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学科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超 成平 +2 位作者 李祖任 张哲 罗建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96-100,共5页
杂草是农田三大有害生物之一,造成农作物减产巨大。聚焦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学科发展的方向及动态情况的报道仍较少。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2—2021年10 a间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领域研究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VOSviewer分析软件... 杂草是农田三大有害生物之一,造成农作物减产巨大。聚焦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学科发展的方向及动态情况的报道仍较少。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2—2021年10 a间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领域研究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VOSviewer分析软件,基于文本聚类、共被引等算法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研究态势进行分析,从逐年发文数量、高发文机构、来源国家/地区、高发文出版物、高被引论文、文献类型等6个层面来揭示该学科领域10 a以来全球研究态势。结果表明:(1)近10 a来学界对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研究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发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10 a间文献数量增加了74.63%,发展态势良好;(2)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除草剂安全性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为草甘膦与阿特拉津除草剂,另外关于杂草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环境影响等的研究也是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杂草生物学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苗前封闭除草剂对镉低积累水稻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彭亚军 柏振东 +8 位作者 谢智彪 马国兰 毛毕刚 王天抗 李巳夫 罗丁峰 刘都才 李祖任 柏连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2,338,共8页
为筛选镉低积累水稻田安全型封闭除草剂,保障镉低积累水稻生产安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异噁草松、氟酮·呋喃酮、苄嘧·丙草胺、苄·丁·乙草胺等4种除草剂对镉低积累水稻的安全性,并测定了光合作用... 为筛选镉低积累水稻田安全型封闭除草剂,保障镉低积累水稻生产安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异噁草松、氟酮·呋喃酮、苄嘧·丙草胺、苄·丁·乙草胺等4种除草剂对镉低积累水稻的安全性,并测定了光合作用光系统Ⅱ抑制剂异噁草松对镉低积累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噁草松会使水稻叶片白化、植株轻微矮化,氟酮·呋喃酮会使水稻植株明显矮化,但后期均能恢复正常,苄嘧·丙草胺处理后水稻无明显药害症状,苄·丁·乙草胺会使水稻缺苗;水稻品种‘44-5’的耐药性最差,苄·丁·乙草胺对作物药害最重;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与水稻品种自身的叶绿素含量正相关。本文可为镉低积累水稻田杂草管理提供科学用药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低积累水稻 除草剂 安全性 药害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净·氟噻草胺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室内活性及安全性
3
作者 严盛 曹战强 +3 位作者 柏振东 韩进财 李皓 李祖任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66-69,共4页
采用土壤封闭试验评价特丁净与氟噻草胺不同比例复配对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当50%特丁净SC与41%氟噻草胺按照6∶1复配,施用剂量为2800 g a.i./hm^(2)时对于多花黑麦草、看麦娘和早熟禾抑制效果达到1... 采用土壤封闭试验评价特丁净与氟噻草胺不同比例复配对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当50%特丁净SC与41%氟噻草胺按照6∶1复配,施用剂量为2800 g a.i./hm^(2)时对于多花黑麦草、看麦娘和早熟禾抑制效果达到100%,对于菵草抑制率可达99.01%,对于节节麦抑制率也高达87.11%,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特丁净与氟噻草胺复配在扩大杀草谱的同时增强了对小麦田抗药性节节麦的防治效果,且降低了化学药剂的田间使用量,对小麦安全,可作为麦田除草剂的优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特丁净 氟噻草胺 封闭活性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甲二·异丙隆OD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柏振东 曹战强 +5 位作者 李皓 柏浩东 韩进财 许洁 黄新杰 李祖任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为了明确除草剂20%甲二·异丙隆OD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20%甲二·异丙隆OD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当浓度为3 600 g a.i./hm^(2)时,20%甲二·... 为了明确除草剂20%甲二·异丙隆OD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20%甲二·异丙隆OD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当浓度为3 600 g a.i./hm^(2)时,20%甲二·异丙隆OD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和早熟禾的室内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94%、89.22%、94.75%,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田间试验中,浓度3 600 g a.i./hm^(2)施药处理30 d后,对小麦田杂草看麦娘、菵草、繁缕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甲二·异丙隆OD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且对小麦生长无影响,有利于有效解决小麦田草害问题,促进小麦产业节本增效、高质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磺隆 异丙隆 20%甲二·异丙隆OD 除草活性 安全性 小麦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6-二氧-5-苯基-1,2,3,5,6,7,8,9-八氢-4H-色烯并[2,3-d]嘧啶-4-亚基)-4-甲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5
作者 万远会 刘娜 +4 位作者 韩进财 李皓 李祖任 罗丁峰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7-869,共13页
为开发新型高效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Z)-N-(2,6-二氧-5-苯基-1,2,3,5,6,7,8,9-八氢-4H-色烯并[2,3-d]嘧啶-4-亚基)-4-甲基苯磺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通过熔点,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 为开发新型高效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Z)-N-(2,6-二氧-5-苯基-1,2,3,5,6,7,8,9-八氢-4H-色烯并[2,3-d]嘧啶-4-亚基)-4-甲基苯磺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通过熔点,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Ⅵan的空间构型。以稗草和苘麻为供试杂草,通过平皿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在200 mg/L下,目标化合物对稗草的抑制率均超过70%,其中化合物Ⅵak高达85%;目标化合物对苘麻的抑制效果略低。化合物Ⅵak对稗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IC_(50))为113 mg/L。作物安全性试验表明,在500和1000 mg/L下,化合物Ⅵak对玉米、水稻和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但对大豆的药害程度最小,明显低于对照药剂苄嘧·丙草胺。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化合物Ⅵak处理后,稗草叶绿体断裂、分散,大部分叶绿体被膜由长条形变为椭圆形,叶绿体内出现嗜锇颗粒,内囊体基粒片层消失,基质堆叠散乱,其内部有大量体积较大的囊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Ⅵak在50~450 mg/L下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均表现出先缓慢上升后平稳的趋势,由此推断化合物Ⅵak可能是通过破坏稗草叶绿体结构与影响CAT活性和H_(2)O_(2)含量抑制稗草生长的,有望成为杀稗剂开发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吡喃 磺酰胺 除草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利锋 刘小安 +2 位作者 孙兰 邵仁志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可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伤害的特殊用途化合物,有关安全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新安全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4种观点:1)影响除草剂... 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可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伤害的特殊用途化合物,有关安全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新安全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4种观点:1)影响除草剂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和转运;2)与除草剂竞争靶标位点;3)影响靶标酶的活性;4)增强作物对除草剂的代谢。文章对近年来安全剂作用机理及安全剂对杂草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安全剂的作用机理及新安全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剂 除草剂 作用机理 代谢 解毒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国兰 刘都才 +5 位作者 张帅 李新文 刘雪源 彭亚军 李巳夫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五氟磺草胺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探明稻田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中国7省70地稻区的稗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所监测的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 五氟磺草胺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探明稻田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中国7省70地稻区的稗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所监测的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水平抗性种群达50.0%,中水平抗性种群达47.1%,低水平抗性种群为2.9%,无敏感种群。在湖北、安徽、宁夏和黑龙江4省中,高水平抗性种群均达60%以上;其他3省的高水平抗性种群也在25%以上。湖南、江西和江苏3省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均在60%以上,其他4个省份在20.0%~40.0%之间。湖北省和黑龙江省低水平抗性种群分别为10.0%和12.5%,其他5个省份均无低水平抗性种群。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主要稻区稗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可为合理应用五氟磺草胺防控稻田稗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稗属杂草 田间种群 五氟磺草胺 杂草抗性 抗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邓希乐 邓亚男 吴昌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3-524,共12页
除草剂药害是除草剂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除草剂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选择性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而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除草活性的农用化学品。目前已发现一些商品... 除草剂药害是除草剂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除草剂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选择性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而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除草活性的农用化学品。目前已发现一些商品化安全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风险。天然产物除草剂安全剂是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内源性化合物,由于其结构新颖且对生态环境相对友好,因此以其为除草剂安全剂有望解决商品化安全剂对环境存在潜在风险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以天然产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在发掘方法、结构与种类、缓解除草剂对作物药害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现有天然产物安全剂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的作用机理;总结和展望了天然产物安全剂在田间推广应用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该类安全剂在防范除草剂药害的实际应用以及相应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除草剂 安全剂 作用机制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评价
9
作者 张鑫 柏振东 +4 位作者 李皓 严盛 金晨钟 李祖任 郭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佳的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叶部乙醇浸提液效果最优,在0.1 g/mL的浓度下,其对稗草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4.12%和48.63%,对反枝苋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后发现,该浸提液内含乙酸、反丁烯二酸、L-焦谷氨酸、月桂酸、十一烯酸和壬酸等物质。综上,空心莲子草的粗浸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叶部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浸提液 化感作用 稗草 反枝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生物控草有机肥的田间除草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祖任 李定华 +4 位作者 徐中山 王立峰 彭迪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91-95,共5页
优化生物控草有机肥配方,能够为推广生物控草肥抑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前期筛选出龙葵等化感植物、高效腐草微生物和除草弯孢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的生物控草有机肥在防控稻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株数防... 优化生物控草有机肥配方,能够为推广生物控草肥抑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前期筛选出龙葵等化感植物、高效腐草微生物和除草弯孢菌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的生物控草有机肥在防控稻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株数防效来看,处理4(材料A25 kg/667m^2;材料B 75 kg/667m^2)>处理3(材料A 50 kg/667m^2;材料B 50 kg/667m^2)>处理5(F3)>处理2(材料A 75 kg/667m^2;材料B25 kg/667m^2);从鲜重防效来看,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从杂草防控种类来看,不同配比的处理对莎草、阔叶草的防效优于对稗草。有机生物控草肥F4高量(材料A 25 kg/667m^2;材料B 75 kg/667m^2)对水稻杂草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F4低、中量和F3。生物控草有机肥对水电导率和水稻幼苗及分蘖均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有机生物控草肥F4高量推广前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控草有机肥 配方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浩娜 王立峰 +5 位作者 邬腊梅 彭琼 李祖任 邓希乐 周小毛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2-779,共8页
千金子为稻田恶性杂草,随着稻田免耕、直播技术的发展,千金子在稻田迅速蔓延,已成为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影响水稻产量和现代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随着稻田化学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等多种除草剂已产生抗药性。... 千金子为稻田恶性杂草,随着稻田免耕、直播技术的发展,千金子在稻田迅速蔓延,已成为稻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影响水稻产量和现代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随着稻田化学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等多种除草剂已产生抗药性。有研究表明,千金子对氰氟草酯产生的较高抗性与其靶标基因2027号和1999号位点突变有关。此外,千金子对除草剂代谢分解速率的快慢与其产生抗药性的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另有报道证实,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千金子对除草剂的代谢。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稻田千金子的抗药性现状和抗性的产生机制,简述了稻田千金子抗药性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抗性千金子治理策略,以期为抗性千金子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千金子 抗性现状 抗性机制 抗性治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醇提物对水稻与大麻的安全性评价
12
作者 李祖任 岳勇志 +3 位作者 彭迪 王立峰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96-99,共4页
为了探究龙葵醇提物作为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法对水稻和工业大麻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1 g/L)龙葵提取液对大麻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萌发抑制率最高可达81.67%... 为了探究龙葵醇提物作为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法对水稻和工业大麻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1 g/L)龙葵提取液对大麻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萌发抑制率最高可达81.67%;水稻幼苗在4~8 g/L浓度范围内,其根长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茎长,大麻幼苗在2~4 g/L浓度范围内,其鲜重和茎长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根长;龙葵提取物对水稻种子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大麻,而对水稻幼苗的抑制作用弱于大麻。因此,在大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土壤封闭型除草剂;而在水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茎叶处理型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提取物 植物源除草剂 水稻 大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烟田杂草优势种群苗期识别
13
作者 李祖任 杨吉刚 +1 位作者 高凯悦 廖海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8-101,105,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栽培相结合,对贵州省烟田杂草优势种群幼苗进行了观察。描述了狗尾草、早熟禾、马唐、小藜、阿拉伯婆婆纳、宽叶母草、牛繁缕、繁缕、猪殃殃、三叶鬼针草、牛膝菊和小飞蓬等12种杂草的幼苗形态,并根据以上杂草幼苗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栽培相结合,对贵州省烟田杂草优势种群幼苗进行了观察。描述了狗尾草、早熟禾、马唐、小藜、阿拉伯婆婆纳、宽叶母草、牛繁缕、繁缕、猪殃殃、三叶鬼针草、牛膝菊和小飞蓬等12种杂草的幼苗形态,并根据以上杂草幼苗的主要特征编写了检索表,可更好地对优势种杂草幼苗进行识别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杂草 优势种 幼苗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甲草胺与嗪草酮复配制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娜 刘乐 +4 位作者 曹轩 柏浩东 韩进财 罗丁峰 李祖任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17-21,共5页
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室外田间试验明确了异丙甲草胺和嗪草酮的最佳复配比例和施用剂量,以筛选可有效防除马铃薯田杂草并对马铃薯起到增产作用的新型复配剂。结果表明: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异丙甲草胺·嗪草酮以2.5∶1的有效... 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室外田间试验明确了异丙甲草胺和嗪草酮的最佳复配比例和施用剂量,以筛选可有效防除马铃薯田杂草并对马铃薯起到增产作用的新型复配剂。结果表明: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异丙甲草胺·嗪草酮以2.5∶1的有效成分含量比混用时对马唐、苘麻和反枝苋的防除效果最佳,当异丙甲草胺和嗪草酮有效成分比例为500+200 g/hm^(2)时防效优于单剂;田间试验中,当42%异丙甲草胺·嗪草酮乳油制剂用量为10.0~26.7 mL/hm^(2)(有效成分为945~2 520 g/hm^(2))时,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马铃薯产量比空白对照提高23.73%~27.32%。这表明42%异丙甲草胺·嗪草酮有效结合了2种单剂的优势,对马铃薯田禾本科与阔叶类杂草的防效相比于单剂显著提高,且对马铃薯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异丙甲草胺 嗪草酮 复配 马铃薯 杂草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车前提取液对稗草和千金子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家迪 刘双清 +3 位作者 邬腊梅 周尚峰 黄晨 杨浩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516,共7页
从植物中筛选出具有除草活性的化感物质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试验比较分析了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水提液、醇提液与腐解提取液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种子萌发的化... 从植物中筛选出具有除草活性的化感物质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试验比较分析了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水提液、醇提液与腐解提取液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QE-MS)技术鉴定腐解提取液中的主要化感物质,评价各物质对稗草和千金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腐解提取液对稗草和千金子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强,壬酸、正辛酸、4-甲基儿茶酚为主要化感物质。4-甲基儿茶酚处理后稗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先增强又下降。而相同处理下的千金子SOD与POD活性随试验浓度增高先降低后增高,CAT活性则随试验浓度增大而增强,表明4-甲基儿茶酚处理干扰了杂草体内活性氧平衡,且对稗草和千金子抗氧化酶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车前 化感作用 植物源除草剂 稗草 千金子 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3,5-二硝基苯基)噻唑-2-基)-2-苯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娜 万远会 +5 位作者 韩进财 李皓 柏振东 柏浩东 罗丁峰 李祖任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6,共13页
为了发现高活性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N-(5-(3,5-二硝基苯基)噻唑-2-基)-2-苯氧乙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Ⅵaa的空间构型。以单子叶植物稗草和... 为了发现高活性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N-(5-(3,5-二硝基苯基)噻唑-2-基)-2-苯氧乙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Ⅵaa的空间构型。以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生菜为供试靶标,采用平皿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稗草和生菜的生长抑制率达70%以上;整株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在375 g/hm^(2)下,化合物Ⅵam、Ⅵas、Ⅵat、Ⅵav和Ⅵaw对生菜的鲜重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化合物Ⅵas的抑制率为100%。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750 g/hm^(2)下,化合物Ⅵas对玉米、高粱、水稻、大豆、亚麻和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但对高粱的药害程度最小,明显低于对照药剂2,4-D。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用18.17 g/hm^(2)的化合物处理生菜叶片72 h后,叶片叶绿体被膜扭曲变形,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散乱,部分类囊体发生断裂。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Ⅵas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均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由此推断,化合物Ⅵas可能是通过破坏生菜叶绿体结构和影响CAT活性和H_(2)O_(2)含量而抑制生菜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苯氧乙酰胺 除草活性 作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
17
作者 李皓 黄山 +5 位作者 柏振东 韩进财 严盛 柏浩东 李祖任 金晨钟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为探索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研究了6个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稗草和苜蓿的化感作用,并挑选出除草活性最高的大豆品种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 为探索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研究了6个不同大豆品种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除草活性。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稗草和苜蓿的化感作用,并挑选出除草活性最高的大豆品种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2701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分别是65.3%和62.0%、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80.2%和17.5%,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根长抑制率为79.8%和70.9%、对二者的芽长抑制率分别是46.0%和35.6%;土壤封闭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48.4%和35.2%;茎叶喷雾试验中,在0.01 g/mL浓度下,湘24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苜蓿的抑制率为67.0%和93.6%,2701品种大豆乙醇浸提液的抑制率为76.4%和93%;除草活性物质追踪结果表明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在浸提液中含量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湘24、2701品种大豆乙醇粗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化感作用 除草活性 LC/MS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邬腊梅 杨浩娜 +3 位作者 王立峰 李祖任 邓希乐 柏连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15-2324,共10页
为了明确除草型育秧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集中育秧提供有效的杂草防控措施,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法和小区实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丙草胺四种除草剂附着于麻地膜上对稗草和水稻出苗、秧苗生长... 为了明确除草型育秧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集中育秧提供有效的杂草防控措施,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法和小区实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丙草胺四种除草剂附着于麻地膜上对稗草和水稻出苗、秧苗生长及杂草防控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24~96 h内,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和丙草胺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稗草和水稻种子萌发,且对稗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高于水稻种子;96 h时,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3种药剂高剂量处理下的稗草和水稻呈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抑制根和芽生长及鲜重降低;高剂量丙草胺下,稗草和水稻均死亡。在此基础上,2018—2020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15 g a.i.hm^(-2)、苄嘧磺隆30 g a.i.hm^(-2)、吡嘧磺隆15 g a.i.hm^(-2)附着麻地膜时对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除草剂附着的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株防效达80%~90%,与对照药剂丙草胺相当;在水稻安全性方面,3种除草剂附膜30 d时,对水稻秧苗的株高和鲜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量上,施药区稻谷千粒重和每公顷产量均增加,2018年增产率为0.57%~2.13%,2019年和2020年增产率分别为0.55%~1.70%和2.87%~6.21%,与对照药剂丙草胺相当。水稻育秧中可采用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附着麻地膜育秧膜控制田间杂草,在合理剂量范围内对秧苗安全,不影响水稻产量,在集中育秧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麻地膜 水稻育秧 杂草防效 水稻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祖任 岳勇志 +3 位作者 彭迪 王立峰 周小毛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为了研发以龙葵醇提物为原料的植物源除草剂,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g/L龙葵醇提物处理对稗草、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1 g/L处理对稗... 为了研发以龙葵醇提物为原料的植物源除草剂,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 g/L龙葵醇提物处理对稗草、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1 g/L处理对稗草幼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4~8 g/L处理对稗草和菵草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中,龙葵提取液对菵草的抑制作用强于稗草;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的氧化还原酶体系(CAT、SOD、POD)的活性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提取物 植物源除草剂 稗草 菵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壳中除草活性物质提取及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城嘉 李祖任 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为了开发利用棉籽壳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分别以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各溶剂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发现: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粗提物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活性最... 为了开发利用棉籽壳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分别以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各溶剂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发现: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粗提物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发现该粗提物中主要含有甘油、三环己基3-烯-6-辛酮、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十四酸、十四酸乙酯、十六烷酸、辛酸异戊酯和亚油酸9种化合物。进一步的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亚油酸、辛酸异戊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4种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亚油酸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14.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壳 提取与鉴定 除草活性 稗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