表总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痛经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步减轻;温灸组治疗前与3次治疗后McGill疼痛询问量表PRI、VAS、PPI分值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也表明,各指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步减轻;CMSS量表各分项分值比较结果表明,腰背部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在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为P<0.001),但第3次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已减弱(均为P<0.05);呕吐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腹泻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在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为P<0.001),第3次治疗后虽仍高于健康组,但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PD大学生左右侧S/D、PI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左侧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降低,其中左右侧PI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且治疗后左侧PI值与健康组指标相比已无差异。(3)治疗前PD大学生血清IL-1β、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IL-1β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IL-1β、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IL-1β降低差异显著(P<0.01),且与健康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灸神阙穴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大学生痛经疼痛评级指数和严重程度,同时缓解痛经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这可能与温灸神阙穴改善PD大学生子宫微循环及改善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温灸 神阙穴 子宫微循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辟谷康复技术对变形菌、梭杆菌丰度偏高受试者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燕晓雯 李保有 +1 位作者 杨延辉 郭建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38-3846,共9页
目的观察中医辟谷康复技术对变形菌、梭杆菌群丰度偏高受试者的菌群调节作用。方法采集辟谷受试者粪便样本,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与分析。从18名完成辟谷干预及粪便样本采集的受试者中,选取变形菌、梭杆菌群丰度偏高受试者,观察菌群结... 目的观察中医辟谷康复技术对变形菌、梭杆菌群丰度偏高受试者的菌群调节作用。方法采集辟谷受试者粪便样本,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与分析。从18名完成辟谷干预及粪便样本采集的受试者中,选取变形菌、梭杆菌群丰度偏高受试者,观察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基于9名变形菌丰度偏高的受试者菌群样本测序结果,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方法比较辟谷前与辟谷后2个月组菌群差异,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下肠杆菌科丰度水平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下的另一分支假单胞菌科丰度水平也显著降低。基于5名梭杆菌丰度异常受试者菌群样本测序与分析结果,辟谷后2个月所有5名受试者梭杆菌丰度均明显降低,其中1名受试者梭杆菌群丰度由辟谷前的34.54%降至辟谷后2个月的0.27%;与辟谷前相比,5名受试者辟谷后及辟谷后2个月拟杆菌丰度明显升高,厚壁菌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与拟杆菌比例由辟谷前的0.5745,降至辟谷后的0.3253,以及辟谷后2个月的0.2884,菌群结构明显改变。结论变形菌与梭杆菌丰度增高是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标志,本实验结果提示辟谷对受试者变形菌、梭杆菌等菌群丰度偏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并可调节这类人群菌群结构,这可能是辟谷治未病应用的重要机制,辟谷治未病及养生康复、防治慢性病的菌群调节机制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辟谷康复技术 肠道菌群 变形菌 梭杆菌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